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畫廊的台北體驗

台北藝術博覽會剛剛落幕,今年的博覽會比去年有更多的北京畫廊參加,在過去幾年中,這些畫廊主幾乎每年都來台北觀察學習,終於在今年決定參加台北藝術博覽會。中國當代藝術的支持者有一大部分不是大陸本地的藏家,在不甚景氣的當下,這些畫廊的參與,是為了希望能認識聞名已久的「台灣藏家」來的。藝博會的開幕式上,他們頻頻追問台灣本地藏家的購買習慣,「你們台灣人買東西是不是很講什麼緣份啊?」、「對啊,緣份很重要啊,台灣人買藝術品不太喜歡搶是真的」、「這怎麼辦啊,不搶我們都急死了!」

北京畫廊的台北體驗

台北藝術博覽會現場一景。(畫廊協會提供)

在人口眾多的大陸,買東西要搶:買房子要排隊搖號,買藝術品要套交情,北京畫廊遇到了斯文的台灣藏家,也只好耐心等候,期盼緣份的到來。

在歷史經濟政治等因素交錯影響下,每個城市的人都有不同的性格,如果我們把亞洲的各大城市根據每個城市在藝術領域的強項來做個評比,就會發現東京很迷人但已過度開發,首爾則是強悍地在大國的邊緣積極地求生存,香港是東西方市場對接的商業平台,北京有中國的大畫廊和知名藝術家,上海像台北一樣以雙年展知名,但更有大都會的氣度,而台灣有言論自由、美食和密度素質最高的收藏家,是個生活的好地方。

在競爭全球化的今天,不論一個城市的藝術面貌是什麼,都必須要面對一樣的競爭,比如說,不同城市的畫廊在申請參加巴塞爾藝術博覽會(Art Basel)時,都必須面對同樣的篩選標準和評審委員群。一個城市的藝術行業發展,除了大環境和政府的扶持外,最重要的是這個城市的居民怎麼看「藝術」這件事,在藝術行業以外的人能否看到藝術的重要性,恰恰決定了藝術行業的發展潛力。當代藝術是社會批判的前線,和日常生活分不開,從這點來看,環境的艱困其實對藝術創作是助力。

除了在紅海中得勝之外,藍海策略仍然重要。看到自己的不足,並且接受那部分的自己,可能也就是機會的開始。比如說台灣生活步調慢,與其整天擔心競爭不過其他城市/國家,不如配合台北藝術博覽時間,發展「藝術旅行團」,趁藝術博覽會期間邀請收藏家藉藝術之名來台灣,看博覽會之餘順便體驗台灣在地生活。

接受自己,看到自己的長處,不代表不用努力,世界觀的培養是刻不容緩的事情。北京的大畫廊每年除了參加藝術北京外,還要參加巴塞爾藝術博覽會、倫敦的斐列茲藝博會(Frieze Art Fair)、巴黎的FIAC,如何在一個全球化的語境下看到自己,從別人眼中看自己,並且最好地介紹自己,都是藝術行業工作者必須要不斷學習成長的部分。

今年北京的畫廊老闆帶著不好不壞的成績回北京了,台北的誠品、W Hotel、貓空、三井、北美館……是那一週台北藝術圈的關鍵字,台北的奢侈在於慢活的步調,更奢侈的是能打從心裡享受這樣的步調,這是上帝對台北的祝福。王維薇.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