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剛轉涼又爆腸病毒! 女嬰出生4天中招「呼吸中止、血氧下降」


天剛轉涼又爆腸病毒! 女嬰出生4天中招「呼吸中止、血氧下降」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全台天氣剛明顯轉涼,腸病毒威脅依舊在!疾管署今(28)日公布國內新增1例新生兒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病例,該名北部的未滿月女嬰,出生後第4天就出現相關症狀,立即被收治於新生兒加護病房,診斷為腦炎,一度有「呼吸中止、血氧下降」等危急情形,經通報檢驗後確認感染克沙奇病毒A16型併發重症,所幸目前病況已穩定,今日出院。而其同住家人有二人曾感染腸病毒,母親在產後也有疑似症狀。


疾管署下午公布最新監測資料,上週(10月19日至10月25日)腸病毒門急診就診計8478人次,較前一週的8994人次下降5.7%;而近四週實驗室監測顯示社區腸病毒以克沙奇A16型為多,其次為克沙奇A6型及伊科病毒11型。


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表示,今年已累計有18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確定病例(含8例死亡),以感染伊科病毒11型有16例最多,其次為克沙奇A16型及克沙奇B5型各1例,疫情為近6年同期最高;值得注意的是,光是新生兒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確定病例就累計多達15例。


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說,該名女嬰為早產兒,因此被收住嬰兒室觀察,期間被發現活力下降,發炎指數上升,馬上懷疑是腸病毒併發重症,轉入加護病房,隨後腦脊髓液檢出病毒,確診感染目前社區活躍的克沙奇A16型,雖然一度呼吸中止、血氧下降,但住院二週後已定,轉一般病房,住院第三週後,今日辦理出院。


林詠青說,疫調顯示,女嬰同住家人有二人在九月底曾感染腸病毒,且母親生產過後也出現疑似症狀,判斷應該就是因此感染。


疾管署強調,新生兒感染腸病毒可能會出現發燒或低體溫、活力不佳、喝奶量變少等情形,且病程發展快速,因此一旦有上述症狀,務必儘速就醫,未及時治療可能發展為心肌炎、肝炎、腦炎、多發性器官衰竭等重症,嚴重可能威脅生命。5歲以下嬰幼童為腸病毒重症高危險群,如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請留意嬰幼童健康狀況,如有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或麻痺、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腸病毒重症前兆病徵,請儘速送到大醫院接受治療。


疾管署提醒,腸病毒全年皆有可能發生,且易於家庭及人口密集機構內傳播,照顧者應落實手部及呼吸道衛生與環境清消,且酒精對腸病毒之消毒效果有限,一般環境消毒建議可使用濃度500ppm的含氯漂白水(10公升清水+100毫升市售家庭用漂白水),環境、器具等用消毒水擦拭完畢後,靜待10分鐘再用清水擦拭一次即可完成消毒,並注意環境通風。準媽媽產前儘量避免出入人多擁擠或通風不良處所,並避免接觸有症狀人士,產前14天若出現疑似症狀,如發燒、呼吸道症狀及腹瀉等,應儘速就醫並主動告知醫師。


照片來源: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衛福部長喊觀察半年! 明年7月起輕症直衝大醫院恐「一次收1200」


腸道「無毒梭菌」超有害! 年輕女子「大量血便兩年不停」困家中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健康新聞
人氣健康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