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鏡縫胃ESG 微創減重術常見疑慮,專家圖文解析

胃鏡縫胃ESG 微創減重術常見疑慮,專家圖文解析

「胖,不只是變大一號的衣服問題,而是一種慢性疾病!」台灣的肥胖人口正以驚人速度上升。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成人過重及肥胖率已高達50.3%,等於每兩位成年人就有一人面臨體重過重的健康風險。這已不僅是外貌困擾,更是一項不容忽視的公共健康警訊。



肥胖與多種慢性疾病息息相關,包括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心血管疾病與痛風等,甚至與關節炎、睡眠呼吸中止症、性功能障礙等生活品質問題密切相關。醫學研究亦證實,肥胖會顯著提高罹患癌症風險,例如大腸癌、乳癌、胃癌與攝護腺癌等。當飲食控制、運動皆無法達到理想成效時,會建議專業的減重醫療介入。目前臨床上常見的介入方式包括外科腹腔鏡手術與內科胃鏡手術,其中備受矚目的為胃鏡縫胃手術(Endoscopic Sleeve Gastroplasty, ESG)。



胃鏡縫胃ESG,又稱無痕胃拉提手術或胃鏡縮胃手術,是一種內視鏡微創減重手術。台中新悅美型醫學診所院長暨全球胃鏡縫胃ESG權威與指導教師劉家嘉醫師於今年9月受邀前往英國牛津,代表台灣參與ESG全球專家共識會議,與多國頂尖專家共同討論並制定手術標準化與臨床安全準則。ESG手術目前已獲多國國際權威組織認可,成為全球肥胖治療領域中兼具安全性與有效性的創新療法之一。劉醫師長期投入肥胖與代謝疾病的內視鏡治療領域,為亞洲執行Endoscopic Sleeve Gastroplasty(ESG,內視鏡袖狀胃成型術)手術經驗豐富的醫師之一。劉醫師表示,ESG採用先進內視鏡縫合技術,從口腔進入胃部,不需切除胃體,即可縮小胃腔容量,將胃壁縫合收攏,讓胃容量縮小到原本的20至30%,降低進食量並提升飽足感。相較於傳統減重手術,ESG具有創傷小、恢復快、風險低、可回復等優勢。



胃鏡縫胃ESG、腹腔鏡袖狀胃切除手術LSG有何差異?



胃鏡縫胃ESG和腹腔鏡袖狀胃切除手術LSG是完全不同的治療方式,除了胃鏡(內視鏡的一種)與腹腔鏡是完全不同的醫療器械以外,胃鏡縫胃ESG保留完整的胃,必要時也可調整或拆除縫線,屬於可逆的內視鏡微創手術,腹腔鏡袖狀胃切除手術LSG則會切除大部分胃,屬於不可逆的手術方式。下圖是兩者常見問題比較表:



胃鏡縫胃ESG 微創減重術常見疑慮,專家圖文解析

劉家嘉醫師指出,隨著醫療進展,現在ESG若與新一代減重藥物(如GLP-1或雙重腸泌素製劑)結合使用,其長期減重與代謝改善效果,已有研究顯示能媲美外科合併腸道治療的減重手術,但ESG仍維持低風險、恢復快、無營養素缺乏、無疤痕的特點。



胃鏡縫胃ESG適合哪些族群?



適合胃鏡縫胃ESG的族群包括:



。BMI > 27,且合併有代謝症候群(糖尿病、脂肪肝、高血壓或高血脂)



。無法長期控制飲食的患者



。嘗試過運動、飲食控制或藥物治療仍無法達到理想減重效果



。希望避免開刀、避免切除胃部的族群



胃鏡縫胃ESG 微創減重術常見疑慮,專家圖文解析

不適合胃鏡縫胃ESG的狀況包括:



。有嚴重胃食道逆流(GERD)或大型橫膈疝氣



。曾做過重大胃部或上消化道手術(例如胃切除)



。有凝血異常



。存在未控制的精神疾病或飲食失調(如暴食症)



。有懷孕、計劃懷孕或哺乳中的婦女



。無良好控制之飲食疾患患者



胃鏡縫胃ESG對患者有何幫助?



劉家嘉醫師表示,根據國際研究,接受胃鏡縫胃ESG的患者,平均半年可減掉約15%的總體重,一年可減掉約18–20%的體重,5年以上若仍維持正確的生活習慣,研究顯示可持續維持14–15%的總體重下降。



胃鏡縫胃ESG 微創減重術常見疑慮,專家圖文解析

由於肥胖會導致代謝異常,因此在接受胃鏡縫胃ESG後,大約7成患者的血糖顯著改善,68%高血壓會緩解,43%高血脂會緩解,超過8成的代謝症候群會有改善,其中亦包括脂肪肝與肝功能指數。



胃鏡縫胃ESG有什麼風險?



胃鏡縫胃ESG由胃鏡執行,沒有體表傷口。劉家嘉醫師說,大部分患者在術後僅輕微腹脹、噁心或短暫腹痛,幾天內便能緩解。通常1–2天可出院,平均術後3–4天即可恢復日常生活與工作。



根據國際文獻,嚴重併發症如上消化道出血、穿孔或胃部四周積液等的機率低(約1.5%–2%),且多數可以透過內視鏡或短期保守治療控制。



胃鏡縫胃ESG已經被列入多項國際臨床指引之中(包括美國消化內視鏡學會ASGE、國際肥胖代謝外科聯盟IFSO等),並在全球廣泛應用,累積的臨床證據顯示胃鏡縫胃ESG在安全性上具有高度可靠性。



做完胃鏡縫胃ESG是否會導致長期營養不良、維他命缺乏、或掉髮問題?



胃鏡縫胃ESG不會切除腸胃道,因此大部分病人不會出現嚴重營養不良的狀況,不須長期補充維他命。



根據臨床研究,掉髮大多發生在胃鏡縫胃ESG術後第3至5個月,屬於暫時性的「休止期落髮」。隨著體重趨於穩定,大部分患者在6至12個月內頭髮會逐漸恢復接近原本密度。



做完胃鏡縫胃ESG還要控制飲食嗎?



胃鏡縫胃ESG能夠幫助患者減少食量、延長飽足感,但是如果繼續大吃大喝,攝取高熱量食物,減重成效便會大打折扣。



劉家嘉醫師強調,「接受胃鏡縫胃後,必須維持正確的飲食、規律運動、以及專業團隊追蹤,才是長期成功的關鍵!」



如果將來想恢復,ESG縫完之後能拆除嗎?



可以。胃鏡縫胃ESG是利用特殊縫線將胃壁固定,這些縫線未來可以透過內視鏡「拆除」或調整,不像傳統手術那樣不可逆。這也是ESG的重要優勢之一。



縫合之後,胃部會不會產生「檢查死角」,造成之後做胃鏡檢查變得困難?



劉家嘉醫師表示,其實胃鏡縫胃ESG的縫線排列經過設計,胃腔雖然縮小,但胃鏡仍能完整檢查大部分區域。臨床上並沒有發現ESG會造成嚴重的「檢查死角」。



總結來說,胃鏡縫胃ESG不僅是一項創新的減重治療,更是經過超過15年國際臨床驗證的成熟技術。它兼具安全性與有效性,能幫助患者在不切除胃部的情況下,達成體重下降與代謝改善的雙重目標。



在台灣,透過劉家嘉醫師與台中新悅美型醫學診所團隊的努力,胃鏡縫胃ESG已與國際接軌,並成為亞太地區的重要教學與臨床中心。未來,隨著醫療技術與新世代藥物的結合,胃鏡縫胃ESG的角色將更加關鍵,讓更多病人有機會以較低風險、高效益的方式,找回健康與自信。

超過80萬LINE好友,值得信賴的照護線上!
照護線上臉書專頁
照護線上LINE官方帳號
照護線上YouTube頻道

【本文由「照護線上」授權轉載,原文出處:胃鏡縫胃ESG 微創減重術常見疑慮,專家圖文解析。】



最新健康新聞
人氣健康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