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PMI指數48.3% 關稅副作用估要等到明年

9月PMI指數48.3% 關稅副作用估要等到明年
學者分析,許多下游客戶對於關稅影響仍處於觀望,導致台灣訂單這邊一直呈現波動,這樣狀況將至少持續到明年第1季,才可能看到真正的衝擊。(圖╱取自Unsplash)

[NOWnews今日新聞] 美國對等關稅即將上路2個月,中華經濟研究院今(1)日公布9月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為48.3%,較8月回升0.4個百分點,但仍維持連續4個月緊縮。對此,學者分析,許多下游客戶對於關稅影響仍處於觀望,導致台灣訂單這邊一直呈現波動,這樣狀況將至少持續到明年第1季,才可能看到真正的衝擊。

據PMI統計,9月PMI指數為48.3%,雖然較8月漲0.4個百分點,但仍處於緊縮階段,迄今已呈現「連4黑」。而在六大產業方面,僅有電力暨機械設備產業PMI呈現擴張,來到50.8%,其餘像是電子暨光學產業、交通工具產業、食品暨紡織產業、基礎原物料產業,及化學暨生技醫療產業仍處於緊縮。

中華經濟研究院副研究員陳馨蕙指出,許多像是零售業、電力設備等都在為2025年第4季衝刺或是布局2026年做準備,即便像是機械業被認為一片慘淡,但聚焦在半導體設備、電力及機器人趨勢上仍是持續成長。

中華採購與供應管理協會顧問白宗城則說,9月PMI緊縮趨緩,但人力僱用數量持續緊縮,顯示業者在不確定增加情況下,相對來講都偏向於保守,「好都好到不行的時候才加人,但是一看苗頭不對或是相對保守,他就會做精簡。」


9月PMI指數48.3% 關稅副作用估要等到明年
中華經濟研究院今(1)日公布9月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為48.3%,較8月回升0.4個百點,但仍維持連續4個月緊縮。(圖/中經院提供)


而大家呈現保守,主因還是取決於終端訂單都呈現悶悶的,導致干擾不斷,但往往庫存銷完還是要叫貨,認為現階段已不是forecasting (未來預測),而是「當下量測」(nowcasting)成為常態。

而關稅不確定性一直如懸頂之劍,但我國8月外銷訂單持續創高,關稅影響性不夠明朗,台灣何時才可能真正感受真正影響?

白宗城認為,沒有看到明年第1季不容易看到結果,因為川普一直都調整,而非直接擊垮各國,不斷找尋「甜蜜點」,與此同時各國也會逐步提出各自的應對措施。中研院經濟所研究員簡錦漢則認為,必須要等美國法院判決出爐,再看川普拿出甚麼應對之後,美國客戶才會真正地穩定。

中經院副院長陳信宏說,現在關稅而存在很多不確定性,像是韓國與美國已達成協議,但是韓國也坦言自己無法達到大規模投資,而川普近期又提出新關稅,歐盟可能被惹怒等等,而川普關稅仍有很多模糊地帶,因此不確定性仍相當高。

陳馨蕙則提到,關稅效果確實有些鈍化,但認為現在大家觀望點已經從關稅轉移到國際景氣上,包括終端需求、匯率等等。她也補充,現在已經不能只看產業,而是要看客戶來做區分,部分公司即便受到關稅影響,但因為其不可取代性,如AI、半導體機械,或是國防產業,就是完全讓客戶吃下關稅成本,像是紡織業、消費性電子則是採取讓終端客戶承擔30%關稅。


9月PMI指數48.3% 關稅副作用估要等到明年
白宗城認為,沒有看到明年第1季不容易看到結果,因為川普一直都調整,而非直接擊垮各國,不斷找尋「甜蜜點」。(圖/記者鍾泓良攝影)


AI是否過熱?學者說明風險環節在哪裡

另外,簡錦漢則說,現在跟AI沾上邊都非常好,包括晶片、伺服器、重電及資料中心等,傳產則還要繼續努力,整體大環境仍將當昏暗,尤其美國最高法院現在對於美國總統川普關稅尚未有定奪,再加上美國聯邦政府也即將關門,這些都會讓美國經濟產生疑慮。

他也示警,最近有部分報告針對AI投資是否過熱提出警告,如果真的產生過度投資,那麼只要獲利出現風吹草動,就出現一堆隱憂。

對於近期各界擔憂AI現狀與千禧年的「網路泡沫化」一樣的跡象,陳信宏則認為,輝達(NVIDIA)賣的是GPU,現在更是延伸到伺服器及基礎設施,希望藉此擴大影響力,讓大家都用他的晶片而非自研晶片,但這必須考量到產品更迭速度很快,如果突然發現沒有市場,那麼就會產生一些風險,但也坦言現階段資訊量仍不夠充足,無法佐證狀況。

簡錦漢補充,輝達、甲骨文(Oracle)跟OpenAI目前都處於循環的關係,但是真正的危機在於如果OpenAI無法繼續擴張,以資料中心壽命只有3到5年,如果這段時間無法回收資金,那麼就會出現風險。



相關新聞


製造業PMI連3月緊縮!中經院示警 關稅違法川普也不會放棄


美國政府喊台美晶片五五分?中經院副院長陳信宏:不切實際


台灣可不投資、採購拿20%關稅?中經院:不相信川普會同意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