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打遊戲邊充電傷害電池? 中國網紅超狂實測結果出爐「影響甚微」

[周刊王CTWANT] 中國網紅「何同學」近期以大規模實測的方式,以此來探討「邊充電邊玩手機是否會傷害電池」。他與團隊進行了一項歷時超過193天、涉及超過20台手機的大規模測試,從實際結論中解答消費者對手機電池損耗的種種疑問。而坊間傳聞的「邊充電邊打電動」會傷害電池這件事情,實際上,影響可說是微乎其微。
在何同學的實測影片中,主要針對幾個爭議性問題展開,包括邊玩手機邊充電是否會導致電池壽命縮短、高低溫對電池充電的影響、無線充電是否比有線充電更傷電池,以及手機顯示的電池健康數據是否可信。
何同學的團隊設計了兩組手機充放電環境,一組為標準充電組,電量降至5%後自動開始充電,充滿至100%後斷電,再由自製App自動放電;另一組則模擬邊充電邊玩的情境,讓手機在充電同時啟動耗電程式。兩組在同樣環境下重複進行5%至100%的充放電循環。
歷經2000小時的測試後,正常充電組完成了750次循環,電池容量平均下降9%;而邊玩邊充組因為充電時同時放電,充電速度變慢,僅完成380次循環,但電池容量平均下降僅3.5%。
何同學表示,兩組在達到相同循環次數時的容量衰減幾乎相同,顯示影響電池壽命的關鍵因素仍是充放電的循環次數,而非是否邊充邊玩。

不過,溫度仍是不可忽略的變因。在實驗中,單純充電時手機溫度約33度,而邊充邊玩時最高達到37度。為了進一步探討溫度影響,團隊將手機放入約35度的熱櫃與0度的冷櫃進行測試。
其中高溫組的手機最終平均容量衰減9.6%,略高於正常組;低溫組則出現一台手機容量驟降45%的極端值,導致整體實驗結果無法做出有效結論。何同學認為,整體來看,只要在官方建議的溫度範圍內使用,溫度影響尚可控制。

此外,針對手機持續進行無線充電是否傷電池的質疑,團隊設置兩組情境比較。一組是電量降至5%後充滿至100%,另一組則在80%開始充電至95%再放電。
結果顯示,前者電池容量平均下降9%,後者僅下降3.9%。由此可見,無線充電本身並不比有線充電更傷電池,而深度充放電(如從5%至100%)才是影響電池衰退的主因。

影片中也針對許多人認為「最後一格電特別耐用」的印象進行驗證。實驗顯示,從100%到99%的電量平均可持續約350秒,是其他區段的3到5倍,而99%至1%平均每格可使用110秒;1%至自動關機的區段則波動較大,最長可達300秒,最短則不到2分鐘。


至於手機內建的電池健康數據準確度,實驗結果指出,iPhone的數據大致可以反映電池衰減趨勢,但與實際測量值最多可能出現4%以上誤差。這些數據是根據電池循環次數、電壓電流與充電時間等綜合估算得出,因此僅供參考。

最後,何同學也提醒觀眾,舊電池不可直接丟進垃圾桶,團隊實際將電池內部成分埋入土中觀察對植物生長的影響,顯示電池成分確實可能造成環境污染。

延伸閱讀
- 記者:周刊王CTWANT
- 更多科技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