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訪倫敦政經學院引騷動 18日擬推廣台灣觀光
前總統蔡英文今天在倫敦政經學院(LSE)演講,在校園引發一陣騷動,除了有旅英台人熱情集結、舉布條歡迎,還有他國學生鼓掌、高喊「我愛台灣」。憑著這股高人氣,蔡英文明天將前往富文藝氣息的倫敦諾丁罕丘街區,推廣台灣觀光。
按規劃,蔡英文明天上午將在諾丁罕丘(Notting Hill)漫步,並與「台灣觀光宣傳計程車」合影、宣傳赴台觀光旅遊。她中午將與旅英台灣藝文界人士餐敘,隨後前往一家台灣亞洲超市參觀。
觀光署駐倫敦辦事處去年啟動倫敦市區計程車車體廣告,有數十輛倫敦計程車褪去經典黑色外衣、換上台灣觀光橘色系形象新裝,穿梭倫敦市區多處熱門地段,車體廣告設計以台灣自然美景與人文特色為主軸。
英國目前是台灣觀光旅遊在歐洲最大客源,赴台遊客人數成長率也領先歐洲各國。
蔡英文今天傍晚在LSE演說,原本低調進行的活動在消息傳開後,很快吸引近百名旅英台人在演講場地LSE馬歇爾大樓(The Marshall Building)周邊守候,現場可見寫有「歡迎台灣前總統蔡英文博士」、「台灣魂」、「台灣上勇」、「莫惹台灣」等字樣布條和字卡。
蔡英文一走出大樓,現場隨即尖叫聲四起;當她走近群眾,更引發一陣騷動,許多人拿起手機試著記錄「歷史時刻」,更多人則是紛紛伸出手,爭先恐後要與蔡英文擊掌,或是請她在書本、手機殼、毛巾和布條簽名留念。人群簇擁推擠、瀕臨失控的場面,讓校方保全人員忍不住高聲嚴厲警告。
在LSE校長克雷默(Larry Kramer)辦公室執行主任哈頓(Danny Hatem)博士陪同導覽下,蔡英文展開校園巡禮。持續興奮喧鬧的人群一度隨她湧入第一個停留點圖書館,但遭校方驅離。
蔡英文今天演說開場時提到,她上次回到LSE應該已是10多年前。能夠重返倫敦,特別是在擔任台灣總統8年之後,還能回到LSE,對她而言意義非凡。
蔡英文15日正式展開英國訪問行程,當天在國會向友台議員演講時,即提及自己在1980年代的英國求學經驗。她今天在LSE告訴現場台灣媒體與民眾,與40多年前相較,LSE變得更漂亮了、多了很多新大樓。
展開LSE行程前,蔡英文上午在羅素廣場(Russell Square)花園內的一家餐館,與留學生共進英式早餐。她透露,在倫敦求學時,她曾住在羅素廣場一帶,因此對周遭環境相當熟悉。
她說,她當時很喜歡散步紓壓,而此次訪英漫步倫敦街頭,特別是在有許多綠地、花木扶疏的區域,更是感到「很舒服」。
早餐會由倫敦大學亞非學院(SOAS)台灣研究中心主任羅達菲(Dafydd Fell)教授出面接待,在場多是SOAS學生。SOAS與LSE相隔不遠,步行約20分鐘。
羅達菲研究台灣政治多年,他領導的台灣研究中心有26年歷史,研究領域涵蓋政治、社會、經濟、文化等,與中央研究院、台灣大學等多所台灣學術教育機構有合作關係,是國際間最悠久、最活躍的台灣研究中心之一。
羅達菲會前接受中央社採訪指出,蔡英文與SOAS有多年密切關係。2000年代初期,SOAS的台灣研究剛起步時,蔡英文曾提供許多建議,並曾於2011年至SOAS座談。羅達菲說,他今天像是「歡迎老朋友回來」。
他提到,台灣與英國在許多議題領域有相似價值觀,這有助雙方發展更多教育與研究合作。
今天在羅素廣場一帶散步、回味過往歲月時,在倫敦大學學院(UCL)攻讀博士的公費留學生陳加恩趨前致贈附有「小英公仔」的特製口罩減壓帶。
陳加恩的主要研究領域為3D列印技術於神經外科手術的應用。他告訴中央社,今天贈送給蔡英文的口罩減壓帶是台灣設計,在倫敦的醫學實驗室以3D列印技術產出,材質為常用於醫療手術模型的光固化樹脂。這是台英合作又一例證。
按規劃,蔡英文明天上午將在諾丁罕丘(Notting Hill)漫步,並與「台灣觀光宣傳計程車」合影、宣傳赴台觀光旅遊。她中午將與旅英台灣藝文界人士餐敘,隨後前往一家台灣亞洲超市參觀。
觀光署駐倫敦辦事處去年啟動倫敦市區計程車車體廣告,有數十輛倫敦計程車褪去經典黑色外衣、換上台灣觀光橘色系形象新裝,穿梭倫敦市區多處熱門地段,車體廣告設計以台灣自然美景與人文特色為主軸。
英國目前是台灣觀光旅遊在歐洲最大客源,赴台遊客人數成長率也領先歐洲各國。
蔡英文今天傍晚在LSE演說,原本低調進行的活動在消息傳開後,很快吸引近百名旅英台人在演講場地LSE馬歇爾大樓(The Marshall Building)周邊守候,現場可見寫有「歡迎台灣前總統蔡英文博士」、「台灣魂」、「台灣上勇」、「莫惹台灣」等字樣布條和字卡。
蔡英文一走出大樓,現場隨即尖叫聲四起;當她走近群眾,更引發一陣騷動,許多人拿起手機試著記錄「歷史時刻」,更多人則是紛紛伸出手,爭先恐後要與蔡英文擊掌,或是請她在書本、手機殼、毛巾和布條簽名留念。人群簇擁推擠、瀕臨失控的場面,讓校方保全人員忍不住高聲嚴厲警告。
在LSE校長克雷默(Larry Kramer)辦公室執行主任哈頓(Danny Hatem)博士陪同導覽下,蔡英文展開校園巡禮。持續興奮喧鬧的人群一度隨她湧入第一個停留點圖書館,但遭校方驅離。
蔡英文今天演說開場時提到,她上次回到LSE應該已是10多年前。能夠重返倫敦,特別是在擔任台灣總統8年之後,還能回到LSE,對她而言意義非凡。
蔡英文15日正式展開英國訪問行程,當天在國會向友台議員演講時,即提及自己在1980年代的英國求學經驗。她今天在LSE告訴現場台灣媒體與民眾,與40多年前相較,LSE變得更漂亮了、多了很多新大樓。
展開LSE行程前,蔡英文上午在羅素廣場(Russell Square)花園內的一家餐館,與留學生共進英式早餐。她透露,在倫敦求學時,她曾住在羅素廣場一帶,因此對周遭環境相當熟悉。
她說,她當時很喜歡散步紓壓,而此次訪英漫步倫敦街頭,特別是在有許多綠地、花木扶疏的區域,更是感到「很舒服」。
早餐會由倫敦大學亞非學院(SOAS)台灣研究中心主任羅達菲(Dafydd Fell)教授出面接待,在場多是SOAS學生。SOAS與LSE相隔不遠,步行約20分鐘。
羅達菲研究台灣政治多年,他領導的台灣研究中心有26年歷史,研究領域涵蓋政治、社會、經濟、文化等,與中央研究院、台灣大學等多所台灣學術教育機構有合作關係,是國際間最悠久、最活躍的台灣研究中心之一。
羅達菲會前接受中央社採訪指出,蔡英文與SOAS有多年密切關係。2000年代初期,SOAS的台灣研究剛起步時,蔡英文曾提供許多建議,並曾於2011年至SOAS座談。羅達菲說,他今天像是「歡迎老朋友回來」。
他提到,台灣與英國在許多議題領域有相似價值觀,這有助雙方發展更多教育與研究合作。
今天在羅素廣場一帶散步、回味過往歲月時,在倫敦大學學院(UCL)攻讀博士的公費留學生陳加恩趨前致贈附有「小英公仔」的特製口罩減壓帶。
陳加恩的主要研究領域為3D列印技術於神經外科手術的應用。他告訴中央社,今天贈送給蔡英文的口罩減壓帶是台灣設計,在倫敦的醫學實驗室以3D列印技術產出,材質為常用於醫療手術模型的光固化樹脂。這是台英合作又一例證。
- 記者:中央社記者陳韻聿倫敦17日專電
- 更多政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