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港施進益古厝修復工程 見證百年街屋再生


鹿港施進益古厝修復工程 見證百年街屋再生


彰化縣歷史悠久,人文底蘊深厚,縣內保存許多珍貴古蹟與歷史建築。為延續在地文化記憶,21日上午於鹿港「施進益古厝」舉行修復工程開工祈福儀式,地方仕紳與文化愛好者齊聚一堂,共同祈願工程順利,讓古厝重現昔日風華。


「鹿港施進益古厝」建於清嘉慶年間,至今已有兩百餘年歷史,是暗街仔「四快」施家重要的產業與居所。當年施淵舉先生創設「施進益號」泉郊商行,經營有成,也熱心公益,出資修築道路、橋梁與廟宇,是地方社會發展的重要推手。古厝除具有典型臨港街屋風格外,更承載著鹿港商業文化與港市繁榮的歷史記憶。



鹿港施進益古厝修復工程 見證百年街屋再生


多年來,由於自然老化與天災影響,古厝結構出現傾斜、屋瓦損壞等現象,修復工作刻不容緩。本次修復工程經費總額2,800萬元,工期約420日曆天,預定於115年12月完工。工程完成後,將使古厝重新煥發生機,成為地方文化與生活記憶的重要載體。


縣長王惠美表示,修復不僅是技術性的工程,更是文化傳承的實踐。希望古厝修復後,能與鹿港其他歷史街區、廟宇與傳統產業相互串聯,打造深度文化旅遊路線,讓建築從靜態保存轉化為活的文化空間,成為社區教育與文化體驗的基地。



鹿港施進益古厝修復工程 見證百年街屋再生


文化局指出,「施進益古厝」於民國98年登錄為彰化縣歷史建築,為暗街仔「四快」施氏家族興建,俗稱「四快大厝」。其建築格局保存完整,兼具實用與美學價值,反映了清代鹿港商人階層的生活樣貌與建築特色。古厝曾臨港而建,見證鹿港作為臺灣重要港市時期的繁榮興盛,極具文化與歷史意義。


地方議員及社區代表皆表達對修復工程的期待,希望古厝未來能成為文化導覽、展覽或教育活動的場域,讓更多人認識鹿港的歷史風華。施家代表則表示,古厝的修復是家族與地方共同的心願,期盼透過保存,讓歷史的延續成為新世代的文化力量。


這場祈福活動不僅為修復工程揭開序幕,也象徵著鹿港人對文化記憶的珍視與傳承,讓百年古厝在時光流轉中,繼續訴說屬於地方的故事。



鹿港施進益古厝修復工程 見證百年街屋再生


資料來源:彰化縣政府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