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焚化廠BOT案 議員質疑評委涉關聯企業

文山焚化廠BOT案 議員質疑評委涉關聯企業
議員何文海質疑,文山焚化廠BOT案,評選恐涉利益衝突與程序瑕疵(圖/柳榮俊攝2025.10.30)

[NOWnews今日新聞] 台中市議會今(30)日進行警消與環衛業務質詢時,市議員何文海質疑,台中文山焚化廠BOT促參案評選恐涉利益衝突與程序瑕疵,要求環保局說明清楚。

何文海指出,文山焚化廠於今年9月22日進行BOT案評選,由「台泥達環文山合作聯盟」得標。然而他接獲民眾投訴,指出其中一位馬姓評審委員,竟同時擔任台灣水泥子公司「和平電力股份有限公司」的獨立董事,質疑評選結果是否涉及違法或利益迴避問題。

他表示,依「甄審委員會組織及評審辦法」第9條規定,若評審委員本人或其配偶與申請廠商現有或三年內曾有雇傭、委任或代理關係,應主動辭職迴避,主辦機關也應解聘。若爆料屬實,此案評選恐怕無效,甚至可能面臨撤案風險。

何文海並批評,文山焚化廠BOT案在市長盧秀燕任內「一拖再拖」,不僅未先完成環評就決定原地重建,預算更從前市長林佳龍時期規劃的約40多億元暴增至94億元,「7年任期,預算翻倍、時程延宕,還爆出評選爭議,令人質疑市府把關能力。」

他強調,過去國內也曾出現評審委員事後出任得標廠商獨董,導致案件遭撤銷的前例;如今文山焚化廠案中,若評委在標案期間即與得標廠商子公司有關聯,情節更為嚴重。他要求環保局立即說明,並表示將把相關資料送交政風及法制單位釐清。

對此,環保局回應,文山焚化廠為促參BOT案件,甄審委員均依據財政部促參資訊網建議名單遴選。依規定,台泥公司並非該案投標廠商,因此該委員並非投標團隊之董事,無涉利益衝突情形。且評審採合議制,由多名委員共同評分,無單一委員可影響最終結果,評分結果亦無明顯差異。

環保局長陳宏益強調,整起評選程序公開透明、依法辦理。接獲廠商與民眾陳情後,環保局已主動函請主管機關財政部促參司釋疑,未來將依促參司回覆,依既有異議與申訴程序處理,確保程序正當與公信。



相關新聞


台中購物節爆烏龍 宣傳海報錯誤百出


出國比國旅還便宜 議員:「一例一休」害慘觀光業


中捷運局「科長全缺」 議員:七線齊發喊爽的嗎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政府消息新聞
人氣政府消息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