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學生用AI通過面試卻被取消錄取 企業究竟如何看AI求職問題?
求職者將AI投入面試環節早已不是新聞,然而部分企業卻對此持保留甚至反對態度,求職者與企業對面試中使用AI工具的看法,正逐漸形成一道新的鴻溝,也揭示了職場文化與倫理的轉變。
在人工智慧(AI)滲透職場的今日,求職者將AI投入面試環節早已不是新聞,然而部分企業卻對此持保留甚至反對態度,求職者與企業對面試中使用AI工具的看法,正逐漸形成一道新的鴻溝,也揭示了職場文化與倫理的轉變。究竟,在求職準備過程中我們能不能用AI來面試,甚至拿來生成自己的作品?
[caption id="attachment_5703" align="aligncenter" width="2560"]
用AI面試工作聽起來很方便,但可能因此錯失錄取的機會。(圖/科技島圖庫)[/caption]
企業用AI來篩選求職者,但求職者用AI面試卻有爭議?
環顧全球各大產業,會發現企業將AI投入面試甄選的案例不在少數,如希爾頓、聯合利華和高盛等知名企業均採用HireVue所開發的AI面試系統,它不僅替資方省下大量的面試時間,還能分析求職者視訊的面部表情和眼神,來「感受」求職者當下的精神狀態,作為判斷面試錄取與否的標準。
換個角度看,現今求職者在準備面試,早已熟稔用AI協助撰寫履歷、模擬面試問題,甚至練習英文口說,然而面試「進行中」時用AI輔助,卻可能讓你丟了錄取的機會。就讀哥倫比亞大學電腦科學系二年級,現年21歲的Roy Lee在今年3月時曾在串流平台發布了一則影片,他透過一款自己開發的AI面試工具「Interview Coder」,順利通過亞馬遜(AWS)面試並拿到錄取資格。
[caption id="attachment_171346" align="aligncenter" width="2048"]
中間俏皮的那位學生,便是開發出Interview Coder的Roy Lee。(圖/Roy Lee X)[/caption]
然而,隨著這段影片爆紅,亞馬遜發現此事,不僅撤銷了Roy Lee的錄取,更致信到哥倫比亞大學要求校方做出處置。對此,Roy Lee給出回應,許多人耗費超過600個小時,藉由Leetcode進行的「技術面試」(technical interviews)對實際工作內容毫無幫助,更耗損了他對寫程式的熱情,哥倫比亞大學收到亞馬遜來信後,更為此舉辦了紀律聽證會。
另一個不一樣的例子,與馬斯克共同創辦人工智慧新創xAI之一的Greg Yang,曾在X發文談到面試新人時,發現求職者很明顯使用了Claude進行面試,但Greg不僅沒有生氣,還在面試的過程跟大方的跟求職者聊怎麼用AI來進行面試,也向網友請益該怎麼偵測面試的作弊行為,不僅吸引許多網友熱烈討論,馬斯克也在貼文中回應:「很有趣。」
[caption id="attachment_171344" align="aligncenter" width="599"]
Greg Yang將這個特別的面試經歷分享到X跟網友分享。(圖/Greg Yang X)[/caption]
用AI參與面試流程就不錄取?英業達、趨勢科技人資這麼說
企業在提升招募效率的過程中,愈來愈傾向使用AI工具進行篩選與評估。然而,當這項技術的使用者從企業端轉向求職者時,觀點卻開始出現分歧。究竟企業是否能接受求職者以同樣的方式善用AI工具來應對面試?《科技島》針對此議題,實際詢問了英業達與趨勢科技的人資主管。
英業達人資經理Phoebe表示,求職者用AI面試牽涉到的是「真實性」的問題,如果不是以自己的想法、擁有的經歷來面試,那公司便不會錄用這位求職者。但若是在簡報或成果作品透過AI工具輔助設計,「不是單純的把問題給AI來回答就可以。」Phoebe分享,現階段英業達在人才招募階段,僅針對如基層、庶務性較高的工作,透過AI設定關鍵字篩選履歷,幫助用人單位減少審核背景的作業流程。
趨勢科技資深人資協理柯志宜指出,公司雖鼓勵員工透過AI來提升工作效率,但對求職者利用AI來面試卻有不一樣的看法。「我們已經有主管發現,求職者完成的考題答案過於完美,所以有明確禁止使用AI來答題。」柯志宜坦言,限制求職者在面試流程完全不使用AI有一定的難度,因此主管間亦有討論是否要維持考試作為審核標準。為了更加核實求職者適任度,趨勢科技在重要的面試環節中,至少會請對方進公司進行一次實體面談。
總體而言,AI在招募過程中的應用,尚處於調整和探索階段。企業與求職者都需要重新思考,如何在保有個人特質與真實能力的同時,善用AI工具提升整體效能。
這篇文章 美國大學生用AI通過面試卻被取消錄取 企業究竟如何看AI求職問題? 最早出現於 科技島-掌握科技新聞、科技職場最新資訊。
- 記者:孫敬
- 更多科技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