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狐猴專屬天然防蚊液 勇奪動物行豐比賽冠軍
今(2025)年台灣動物園暨水族館協會(TAZA)舉辦「第三屆動物行為豐富化設施設計大賽」於10月28日決選(以下簡稱行豐比賽),由臺北市立動物園隊伍參賽的「狐猴塗抹替代物」和「紅毛猩猩知我心」主題計畫,分別獲得本屆比賽的冠、亞軍!
此次行豐比賽獲得評審青睞第一名的作品為「狐猴塗抹替代物」,保育員透過日常的觀察與爬梳文獻紀錄發現褐狐猴有塗抹「馬陸」分泌物的特殊行為,從而找到臺灣原生物種「福爾摩沙山蛩(馬陸)」分泌物用來研發製作褐狐猴專屬「防蚊液」,並以回收木材製作放大版的「馬陸造形」「狐猴塗抹替代物」載體提供給狐猴們使用,為褐狐猴們增添許多生活情趣與互動的社交機會。行豐比賽第二名為「紅毛猩猩知我心」,從人類中心到生態主義的哲學思辨,以動物園經常給巨猿作為取食豐富化的物件為基礎,加入可以拉近人們與野生動物關係的類互動因子,發展人與紅毛猩猩合作又競爭的互動學習機制,用來提升行豐物件的變化性與複雜度。入圍的兩件行豐作品皆經過科學量化、反覆測試操作,觀察到動物們捧場使用,表現出的多元化自然行為,今榮幸獲得獎項讓保育員為提升動物福祉投入的心力備受鼓勵。
為提升動物福祉與照養品質、促進動物園專業交流,台灣動物園暨水族館協會(TAZA)每年以訓練或比賽的方式,邀集國內外動物園、水族館保育員及相關科系師生參與動物行為豐富化的規劃與設計,透過創意設計激發圈養動物的自然行為,讓動物在人工環境中也能展現探索、互動與學習的行為,進而提升其身心健康與生活品質促進動物福祉。今(2025)年「第三屆動物行為豐富化設施設計大賽」參賽的隊伍包括臺北市立動物園、新竹市立動物園、六福村野生動物園、壽山動物園、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Xpark、野柳海洋世界、遠雄海洋世界等動物園及水族館,今年首度開放亞洲地區的動物園與水族館報名,吸引香港海洋公園前來參賽,共計38組、190名參賽者投入,最後評審出10組作品進入決賽,由臺北市立動物園奪得今年冠軍獎項。
臺北市立動物園今(2025)年獲得第一名獎項的「狐猴塗抹替代物」是兒童動物區的保育員詹祐翔回顧研究文獻得知美狐猴屬(Eulemur)的動物有刺激山蛩(馬陸)利用其分泌物塗抹身體來預防疾病、促進社交的習性。經過測試後發現即便是在動物園內出生的褐狐猴,雖然沒有接觸過原棲地產的馬陸,也沒有學習過塗抹馬陸分泌物的方法,卻還是可以透過臺灣原生馬陸─福爾摩沙山蛩分泌物中的關鍵化合物「對苯醌」引發塗抹行為。因此保育員先設計了以回收枝條和麻繩構成的巨大「馬陸造型」並插上附著馬陸分泌物的樹枝,褐狐猴拿到這些手感和馬陸很像的樹枝後,會利用上面的化學物質塗抹在尾巴和陰部,並為其他褐狐猴塗抹、理毛展現群體間的正向社交互動,減少衝突並增加行為多樣性,而這塗抹的社交過程,像極了人們相互協助噴防蚊液或使用乳液、體香劑的概念。
行豐比賽第二名為臺北市立動物園的「紅毛猩猩知我心」─人類和紅毛猩猩之間的智慧挑戰!由於巨猿類動物具備有操作、創造工具的能力,國內外許多動物園會為牠們設計迷宮般的行為豐富化設施,讓猿類利用工具將食物通過層層關卡取出享用,提升取食探索的正向行為。「紅毛猩猩知我心」為多層板木箱,每層有洞口相通,可以透過模組化的設計改變食物移動路徑以變化難度增添趣味。特別的是保育員將它設計為兩面透明的結構,可以讓紅毛猩猩與保育員同時分從兩邊操作合作將食物取出。未來計畫在遊客的參觀區域設置設施,設置行豐設施不定期配合解說活動,讓大眾了解當紅毛猩猩操作複雜的「益智玩具」,可能速度還比人們更勝一籌!
和動物朝夕相處的保育員最能了解動物的身心健康需求,透過設計符合動物習性的環境和設施,讓動物得以在圈養環境下,獲得心理和生理的正向刺激,有助於減輕壓力、降低刻板行為,增加動物們表現自然行為的機會。看到園內動物的福祉和生活品質可以透過行為豐富化設施有所提升,是竭力發想、製作設施們的保育員們最感動的收穫,也是現代動物園一起努力的方向。
2025入圍動物行為豐富化比賽決選前10名名單,可參考「台灣動物園暨水族館協會(TAZA)」官方網站公告
- 記者:台北市政府
- 更多政府消息新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