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運動就亂喝飲料?醫:糖尿病風險仍高22%

有運動就亂喝飲料?醫:糖尿病風險仍高22%
減重醫師提醒,別以為有運動就能亂喝飲料,仍比同樣運動量但每月飲用少於一份含糖飲料的人高 22% 。(圖/取自pixabay)

[NOWnews今日新聞] 酷暑難耐,手搖飲魅力讓人難以抗拒!許多人也認為,只要有規律運動習慣,喝點含糖飲料沒什麼大不了。不過,「初日診所」小兒內分泌暨減重專科醫師王律婷提醒,含糖飲料的健康風險遠比想像中嚴重,即便有運動習慣,也無法完全抵銷含糖飲品對身體代謝的影響,最新的美國大型研究也狠狠打破這項迷思!

根據發表於《 Diabetologia 》的前瞻性觀察性世代研究結果顯示,即使運動量達到建議標準,長期每週飲用兩份以上含糖飲料者,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相對風險,仍比同樣運動量但每月飲用少於一份含糖飲料的人高 22% 。

王律婷醫師指出,所謂含糖飲料,除了街頭常見的手搖飲,也包括運動飲料、碳酸飲料(如可樂、沙士)、果汁飲料,甚至標榜 100% 的純果汁。然而,即使改喝熱量較低、糖分減少的代糖飲料或是零卡飲料,研究也顯示,若每週攝取兩杯以上,長期下來,即使運動量達建議標準,相較不喝的人,仍會增加7%罹患糖尿病的風險。

不僅如此,一篇發表於《 Advances in Nutrition 》,納入 29 項前瞻性世代研究的統合分析研究指出,每多喝一份含糖飲料(約 39 克糖),罹患糖尿病的相對風險就上升 25% ;若是 100% 純果汁,每多喝一份(約含 23.3 克糖),相對風險也增加 5% ,且此風險隨著飲用量增加而增加。

王律婷醫師表示,與固體食物相比,液態飲品中的糖分吸收速度快、飽足感低,且容易刺激大腦獎勵機制,讓人不自覺攝取過多糖分。若長期依賴含糖飲料,不僅影響血糖與代謝,還可能導致「糖癮」問題,增加糖尿病與肥胖風險。

王律婷也建議,若發現自己難以減少含糖飲料攝取,或懷疑已經對含糖飲料產生依賴,不妨透過以下10項自我檢測初步評估:

1、常於餐後或睡前想來份甜點

2、壓力大或情緒不佳時想攝取甜食

3、常在不知不覺中吃完一包餅乾

4、注意力難集中

5、出現頭痛頻率高

6、常選擇含糖飲料

7、想戒糖卻沒有成功過

8、總有許多理由攝取甜食

9、情緒起伏很大

10、吃甜食時會有愧疚感

若符合3項以上,建議及早諮詢醫師或營養師,調整飲食習慣,降低代謝疾病風險。

王律婷醫師強調,含糖飲品對健康的影響不會立刻表現,而是長期累積、悄悄改變代謝狀況。想真正掌握身體健康,除了留意飲食與運動習慣,及早透過專業檢測了解自身血糖與代謝指標,更是不可或缺的一步。透過檢測,才能看見身體真實狀況,及早調整,遠離糖尿病與代謝疾病威脅。



相關新聞


「瘦瘦針」別亂打!減重名醫提醒7大族群禁用 3大迷思一次釐清


產後復胖!YTR小冰曝過往減重方法全失靈 老公1句話讓她崩潰爆哭


減重也能抗疫!醫:肥胖者確診新冠重症機率飆高、死亡風險增34%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