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插線充整夜」不會壞 外媒破解智慧型手機5大充電迷思

[周刊王CTWANT] 現代Android智慧型手機雖然在功能上日益多元,但無論是高階旗艦、中階機型,還是摺疊手機,所有使用者都關注一個共通議題「電池壽命」。許多人為了保護電池健康,遵循了一些看似合理,但其實早已過時的充電習慣。如今手機的充電系統已變得更智慧,以下針對五個常見迷思進行澄清。
根據《Android Police》報導指出,首先,許多人擔心整夜充電會損壞電池,但事實上,現代Android手機內建AI驅動的電池管理系統,能在充至80%後暫停充電,並在使用者平常起床或拔掉電源前完成剩下20%,有效避免過充。
但報導中也強調,雖然不會造成立即傷害,但長期維持100%充電狀態,仍可能加速鋰離子電池老化,像Samsung Galaxy S25 Ultra或Google Pixel 9 Pro這類新機種,若具備限制充電上限的功能,建議可將上限設為80%,有助延長電池壽命。
另一個常見迷思是「一天多次充電對電池有害」。事實上,鋰離子電池的最佳運作範圍在電量20%至80%之間,因此與其讓電池完全耗盡再一次充滿,不如採取「少量多次」充電的方式。讓手機電量歸零反而會對電池造成更大負擔,經常補電其實比較能維持電池健康。
而許多人也以為「任何快充器都能讓手機快速充電」,但這也並不正確。市面上存在多種快充協定,例如USB-PD、PPS、SuperVOOC等,而不同品牌手機常使用不同標準。
因此,若使用不相容的快充器,雖然不會損壞手機,但可能無法達到預期的充電速度。購買新充電器時,務必確認其是否支援手機所使用的快充協定。
但這也不代表只能使用原廠充電器,報導中強調,「只能用原廠充電器」的觀念也該淘汰。雖然品牌方傾向推銷自家配件,但只要第三方品牌符合安全與充電標準,例如Anker、Belkin、Spigen、UGreen等,也能提供與原廠一樣的快速、安全充電體驗。除非使用特定的專屬協定,否則大多數高品質第三方充電器都能正常運作。
最後,無線充電雖然方便,卻並不是最佳選擇。因為無線充電的過程中所產生的熱量,往往遠高於有線充電,長期下來可能導致電池提早老化。因此,如非必要,仍建議以有線充電為主。若經常使用無線充電,則可考慮選擇具備內建風扇或溫度控管設計的Qi認證無線充電器,以減緩熱能對電池的傷害。
延伸閱讀
- 記者:周刊王CTWANT
- 更多科技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