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5月經常性薪資增3% 25年來同期最大增幅

物價漲勢趨緩,加薪幅度戰勝通膨。主計總處今(10)日發布5月薪資統計結果,今(2025)年1至5月全體受僱員工經常性薪資平均為4萬7,568元,較去(2024)年同期增加3.02%,創25年來同期最大增幅。排除物價變動影響後,前5月實質經常性薪資平均4萬3,572元,年增0.96%,幅度為5年來最大。
根據統計,1至5月工業及服務業受僱員工經常性薪資平均數為4萬7,568元,較去年同期提高3.02%,累計總薪資平均為34萬1,285元,年成長3.72%;實質經常性薪資平均4萬3,572元,年升0.96%,累計實質總薪資平均為31萬2,620元,上揚1.65%。
今年前5月經常性薪資中位數為3萬8,124 元,比去年同期提升2.87%,實質經常性薪資中位數為3萬4,922元,年增0.82%。主計總處表示,實質薪資正成長歸因於薪資穩定增長,以及今年物價漲幅趨緩。過去國內物價漲幅較大,帶動廠商加薪意願,曾有一段時間物價漲幅超過2%,吃掉部分名目薪資漲幅,當物價趨於穩定後,實質薪資就會正成長。
觀察1至5月各行業受僱員工經常性薪資中位數,住宿及餐飲業、支援服務業因非典型僱用員工占比較高,經常性薪資中位數相對較低,分別為3萬1,459元、3萬2,404元。受僱員工人數較多的製造業為3萬6,462元,其中電子零組件製造業為4萬6,631元;而出版影音及資通業5萬3,213元、金融及保險業5萬7,735元,相對較高。
在行業別經常性薪資平均數變動部分,各行業大多高於去年,其中批發及零售業增加3.70%、製造業彈升3.59%、營建工程業上揚3.54%。累計總薪資平均數部分,製造業因年節獎金及績效獎金發放較多,年增5.83%,其中電子零組件製造業攀升8.36%。
同時,主計總處統計受僱員工5月總工時平均為167.7小時,加班工時平均為9.1小時,其中製造業加班工時為17.9小時,連續12個月正成長,並寫下8年7個月以來最高水準。與AI商機需求相關的電子零組件業,加班工時27.8小時,則衝上45年來次高,僅略低於今年4月的28小時。
主計總處提到,AI需求強勁,加上美國對等關稅豁免期的強勁拉貨潮,帶動5、6月出口值連續刷新紀錄,分析受僱員工人數,電子零組件業年增1萬1千人,且以派遣人力為主的支援服務業年增9千人,人數均明顯上升。
原文出處
延伸閱讀
- 記者:卡優新聞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