雜誌
台灣光華雜誌
台灣光華雜誌
發行日期: 2025 年 05 月 01 日第50卷第5期
漢民族本是以陸地思維為主的農業民族,但先民在百年前橫渡黑水溝抵達台灣,面對四面環海,地勢峭拔,溪河湍流的環境,也孕育出獨特的水文化。存在於台灣各地的「水邊行事」,足以為證。 比利時駐台代表馬 詳全文
本期其他文章 看前期雜誌
信仰中的水宇宙 發生在水邊的傳統信仰、民俗文化

信仰中的水宇宙 發生在水邊的傳統信仰、民俗文化 (【圖/文.台灣光華雜誌】)

漢民族本是以陸地思維為主的農業民族,但先民在百年前橫渡黑水溝抵達台灣,面對四面環海,地勢峭拔,溪河湍流的環境,也孕育出獨特的水文化。存在於台灣各地的「水邊行事」,足以為證。 比利時駐台代表馬 詳全文

我家前面有小河 台北水城

我家前面有小河 台北水城 (【圖/文.台灣光華雜誌】)

作家舒國治的《水城台北》說道,1970年代的台北曾是水渠密佈、水田處處。「婦女浣衣,在隨著可見的小溪水河邊。人們行路,常沿著河或溝,並隨時準備過橋;甚至推開家門,就見一塊天天踏跨的橋板。」 隨著 詳全文

南方母親河——高屏溪 向水學韌性

南方母親河——高屏溪 向水學韌性 (【圖/文.台灣光華雜誌】)

由地圖上鳥瞰,高屏溪就如台灣南方美麗的藍色葉紋。 發源自玉山,流經高雄、屏東、嘉義、南投、台東,橫跨23鄉鎮,最終注入台灣海峽。包含荖濃溪、旗山溪(舊名楠梓仙溪)、濁口溪、隘寮溪、美濃溪等五大 詳全文

桃園台地上的閃閃水晶 埤塘的前世,新生

桃園台地上的閃閃水晶 埤塘的前世,新生 (【圖/文.台灣光華雜誌】)

從桃園機場起飛或降落時,探向窗外,一窪窪水塘錯落於綠地之間;天朗時,與周遭的農田相映成畫,若遇夕日,則在橘紅的光輝下閃著粼粼波光。這是桃園台地上的埤塘風光,也是桃園被稱為「千塘之鄉」的緣由。 詳全文

與水共舞 徜徉水岸的詩意風景

與水共舞 徜徉水岸的詩意風景 (【圖/文.台灣光華雜誌】)

人體70%由水組成,水是生命之源,文明也沿河而生,親近水乃是靈魂深處的召喚。於是,人們整治河川、創造與水共生的空間,從歷史悠久的台北大稻埕河岸碼頭,到營造新意的台南河樂廣場,再到與自然共生的宜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