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臟沉默壞光光!營養師點名「3種」滷味攤地雷食物
(記者張芸瑄/綜合報導)長期尿酸值偏高,不僅會引起痛風與高尿酸血症,更可能悄悄損害腎臟功能。營養專家洪泰雄提醒,有三類常見食物雖然美味,卻是高普林地雷,若天天食用恐讓腎臟負擔逐漸加重,「一旦壞掉,就很難回頭了」。
洪泰雄在個人社群平台指出,許多人對痛風感到恐懼,卻忽略更深層的健康問題。他強調:「真正該擔心的,其實是腎臟!」因為很多日常餐桌上的選擇,正無聲地傷害腎臟。等到檢查發現「肌酸酐升高」、「尿酸過高」或「蛋白尿」時,通常已經為時已晚。
示意圖/長期尿酸值偏高,不僅會引起痛風與高尿酸血症,更可能悄悄損害腎臟功能。(擷取自 freepik)
他點名三種高普林食物,提醒民眾要有節制地攝取,以免引發潛在的健康危機。
第一類:紅肉
牛肉、豬肉、羊肉等紅肉,是許多人日常攝取蛋白質的來源。然而洪泰雄提醒,紅肉除了蛋白質含量高,也富含飽和脂肪與普林。攝取過多,不僅會增加腎臟代謝負擔,還可能影響血壓穩定,造成循環系統隱憂。
第二類:海鮮
包括蝦、蟹與貝類的海鮮,同樣是高普林代表。洪泰雄指出,這些食材雖然口感鮮美,但經體內代謝後會產生較高濃度的尿酸,長期下來容易導致尿酸值上升,進一步造成痛風與腎功能受損。
第三類:動物內臟
如豬肝、雞心、雞胗等內臟類,向來是滷味攤上的人氣品項,許多台灣人視為美味佳餚。但洪泰雄強調,這些部位的普林密度極高,對於已有腎臟問題或尿酸過高者而言,是非常危險的「隱形殺手」。
他也指出,許多人習慣「補一補」,卻忽略了這些「補」的食材其實對腎臟負擔極大。尤其在滷味攤點餐時,不自覺就會點上幾樣內臟類,一不小心就超出身體的代謝負荷。
洪泰雄並非鼓吹完全不碰這些食物,但建議每週最多1至2次、每次分量適中。同時搭配一碗以上的蔬菜、採用少油、清蒸、滷煮等較健康的烹調方式。此外,主食建議選擇如糙米、地瓜、燕麥等低升糖的全穀類作為主軸,並補充足量水分,避免含糖飲料與加工飲品。
洪泰雄最後提醒,腎臟屬於沉默的器官,等到發出警訊時往往已經受損。他說:「每天吃下去的每一口,都是對身體的投資。與其等到痛風發作才來治療,不如平常就多一分警覺,吃對比吃補更實在。」
對於重視健康的民眾而言,適時調整飲食,才是守護腎臟、避免疾病上身的關鍵。
更多引新聞報導
女主持面試竟遭抓去墾丁「性侵染血床」 老闆賠140萬免服刑
快訊/腸病毒再添1死!男嬰併發心肝炎症亡 出生僅6天病逝
- 記者:張芸瑄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