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鯤號遭爆系統整合出問題 顧立雄坦言11月交艦有挑戰性

潛艦國造原型艦「海鯤號」原訂9月底前完成海測,不過,海軍退役上校郭璽卻直言,今年根本不可能交船。國防部長顧立雄昨天(9月30日)坦言,潛艦需要的前置整備、測試,進度有些落後,要在11月前完成交艦「確實有挑戰性」,但強調安全擺第一,不會為了趕工而忽略測試與整備程序。





潛艦國造前召集人黃曙光日前因「家庭因素」,請辭國安會諮委。海軍退役上校郭璽更直言,海鯤艦至今無法完成測試,關鍵的 IPMS 整體載台管理系統出現問題,戰鬥系統與魚雷系統無法整合,韓國來了三批工程師仍連結失敗。他說,台船也承造了大武軍艦,但水面艦出問題,可以拖回來,潛艦則是攸關數十條人命,所以不敢出海測試。




郭璽更說,7艘後續艦預算原本一起報價2800餘億元,後來更改為只報第二、三艘,結果成本大爆炸,原本每艘350億元造價,現在只能買不到60%的裝備,總統賴清德也不敢追加40%預算,因為國民黨不會通過。目前仍仰賴對講機指揮各部位人員操作,「根本不可能在今年交船」。






對於黃曙光的請辭,顧立雄表示,他首先感謝黃曙光長期以來對潛艦國造的付出與努力,黃曙光自開始建設以來,就負責潛艦國造的專案管理與建造,未來相關專案管理與建造由海軍接手。他強調,對於潛艦原型艦完成建造,還是有信心。





至於若11月無法交艦是否會開罰台船?顧立雄回應,一切依照合約辦理,目前的重點工作,是加速完成潛航所需的整備跟測試,確保安全無虞,才會進入下一階段。針對潛艦預算支用問題,顧立雄強調,在完成海上測試之前,相關預算都不會動支。





(延伸閱讀:前顧問爆料海鯤號「延宕內幕」指台船財務出狀況 海軍火速回應了






不過,海軍參謀長邱俊榮曾指出,「海鯤號」完成海測的節點在9月30日,交艦時間則是11月,若其中進度延宕,屆時將依照合約規定,對承造的台船祭出罰則。(責任編輯:卓琦)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政治新聞
人氣政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