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論壇》黃創夏/大罷免與第四波民主

名家論壇》黃創夏/大罷免與第四波民主
這波大罷免運動的「代議政治之校正回歸」,不知不覺當中,不只是針對「傅崑萁們」更深刻的政治文化與啟蒙意義,也為台灣的民主鞏固和更深化,指出更明確的方向。(圖/罷團山除薇害團隊提供)

[NOWnews今日新聞] 這300多天以來,為了讓台灣民主回歸常軌,「代議政治的校正回歸」的啟蒙,讓原本習慣於已經板塊僵固台灣政治受到翻攪與衝撞,那些在街頭忍受烈日曝曬與淒風苦雨的無名志工們,他們都有需要拚博的各自職業,也有需要他們守護的家庭與孩子,但他們到目前為止,表現的都不是和過去的野百合和太陽花中的某些人一樣,在運動中,找到他們把政治轉化成個人或家族之「職業」或「企業」之墊腳石。

從這麼多無私無悔的志工身上,台灣重新看到曾經是台灣邁入第三波民主的最核心力量:政治作為一種「志業」的精神重現!

這波大罷免運動的「代議政治之校正回歸」已經在不知不覺當中,已經有了只是針對「傅崑萁們」更深刻的政治文化與啟蒙的更深意義,而且為台灣的民主鞏固和更深化,指出更明確的方向,假以時日,當更廣泛的討論與更深刻的哲學思辨,必有大成。

回顧大罷免運動,當然是傅崑萁們「觸犯眾怒」,為什麼這麼多人生氣?說白話就是「惡奴欺主」,「看門狗竟敢自居為主人」!

大罷免運動就是「還權於主人」的直接啟發,更深刻的是讓台灣重新反省:有一群把政治當成職業和企業的人物,正在「剽竊」人民主權。

這一種剽竊人民主權的政治人物心態,更該是在大罷免運動之後,台灣更要持續秉持撥亂反正的使命與契機。

然而也要特別提醒的:既然是要撥亂反正,校正回歸,聲討那些人民主權的剽竊者,除了剽竊立法權如傅崑萁們這些自居主人的看門狗之外,行政權有善盡責任政治之人民託付嗎、司法權真的衡平無私謫奸發伏嗎?

如果這樣的「校正回歸」,只是永遠針對一種剽竊者鳴鼓而攻之,那麼,就很可能會有長期尸位素餐者,割稻尾、撿便宜,永遠躲在「傅崑萁保護傘」下,無災無難當公卿,或是假借司法權揣摩上意‧‧‧

可以理解,每個人當然都能力有所極限,無法全權全管,但如果這樣的聲討剽竊者,遲遲表現的都是針對其他也被社會有不少人詬病的剽竊人民主權的其他代理權都視若無睹或連發生都闕如,就很容易在越來越緊繃的對壘當中,被有意或無意地打成是特定勢力的別動隊,當這樣的認知出現,而且必然被對方所渲染之下,原來的把政治當成一種志業的情操被刻意扭曲之後,也很容易再度陷入板塊對立的僵固結構,因此會失去擴大號召與響應的可能性。

在既有的二元對立僵固結構當中,如何居中選擇最適當的戰略三角關係?至關緊要,也是接下來更重要的課題‧‧‧

當然,公民並不是把政治當成職業,更不是企業,要面對巷戰的全面陸戰極其艱困,結盟既有政治力量,理所當然。然而,對於合作對象的選擇,也要思考真的是「拿到籃裡都是菜嗎?」

地方派系是勢力之間,本就有很多恩恩怨怨,但「反對魔鬼的未必就是天使」,如果在盟友的選擇上被人懷疑可能有「浮士德和魔鬼之約」,反而會讓原本同情的觀望公民內心疑懼,甚至打了退堂鼓。

甚至,和既有的對抗政治勢力的互動也要更多的成熟政治手腕,要校正國民黨但有被民進黨的動員所靠近,就要一起去承擔很多人雖然不滿意國民黨立法院的表現,但也對卓榮泰內閣的一年績效,不只是不滿,更可能是深惡痛絕。

特別是越到投票日的最後衝刺階段,理性漸退,腎上腺素的影響越居上風,此時此刻的社會重大關注,如「抽血案」都可能成為變數,以公共事務為志業的運動,雖然這些變數可能事不關己,但如果無聲,反而容易被視為和當權者站在同一陣線‧‧‧

凡此種種,都是考驗,但要謹記的是,在推動政治民主化上,很多逆風不是理所當然的要控訴,但是要推動更鞏固的民主,受苦的人沒有悲觀權利、蔣渭水是如此、郭雨新是如此、美麗島世代是如此、第三波民主也是如此。

不論後續如何?可以確定的是:現在第四波民主已經啟航,大罷免精神只要更加淬鍊,後勢仍然可期。

●作者:黃創夏/資深媒體人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至:opinion@nownews.com



相關新聞


名家論壇》賈程年/726罷免,是民主深化,還是制度反噬?


名家論壇》邱師儀/大罷免結果將決定台灣親共路線是否徹底邊緣化


名家論壇》吳崑玉/我們需要重建一個文明國家與公民社會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政治新聞
人氣政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