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研院總營運長余孝先:未來可能迎接「週休六日時代」,人類將專注於更有創造性和價值的事務

工研院總營運長余孝先:未來可能迎接「週休六日時代」,人類將專注於更有創造性和價值的事務

「設計師通常因成本考量只能提供少數版本供客戶選擇,但AI可快速生成數十甚至數百個不同組合的設計方案,這些都是設計師從來不會花時間去想的可能性。」工研院執行副總暨總營運長兼AI策略長余孝先於陽明山未來學社爐邊座談《我對2100年的想像》中表示。



工研院總營運長余孝先:未來可能迎接「週休六日時代」,人類將專注於更有創造性和價值的事務


隨著生成式AI技術突飛猛進,未來工作型態將迎來巨變,余孝先於2017年發表過一篇名為「迎接週休六日的時代」的文章,建議人類應讓AI做為「農奴」,讓它承擔例行工作,而人類則專注於更有創造性和價值的事務。


「我們應該把AI當作我們的農奴,讓它去上班、去工作,來養活我們,然後我們來做有益的事情,」余孝先以達爾文和波以爾為例並指出,這兩位科學巨擘「一輩子都在工作,但一輩子沒上過班」,因為他們作為中世紀貴族,有農奴負責生產養活他們,使他們能夠專注於科學突破。


余孝先以一個廣告製作的例子說明,傳統上拍攝一則東京街頭時尚女性的廣告,需要飛往東京、尋找場景、聘請演員、準備道具等大量前置工作,而現在僅需將相同描述輸入AI系統,短時間內即可生成影片。


「這個事實上對產業生態是一個重大的衝擊與改變,這也是為什麼前兩年好萊塢業界都要罷工,他們有道理,這個事一定會發生。」余孝先強調,AI對工作的改變不是一個選項,而是必然趨勢。



工研院總營運長余孝先:未來可能迎接「週休六日時代」,人類將專注於更有創造性和價值的事務


余孝先引用研究結果說明,導入AI確實能大幅提升工作效率,某個研究顯示出使用ChatGPT的企業顧問完成案例數量增加12.2%,且工作質量從8分制中的平均4分提升至6分。「這意味著若同一公司中有人拒絕使用AI,長遠來看將被淘汰;若競爭對手公司不肯採用AI,則必然成為輸家。」余孝先強調。


除了提高效率,AI還能釋放人類創造力。余孝先以室內設計為例,設計師通常因成本考量只能提供少數版本供客戶選擇,但AI可快速生成數十甚至數百個不同組合的設計方案,這些都是設計師從來不會花時間去想的可能性。


對於許多人擔心的AI威脅論,余孝先提到,AI領域兩位圖靈獎得主的截然不同觀點:辛頓教授警告AI可能傷害人類,主張應像對待核武一樣謹慎;而楊立昆則認為AI的能力被過度誇大,在學理上仍有諸多限制。


「我們不要去爭論AI會不會統治人類,而是接受它會來,了解它的優缺點,取其利、避其害。」余孝先建議,大眾應將AI盡量視為「助手」而非「導師」,助手是指這件事我自己做也行,但很費工,就讓AI幫我做;導師則是問一件你自己都不知道答案的事情,這就很危險,因為你無法判斷回答中是否有胡說八道的成分。


余孝先以蘇東坡為例並指出,這位文學巨匠最偉大的作品多半創作於「貶謫流離」之際,而非在朝中做官期間,「真的要那麼在乎去上班嗎?其實不見得,說不定不用上班對人類的貢獻會更大。」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科技新聞
人氣科技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