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歲帕金森氏阿嬤「吞嚥障礙」險釀吸入性肺炎 專家教你早期發現與復健


70歲帕金森氏阿嬤「吞嚥障礙」險釀吸入性肺炎 專家教你早期發現與復健

一名70歲患有帕金森氏症的阿嬤,這半年來吃東西經常嗆到。經醫師安排內視鏡檢查後,發現她的喉咽肌力不足,導致吞嚥障礙。原本已排定由語言治療師進行治療,但某日晚餐後,她因嗆傷引發吸入性肺炎,緊急送醫搶救。

什麼是吞嚥障礙?

吞嚥障礙常從「容易嗆到」的小徵兆開始,許多人因此不以為意,錯失及早復健的機會。吞嚥障礙大致分為兩類:

1.保護不足型:吞嚥過程中容易嗆到。

2.吞不乾淨型:食物殘留在咽喉,造成不適或堵塞。

輕度者可能僅嗆到、進食速度慢;嚴重者可能營養不良,甚至引發吸入性肺炎,危及生命。

吞嚥障礙的治療

治療主要依靠語言治療師進行:

1.訓練喉嚨肌力:增強吞嚥力量,越早介入,越能維持正常進食量,減少營養不足。

2.調整食物性質:改變食物軟硬度或濃稠度,方便吞嚥並降低嗆咳風險。

由於吞嚥困難可能導致食量減少,長期下來會引起營養不良,因此早期介入訓練對維持健康非常重要。

高風險族群與預防

根據國健署統計,台灣65歲以上長者約有 12.8% 有吞嚥困難。除了自然老化外,許多疾病也可能造成問題,例如中風、帕金森氏症、失智症等。

若年長者進食時出現嗆咳、喉嚨卡卡或吞嚥困難,應及早就醫治療,透過復健與飲食調整,幫助長輩安心吃、快樂吃,重拾原本的飲食樂趣。

(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快檢查「肌肉流失」的3大徵兆! 醫師教你「增肌最有效」的關鍵飲食
·腿部肌耐力不足走不動,還要小心中風!醫授「3動作」防肌少症 每天走O步就能逆轉



最新健康新聞
人氣健康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