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癌不能吃黃豆、喝牛奶? 營養師揭「3大階段」營養照護建議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慈恩報導】乳癌為台灣女性好發癌症首位,發生率逐年遞增且有年輕化趨勢,而醫學的進步讓乳癌治療成效越來越好,預後也多能維持正常生活品質。但許多病友對於「罹患乳癌後的飲食」有許多顧慮,例如黃豆能不能吃、牛奶能不能喝等,是真的嗎?



營養均衡充足 有助化療順利



台北慈濟醫院侯沂錚營養師表示,在癌症的死亡原因中,有兩成的病人是因為營養不良死亡,由此可見營養照護的重要性對癌症患者來說不容小覷。臨床上經常會有乳癌病友不能吃水果、豆類製品等迷思,但事實上都是可以攝取的。



侯沂錚分享,水果有豐富的維生素C及抗氧化物質,可以抑制癌細胞的生成,像是莓果類的水果具有花青素及類黃酮等多酚類,也有助於抗發炎;而豆類製品則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對乳癌病友來說,蛋白質相當的重要,它是造血及提升免疫功能的最佳營養素,有助於對抗癌症細胞。



癌症三大階段 營養大不同



為了讓民眾進一步了解癌症飲食原則,侯沂錚將營養照護劃分為手術後初期、化放療時期以及穩定追蹤期,提供照護建議。



「手術後初期」是手術後的前兩週為傷口癒合的重要時期,為了縮短癒合時間,可以攝取蛋白質(如:黃豆製品)、富含維生素A、維生素C、鋅及鐵營養素(如:菠菜、紅蘿蔔、紅肉紫肉地瓜)都是良好的攝取來源。



「化放療時期」是化療期間,可能會造成白血球數目下降,因此要注重蛋白質的攝取,以60公斤的成人為例,每天建議攝取約6-7份豆蛋類加1-2份奶類,其中以原型的豆類製品與低脂牛奶為佳。



「穩定追蹤期」是當情況較為穩定時,便要注意飲食的均衡,全榖雜糧、蔬菜、水果、豆蛋、乳品、油脂堅果等六大類飲食要均衡攝取,以保持足夠的營養素來對抗癌細胞。





少量多餐形式 烹調溫和清淡



侯沂錚提醒,乳癌病友應注意不可攝取高油及高熱量精緻食物、生食與酒精。因為高油、高熱量的食物含有較多飽和脂肪,通常也會有較多膽固醇,膽固醇是合成雌激素上游的原料,故由飲食攝取過多的飽和脂肪可能會使體內荷爾蒙紊亂,從而刺激乳癌細胞增生。



因患者免疫力較低,生食可能隱藏著許多細菌,故要避免生食;過量酒精攝取則會促進荷爾蒙分泌及活性進而增加乳癌發生及復發的機會,因此建議病友以原型食物的營養攝取為主,不需另外補充營養劑或健康食品。


【延伸閱讀】

食物中毒連環爆! 營養師:牢記「五要原則」

夏日炎炎易曬黑,如何吃出好皮膚?類胡蘿蔔素、維生素C…營養師公布:皮膚最需要「這8大營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177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最新健康新聞
人氣健康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