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理 Podcast《士說新語,秀倫理》第五季開播!專家攜手回應永續核心問題

倫理 Podcast《士說新語,秀倫理》第五季開播!專家攜手回應永續核心問題

【記者沁諠 /台北 報導】面對永續議題,組織與個人應如何作出選擇?全台第一檔以企業倫理為核心的 Podcast 節目《士說新語,秀理》第五季正式上線,預計推出十集以上,由信義文化基金會與中華企業倫理教育協進會共同製作,並由銘傳大學國際企業系胡秀華教授主持。節目以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與企業倫理為主軸,邀請企業領袖、地方創生者與社會創新行動者分享現場的判斷、掙扎與實踐,呈現永續如何在台灣土地上落地。

第五季議題涵蓋地方創生、傳統產業轉型、企業永續治理與社會創新。從山林到城市、從農村到科技業,來賓以自身經驗回應適當利潤、文化與永續彼此拉扯時的決策風景,節目邀請包括地方創生基金會董事長陳美伶、木酢達人創辦人陳偉誠、太和殿麻辣鍋董事長沈琬、ASUS 華碩永續長吳澤欣、中華電信財務長許文馨、頭城農場經理林宏達、璐露野生活創意總監孫弘昇、三小市集執行長李宜倩、清華大學永續長林福仁與影響力公關總經理高孟岑等重量級來賓,以不同專業背景回應同一個核心問題:當利潤、文化與永續衝突時,一個決策如何影響一群人?

從制度設計到供應鏈溝通,從餐桌到森林,來賓以具體案例呈現永續決策的重量。「地方創生沒有奇蹟,有的只是使命感。」陳美伶談到苗栗「藺子工作室」時指出,當地阿嬤以藺草編織建立收入後,展現的自信與尊嚴成為地方創生最動人的成果。她認為使命感往往比資源更能支撐一個社區的持續行動。

木頭的故事,也是台灣綠色治理的故事。木酢達人創辦人陳偉誠則分享他將父母經營多年的老炭廠轉型為森林教育與循環經濟基地。他推動修枝行動、木工教育與廢枝再生,讓過往被視為廢木的素材重新進入生活。他回憶逢甲大學榕樹倒塌的事件時神情沉重,表示若早一步行動,結果或許會不一樣。

「下次把吃不完的蔬菜一起帶回家吧!」餐飲品牌太和殿麻辣鍋董事長沈琬從「食物浪費」切入永續行動,提到多年來積極推行打包服務,並在客人打包時主動補滿食材,讓剩菜能成為下一餐的完整料理。她也解釋蔬菜採拼盤供應的原因,指出所有蔬菜皆來自小農有機栽作。由於產量有限且挑選嚴格,以拼盤供應最能減少浪費。

在企業紛紛投入永續的今日,華碩以務實角度重新審視永續的角色。永續長吳澤欣指出,企業若只追求同一套指標,在「包裝」、「參加比賽」、「追同一套指標」的路徑上,可能容易流於形式。他強調永續的價值在於協助企業掌握風險與創造成長動力,並逐漸形成治理文化的一部分。這些觀察來自華碩長期的投入與內部共識,也反映企業在永續路徑上的成熟度。

倫理來自選擇,選擇來自人,來賓從不同現場分享永續決策的重量,也為台灣的永續行動提供更多具體視角。《士說新語,秀倫理》即日起於各大 Podcast 平台免費收聽。(照片記者沁諠翻攝)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