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玉米隔天還在馬桶「見到它」?營養師揭真相 沒有白吃啦
不論水煮還是烤玉米都是許多人的喜愛。不過,有些人吃了玉米後,隔天在廁所發現「黃澄澄的玉米粒」幾乎完整出現,會懷疑是不是根本沒被消化?
富含不溶性膳食纖維的特性
「hint-pot」網站解釋,玉米和米一樣屬於碳水化合物來源,但玉米的膳食纖維含量比白米高很多,尤其是不溶性膳食纖維。這類纖維不溶於水,會在胃腸吸水膨脹,增加飽足感、促進腸道蠕動、幫助排便,還能降低膽固醇、延緩醣分吸收,穩定血糖。
玉米粒的外皮含有大量 纖維素(Cellulose),這是人體無法消化分解的。若咀嚼不充分,外皮會完整排出,看起來像玉米「原封不動」出現在糞便中。但其實粒內的澱粉、蛋白質、維生素與礦物質等營養,早已在消化過程中被吸收。
解方:多咀嚼、充分破壞外皮,幫助釋放營養。
玉米的營養亮點
除了不溶性膳食纖維,玉米還含有:
.維生素 E:強效抗氧化,延緩細胞老化
.維生素 B1:幫助醣類轉化為能量,促進疲勞恢復
.維生素 B2:參與脂肪、蛋白質代謝,維持皮膚、黏膜、頭髮與指甲健康
.鉀:幫助排除體內多餘鈉與水分,減少水腫
.鐵:血液生成所需
.鋅:維持味覺、促進 DNA 與蛋白質合成
營養素多集中在粒底的胚芽部位,處理時建議貼近玉米芯切削,避免浪費。
(記者吳珮均、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吃金針菇「明天見」,到底有無吸收到營養? 專家解答了
·吃飽就拉為何沒變瘦? 醫揪「背後真相」:小心反而更容易胖
- 記者:常春月刊
- 更多健康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