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雙和七月吉祥祈福月 匯聚善念環保蔬食


慈濟雙和七月吉祥祈福月 匯聚善念環保蔬食


農曆七月,傳統民間習俗視為「鬼月」,但在佛教觀點中,七月是「歡喜月」、「孝親月」、「吉祥月」。慈濟基金會雙和聯絡處舉辦「七月吉祥祈福會」,透過莊嚴儀式與蔬食饗宴,傳遞正信正念,翻轉大眾對七月的刻板印象,凝聚社區善念,共同祈願平安吉祥。


祈福會邀請中和區區長楊薏霖、永和區區長周慶珍,以及多位立法委員、議員與十七位里長參與,並由人醫會黃祥麟醫師邀約佛教正德社會福利慈善基金會愛心廚房照顧的三十多位長者一同前來。活動吸引三百六十四位民眾踴躍參加,場面溫馨感人。



慈濟雙和七月吉祥祈福月 匯聚善念環保蔬食


雙和地區共計八位里長帶領里民搭乘五輛遊覽車陸續抵達雙和聯絡處,志工們在一樓熱情迎接,並引導至二樓福慧廳進行供齋儀式。里民將準備好的供品整齊擺放,隨著誠心齋戒歌曲響起,現場氣氛莊嚴肅穆。志工與貴賓依循司儀口令,捧著蔬食虔誠供齋,向佛菩薩祈福,祈願無災無難、家人平安。


祈福儀式後,志工以《無量義經‧德行品》為基礎,帶領與會者進行「勇健梵唄」健身操,透過肢體伸展與梵唄唱誦,舒展身心、提升正能量。演繹志工隨後引領大眾齊聲誦經,以虔誠心禮敬諸佛,供燈、供果,表達對眾生的尊重與祝福。



慈濟雙和七月吉祥祈福月 匯聚善念環保蔬食


慈濟志工洪美玲分享自身茹素經驗,表示自見習培訓後開始茹素,不僅改變家族聚餐習慣,也讓家人身心健康改善。她強調:「煮素食不難,只要用心多變化,就能做出豐富又營養的料理。」她的故事激勵現場民眾,展現茹素的實踐力與影響力。


為迎接中午的蔬食饗宴,負責烹飪的香積志工們分工合作,準備十多道美味料理,包括三杯杏鮑菇、糖醋豆腸、涼拌木耳、滷竹筍烤麩等,還有冬瓜檸檬果凍、綠豆湯等甜品。志工林協徵以自種秋葵點綴三杯杏鮑菇,猶如五星級料理,展現蔬食料理的用心與創意。


香積窗口林素秋表示:「雖然菜色不算豪華,但誠意滿滿,希望大家吃得平安、吃得歡喜。」志工們準備五百人份素羹飯,並規劃三條動線,親切服務夾菜,讓民眾感受到慈濟的溫暖與關懷。



慈濟雙和七月吉祥祈福月 匯聚善念環保蔬食


活動中,多位里長分享參與心得。邱尾玟里長表示,去年邀約一車里民參加,今年人數倍增,大家對七月的觀念逐漸改變,從「鬼月」轉為「吉祥月」,不再畏懼出門。她讚賞蔬食料理多元豐富,皆為天然原型食物,對健康極有助益。


首次參加的佳和里陳得福里長也深受感動,認為活動充滿意義,並表示明年將再邀約更多鄰里參與。他說:「慈濟讓我了解七月是好節日,茹素不僅改變習氣,也能累積福氣」。人醫會黃祥麟醫師長期關懷正德基金會照顧的長者,假日常帶他們至環保站做環保,培養自立自信。他此次邀請三十多位長者參加祈福會,希望他們能了解七月的正信意涵,並透過茹素翻轉人生。



慈濟雙和七月吉祥祈福月 匯聚善念環保蔬食


祈福會並透過與會大眾虔誠祈禱,點亮心燈、匯聚善念、與佛對話。慈濟基金會藉由七月吉祥祈福會,傳遞正信正念,推廣齋戒茹素,喚醒社會對生命的尊重與關懷。農曆七月不再是恐懼的代名詞,而是慈悲的展現,慈濟以實際行動翻轉傳統觀念,讓「鬼月」成為「吉祥月」,以善念共振,祈願人人平安、社會祥和、世界無災。



慈濟雙和七月吉祥祈福月 匯聚善念環保蔬食


(撰文/林昱伶、吳美貞,攝影/周素瓊、林文質、謝瑞雲)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