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Q正流行!運動打造快樂「腦」
最受家長最喜愛的教育學者洪蘭提議,國三和高三每天要考試的學生,一天應有兩堂體育課,她為什麼這樣提議?
2004年中華民國運動員在雅典奧運勇奪兩面金牌與二銅一銅的歷史紀錄,幕後策劃執行的推手之一是彭台臨(行政院體委會參事)。他在最近著作《運動,是我對生命的承諾》透露,其實他是個過動兒,從小就令人無法理解的好動、與人打架、無法專心,以致學業落後。
但他最後因為學拳擊而生命得到改變。
高二時他為了「加強個人打架時的戰鬥力」,參加了學校的拳擊隊,每天課後都留在學校練習,回家再用米袋自製沙包苦練,慢慢地,在對打練習時明顯感受到進步,逐漸培養出自信,安定了浮躁、好勇鬥狠的性格。也從而學到人生的態度,例如「唯有不斷地出擊,不斷地移動,才有致勝的可能。」「被攻擊最猛烈的時候,是最該保持冷靜的時候。」
久而久之,他打架次數減少,也改變了壞脾氣,一切朝向正面思考,三度挑戰大學門檻,終於考上師大,後來更考取公費,唸完美國賓州大學工業教育博士,回國從事公職,終於帶領一群人成為運動界的鬥士。
他在2010年全國拳擊錦標賽代表體委會致詞時,特地對在場的恩師林教練致謝,若不是42年前的拳擊運動,「就沒有今天的我」。現在他還活躍從事騎自行車、跑步、游泳、風帆、太極各種活動。
希望基金會董事長紀政認為,彭哥會終其一生樂善好施、熱心助人,並持續做為「3Q」與運動的超級推銷員。
3Q=HQ(健康)+EQ+IQ
所謂3Q是HQ(健康)、EQ(情緒管理)與IQ(智慧),源自於哈佛醫學院精神科教授瑞堤(John J. Ratey)所著暢銷書《運動改造大腦(Spark: The Revolutionary New Science of Exercise and the Brain)》,從一個有名的實驗說明了運動與腦子的關係。
芝加哥市郊的中學在早上還沒正式上課之前,先叫學生運動到最大心跳率或最大攝氧量的70%(中度運動),一開始家長反對,擔心他們跑操場後,只能進教室打瞌睡。但結果發現正好相反,運動之後,孩子腦內與學習有關的三種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快樂)、血清素(記憶力)和正腎上腺素(注意力)都增加了。課堂打架次數減少,老師不必一直喊「安靜」。
他們還實驗,把學生最不喜歡的數學課排在上午第二節而不再是下午第八節,結果發現上午那組的學習成果好到兩倍以上,因為才剛運動過,神經傳導物質還在大腦裡,但是到了下午就已消耗。
眼見美國推動每天至少上一堂體育課,陽明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洪蘭建議,對於國三和高三每天要考試的學生,應一天有兩堂體育課,以增強學習效果。
究竟要做多少運動才會對大腦有益,瑞堤認為就是不斷鍛鍊體能挑戰自我,追隨老祖先的生活習慣:每天走路或慢跑,每週快跑幾次,偶爾短距衝刺,因為我們已從數十萬年前每天處於覓食活動狀態,而內建基因的機制,大腦也會發出指令。「我們只要讓這種耐力十足的新陳代謝功能派上用場,就能使身體和大腦保持在最佳狀態。」
最好每週六天,每天做45~60分鐘有氧運動,並且其中四天進行時間較長的中度運動(最大心跳率65~75%),另外兩天進行時間較短的激烈運動(最大心跳率75~90%)…【全文未完,完整內容請見《康健》159期,http://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29791】
延伸閱讀:
教養篇》掌握生活3法寶!15招養出好情緒
http://www.commonhealth.com.tw/issue/2011EQ/EQ1.jsp
專家篇》洪蘭:閱讀 + 運動,活化大腦抗憂鬱
http://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14002
觀念篇》大腦愈開心,學得愈好!高效學習6個祕密
http://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21137
生活篇》10個方法讓你的大腦更靈光
http://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17321
生活篇》輕鬆8招,打造快樂腦!第一任務:微笑
http://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14744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康健雜誌網站》。http://www.commonhealth.com.tw
※本文由康健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2004年中華民國運動員在雅典奧運勇奪兩面金牌與二銅一銅的歷史紀錄,幕後策劃執行的推手之一是彭台臨(行政院體委會參事)。他在最近著作《運動,是我對生命的承諾》透露,其實他是個過動兒,從小就令人無法理解的好動、與人打架、無法專心,以致學業落後。
但他最後因為學拳擊而生命得到改變。
高二時他為了「加強個人打架時的戰鬥力」,參加了學校的拳擊隊,每天課後都留在學校練習,回家再用米袋自製沙包苦練,慢慢地,在對打練習時明顯感受到進步,逐漸培養出自信,安定了浮躁、好勇鬥狠的性格。也從而學到人生的態度,例如「唯有不斷地出擊,不斷地移動,才有致勝的可能。」「被攻擊最猛烈的時候,是最該保持冷靜的時候。」
久而久之,他打架次數減少,也改變了壞脾氣,一切朝向正面思考,三度挑戰大學門檻,終於考上師大,後來更考取公費,唸完美國賓州大學工業教育博士,回國從事公職,終於帶領一群人成為運動界的鬥士。
他在2010年全國拳擊錦標賽代表體委會致詞時,特地對在場的恩師林教練致謝,若不是42年前的拳擊運動,「就沒有今天的我」。現在他還活躍從事騎自行車、跑步、游泳、風帆、太極各種活動。
希望基金會董事長紀政認為,彭哥會終其一生樂善好施、熱心助人,並持續做為「3Q」與運動的超級推銷員。
3Q=HQ(健康)+EQ+IQ
所謂3Q是HQ(健康)、EQ(情緒管理)與IQ(智慧),源自於哈佛醫學院精神科教授瑞堤(John J. Ratey)所著暢銷書《運動改造大腦(Spark: The Revolutionary New Science of Exercise and the Brain)》,從一個有名的實驗說明了運動與腦子的關係。
芝加哥市郊的中學在早上還沒正式上課之前,先叫學生運動到最大心跳率或最大攝氧量的70%(中度運動),一開始家長反對,擔心他們跑操場後,只能進教室打瞌睡。但結果發現正好相反,運動之後,孩子腦內與學習有關的三種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快樂)、血清素(記憶力)和正腎上腺素(注意力)都增加了。課堂打架次數減少,老師不必一直喊「安靜」。
他們還實驗,把學生最不喜歡的數學課排在上午第二節而不再是下午第八節,結果發現上午那組的學習成果好到兩倍以上,因為才剛運動過,神經傳導物質還在大腦裡,但是到了下午就已消耗。
眼見美國推動每天至少上一堂體育課,陽明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洪蘭建議,對於國三和高三每天要考試的學生,應一天有兩堂體育課,以增強學習效果。
究竟要做多少運動才會對大腦有益,瑞堤認為就是不斷鍛鍊體能挑戰自我,追隨老祖先的生活習慣:每天走路或慢跑,每週快跑幾次,偶爾短距衝刺,因為我們已從數十萬年前每天處於覓食活動狀態,而內建基因的機制,大腦也會發出指令。「我們只要讓這種耐力十足的新陳代謝功能派上用場,就能使身體和大腦保持在最佳狀態。」
最好每週六天,每天做45~60分鐘有氧運動,並且其中四天進行時間較長的中度運動(最大心跳率65~75%),另外兩天進行時間較短的激烈運動(最大心跳率75~90%)…【全文未完,完整內容請見《康健》159期,http://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29791】
延伸閱讀:
教養篇》掌握生活3法寶!15招養出好情緒
http://www.commonhealth.com.tw/issue/2011EQ/EQ1.jsp
專家篇》洪蘭:閱讀 + 運動,活化大腦抗憂鬱
http://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14002
觀念篇》大腦愈開心,學得愈好!高效學習6個祕密
http://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21137
生活篇》10個方法讓你的大腦更靈光
http://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17321
生活篇》輕鬆8招,打造快樂腦!第一任務:微笑
http://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14744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康健雜誌網站》。http://www.commonhealth.com.tw
※本文由康健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