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個方法擺脫憂鬱情緒:規律作息、運動、飲食都能幫上忙!
文章也可以用聽的
憂鬱症是多重因素導致的疾病,包括神經傳導、內分泌、基因遺傳、心理社會因素等等都有可能。
台中榮總精神部主治醫師張庭綱表示,腦中三大神經傳導物質為血清素、多巴胺與正腎上腺素,多巴胺是負責傳達快樂、喜悅的荷爾蒙;正腎上腺素是負責傳達恐懼與不安;而血清素則是能調節另外兩種神經傳導物質的分泌,使之平衡,以下7招跟著做,擺脫憂鬱入侵。
1.將巨大項目分成小目標
情緒易憂鬱的人,通常會有求好心切的心態,可學著不要訂下難以實現的目標或承擔太多的責任;當做了一個決定,可以將巨大的任務分成好幾個小項目,安排好完成順序,可避免巨大任務讓心理產生壓力,出現憂鬱心理。
2.規律作息,睡眠一定要充足
很多病人回診時常分享:「醫師,我這星期睡得很好,感覺心情好多了!」這是因為失眠對身心的負面影響實在太多了,只要睡眠不充足,身體血清素的作用就會受到影響,人容易變得情緒暴躁、激動、不穩定。
3.每天運動1小時,憂鬱症罹患機率減緩50%
一個人只要每星期挪出5天的時間,每天半小時至1小時,建議是有氧運動,包含慢跑、騎腳踏車、舞蹈、健康操等,得到憂鬱症或是憂鬱的情緒就會減少50%。
主要原因包括運動可以幫助大腦分泌多巴胺,讓人覺得快樂;再來,運動有助提升血清素的濃度與功能,使多巴胺(快樂荷爾蒙)與正腎腺上激素(恐懼荷爾蒙)達到平衡,同時減少壓力荷爾蒙的分泌。
4.多曬太陽擁有好心情
2017年10月發表於《美國精神醫學期刊》的研究發現,中度以上的憂鬱症、躁鬱症患者,於中午時間接受光照療法,每次15分鐘,持續6週,6成8患者能夠恢復正常情緒,憂鬱指數明顯較低。
因陽光照射能夠抑制腦神經細胞突觸對血清素的回收,也就是說,經常曬太陽的人,身體血清素會較多;而曬太陽可調整生理時鐘,促進分泌維生素D,研究證實,維生素D的充足與否,與心情憂鬱有大關係。
5.使用精油芳香紓壓
越來越多研究證實,精油的使用,對於人的健康有極大的幫助,譬如憂鬱的情緒。一項研究針對安寧照護的癌末病人,他們分別每天以佛手柑、薰衣草及乳香精油按摩後,一星期後,對於疼痛及憂鬱的情緒都有減輕。佛手柑精油、薰衣草精油、洋甘菊、乳香、大馬士革玫瑰、岩蘭草精油都是不錯的選擇。
6.均衡的飲食,走出憂鬱
憂鬱的情緒絕對不是只缺乏單一營養素引起,康寧醫院營養師陳詩婷指出,包括色胺酸、維生素B群、維生素C、鈣、鎂、鐵、胡蘿蔔素等,都與憂鬱情緒有關係。
◎Omega 3多元不飽合脂肪酸:得憂鬱症的人,腦中通常是處在發炎的狀態,建議可以多吃抗發炎物質,如Omega 3多元不飽合脂肪酸,研究發現可以抑制身體發炎,幫助腦神經的修復。只要一週有5天吃到深海魚,每次吃到2份(約半個手掌大)就可獲取足夠的Omega 3 多元不飽合脂肪酸。
◎色胺酸:有助增加腦中血清素含量,血清素是用來調節情緒的重要物質,可以讓正面與負面的情緒達到平衡。其中血清素的原料----色胺酸是人體不能合成的胺基酸,只能靠飲食才能獲得,譬如香蕉、牛奶、豆腐、各種堅果裡頭,都含有豐富的色胺酸,這些食物最好每日都能夠攝取到。
- 維生素B群:是幫助神經傳導的重要營養素,可以穩定神經、減少焦慮,飲食中包括各種未精緻的五穀雜糧、深綠色蔬菜、瘦肉中都含有,建議每日都可以攝取到。
- 維生素C、胡蘿蔔素、維生素E:在體內有助抗氧化、減少身體的慢性發炎,建議每天都可以攝取到,譬如各式水果、胡蘿蔔、南瓜以及好的油脂。
◎鈣與鎂:是神經傳導穩定的重要物質,只要這兩種礦物質失衡,體內就無法自然的放鬆。尤其是鎂,能夠放鬆神經,調節心臟與肌肉的收縮,同時也可以輔助身體吸收鈣,也因此有著「天然鎮靜劑」的稱號;富含鎂的食物包南瓜、各種深綠色蔬菜、黑豆、堅果等。
7.避免吃糖、飽和脂肪及加工食品
過量的糖、加工品及高脂肪食物,除了最增加肥胖、心血管疾病、代謝症候群等風險外,也跟憂鬱的情緒有關聯。
(記者陳大樂,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台股暴跌、情緒崩!快吃「這12種快樂食物」救你一把 喝杯豆漿也OK
.股票一跌就焦慮、失眠、亂賣?醫教「5個方法」逆轉投資壓力 別再被紅字牽著走
- 記者:常春月刊
- 更多健康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