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這裡看見你─在新喀里多尼亞的導演手記
生命是一連串巧合與意外。在法屬新喀里多尼亞的棲包屋文化中心,台灣原住民藝術家、紀錄片導演與當地人相遇了,他們開展出預料之外的震盪共鳴——原來,在不同名字的背後,有著那麼相似的生命遭遇......
「我希望有一天,人沒有顏色之分,因為全世界人的血都留著一樣顏色。」Bob輕輕地摸著他黑亮的皮膚說著。「你喜歡你的顏色嗎?」我問。「Of course , I like !」他不加思索地回答著。
Bob,一個26歲的卡納克人(Kanak),是協助台灣原住民藝術家在極負盛名的棲包屋文化中心(Jean-Marie Tjibaou Cultural Centre)布展的當地工作人員。我們的訪問有趣,用彼此不熟悉的英語溝通著,有時他說累了,孩子氣地喊:「Speak French, French......」我也開玩笑地回應:「Speak Chinese, Chinese......」,但法語和中文,卻都不是我們的母語......
打開鏡頭,用空白記錄未知
卡納克人是新喀里多尼亞(New Caledonia)的原住民。在轉了三班飛機前,老實說,我對這個國家一無所知。網上資料少之又少,要不法語、要不英語,要不就是一堆給你一種既定印象的觀光島嶼照片:陽光、白沙灘、椰子樹......美,卻不真實。我其實比較想知道,這些鏡頭後屬於當地人們的表情與生活。出發的前一個月,我放棄了網路上的資料搜尋,決定從未知開始......
一個月的記錄拍攝,隨著來這裡展覽作品的台灣原住民藝術家們,我來到了一個從沒想過的地方。一個位於南太平洋的島嶼國家,首都努美亞(Noumea)是我們這一個月居住的城市。
「Bonjour!」──來自黑黑朋友甜而不膩的招呼聲
十月的努美亞接近初夏,天氣晴朗但微風涼爽。這個被珊瑚包圍的群島,不論從旅館或市中心、甚至是展覽的棲包屋文化中心看去,除了海還是海。地勢狹長的島國、約有台灣一半的面積,但這邊的海是輕柔的、寶藍的;清爽的景色下,最吸引我的還是那些走在街上,飄浮在海邊的黑黑朋友們。
黑黑朋友,是台灣藝術家們為當地原住民取的暱稱。其實當地的原住民,除了膚色黑一點之外,很多時候給人的感受,跟台灣的原住民很像。走在路上,每每碰到身穿太平洋式大花連身裙的媽媽們,遠遠地眼神一交會,一個微笑隨著口中發出的法語招呼:「Bonjour!」,讓人覺得這裡的空氣是甜的。她們的笑容,讓我想到台灣部落熱情的媽媽們。在不同的島嶼,卻有著熟悉的眼神與熱情。於是帶著未知前來的我,竟被這樣濃厚的氛圍給融化了,陌生感早已拋在腦後......
棲包屋──跨‧藩籬!台灣原住民當代藝術海外展
出了努美亞的機場,來到下榻的飯店,九月就提前到棲包屋駐村的藝術家們,老早就在一樓大廳等候。台灣的原住民藝術家就是特別可愛,他們開心地用這裡慣用的歐式招呼,臉頰碰臉頰來迎接我們──高美館策展人曾媚珍、排灣族雕刻家撒古流(Sakuliu•Pavavalung)一家人、泰雅編織藝術家的尤瑪.達陸(Yuma Taru),與我。整個大廳,都是我們這群台灣原住民的大笑聲,櫃台的卡納克女孩們笑笑地看著,我想她們是瞭解的。
由高雄市立美術館主辦的「跨.藩籬!台灣原住民當代藝術海外展」從今年十月中起開始在棲包屋展出,展期將長達近四個月。二十幾位台灣原住民藝術家的作品,早在九月就開始隨著貨櫃在船上漂盪,遠渡重洋來到這個南太平洋的文化藝術重鎮;而獲邀駐館的幾位藝術家們,則在中心內的工作室進行創作。
峨冷.魯魯安──感受安靜與神祕
「這個建築物的聲音、吸引著我......當我閉上眼,在樹下感受這一切,我看到的畫面是一個很老的老人在發出他的聲音。那聲音召喚著我,那是一種很古老而神祕的力量,令我很想碰觸。」──魯凱族藝術家峨冷.魯魯安
峨冷(Eleng•Luluan)創作時的樣子很迷人,我始終覺得作品跟創作者最親密的時候,就是創作者在造它的時後,一旦作品完成被展覽、它就屬於大家的。我默默地在旁邊記錄著峨冷,她的能量之強,她的作品體積往往比她大上好幾倍。
充滿掙扎的「站立」
在棲包屋駐村的藝術創作,用她慣用的語彙「菱型」來呈現。來到飯店的第二個早晨,望著陽台外的海灣,看見卡納克人在飯店旁的海灣捕魚,峨冷想起了台東的美麗灣。文化中心安排的住宿飯店,是當地人慣稱的「白人區」,這塊區域大多是法國人度假或居住的洋房,而我們居住的飯店就是那種有著椰子樹、美麗海灣與游泳池的度假式飯店,因鄰近棲包屋而下塌於此。
峨冷心疼地說著,看著黑黑朋友偷偷摸摸地來到海灣捕魚,一副怕被主人看見的樣子,但這個海灣本來是他們所擁有的。她想起她居住的台東美麗灣,在這裡也遇上跟台灣一樣的情景,她說一開始她竟陷入那種惆悵的情緒裡。那迎接著外賓的笑容很憂鬱,但私底下看到他們活潑開朗的面貌,這是最吸引峨冷的。那種人與土地間的拉扯,自然就表現在她當地的駐村創作裡。
「什麼時候,原住民才可以在自己的土地上驕傲地站立?」峨冷說著。不同於以往的創作,她這次選擇站立的作品,而作品佇立在棲包屋特色建築旁的草地上。 三件菱形木頭創作物,有站立的、有懸掛擺動的,與這個仿卡納克家屋的建築形成了一個有趣的對話。驕傲的站立,與受環境影響而產生的擺動與警覺,是她在這裡對人與土地的感受。你永遠不知道你如何被環境影響,甚至隨時被帶走。
感受到被殖民的當地原住民的壓抑,讓遠離家園的她,有著更強烈的自我認知。棲包屋的現任館長是個三十出頭的年輕卡納克人(棲包屋就是為了紀念他曾帶領民族運動的父親Jean-Marie Tjibaou)。留著長髮辮的他,讓峨冷看到了希望。那種應該屬於卡納克人的自信神情,毫不保留地在他臉上呈現著。
此外,在工作室旁跟著學校美術老師來參加藝術夏令營的卡納克小朋友,也是峨冷最感興趣的一群,每當她在工作室創作,卡納克孩子們總會圍上看著、甚至問著,這些她遇見的孩子,給了她回台創作的靈感。
【本文摘自《人籟論辨月刊》99期2012年12月號;更多文章請上e人籟:http://www.erenlai.com/】
「我希望有一天,人沒有顏色之分,因為全世界人的血都留著一樣顏色。」Bob輕輕地摸著他黑亮的皮膚說著。「你喜歡你的顏色嗎?」我問。「Of course , I like !」他不加思索地回答著。
Bob,一個26歲的卡納克人(Kanak),是協助台灣原住民藝術家在極負盛名的棲包屋文化中心(Jean-Marie Tjibaou Cultural Centre)布展的當地工作人員。我們的訪問有趣,用彼此不熟悉的英語溝通著,有時他說累了,孩子氣地喊:「Speak French, French......」我也開玩笑地回應:「Speak Chinese, Chinese......」,但法語和中文,卻都不是我們的母語......
打開鏡頭,用空白記錄未知
卡納克人是新喀里多尼亞(New Caledonia)的原住民。在轉了三班飛機前,老實說,我對這個國家一無所知。網上資料少之又少,要不法語、要不英語,要不就是一堆給你一種既定印象的觀光島嶼照片:陽光、白沙灘、椰子樹......美,卻不真實。我其實比較想知道,這些鏡頭後屬於當地人們的表情與生活。出發的前一個月,我放棄了網路上的資料搜尋,決定從未知開始......
一個月的記錄拍攝,隨著來這裡展覽作品的台灣原住民藝術家們,我來到了一個從沒想過的地方。一個位於南太平洋的島嶼國家,首都努美亞(Noumea)是我們這一個月居住的城市。
「Bonjour!」──來自黑黑朋友甜而不膩的招呼聲
十月的努美亞接近初夏,天氣晴朗但微風涼爽。這個被珊瑚包圍的群島,不論從旅館或市中心、甚至是展覽的棲包屋文化中心看去,除了海還是海。地勢狹長的島國、約有台灣一半的面積,但這邊的海是輕柔的、寶藍的;清爽的景色下,最吸引我的還是那些走在街上,飄浮在海邊的黑黑朋友們。
黑黑朋友,是台灣藝術家們為當地原住民取的暱稱。其實當地的原住民,除了膚色黑一點之外,很多時候給人的感受,跟台灣的原住民很像。走在路上,每每碰到身穿太平洋式大花連身裙的媽媽們,遠遠地眼神一交會,一個微笑隨著口中發出的法語招呼:「Bonjour!」,讓人覺得這裡的空氣是甜的。她們的笑容,讓我想到台灣部落熱情的媽媽們。在不同的島嶼,卻有著熟悉的眼神與熱情。於是帶著未知前來的我,竟被這樣濃厚的氛圍給融化了,陌生感早已拋在腦後......
棲包屋──跨‧藩籬!台灣原住民當代藝術海外展
出了努美亞的機場,來到下榻的飯店,九月就提前到棲包屋駐村的藝術家們,老早就在一樓大廳等候。台灣的原住民藝術家就是特別可愛,他們開心地用這裡慣用的歐式招呼,臉頰碰臉頰來迎接我們──高美館策展人曾媚珍、排灣族雕刻家撒古流(Sakuliu•Pavavalung)一家人、泰雅編織藝術家的尤瑪.達陸(Yuma Taru),與我。整個大廳,都是我們這群台灣原住民的大笑聲,櫃台的卡納克女孩們笑笑地看著,我想她們是瞭解的。
由高雄市立美術館主辦的「跨.藩籬!台灣原住民當代藝術海外展」從今年十月中起開始在棲包屋展出,展期將長達近四個月。二十幾位台灣原住民藝術家的作品,早在九月就開始隨著貨櫃在船上漂盪,遠渡重洋來到這個南太平洋的文化藝術重鎮;而獲邀駐館的幾位藝術家們,則在中心內的工作室進行創作。
峨冷.魯魯安──感受安靜與神祕
「這個建築物的聲音、吸引著我......當我閉上眼,在樹下感受這一切,我看到的畫面是一個很老的老人在發出他的聲音。那聲音召喚著我,那是一種很古老而神祕的力量,令我很想碰觸。」──魯凱族藝術家峨冷.魯魯安
峨冷(Eleng•Luluan)創作時的樣子很迷人,我始終覺得作品跟創作者最親密的時候,就是創作者在造它的時後,一旦作品完成被展覽、它就屬於大家的。我默默地在旁邊記錄著峨冷,她的能量之強,她的作品體積往往比她大上好幾倍。
充滿掙扎的「站立」
在棲包屋駐村的藝術創作,用她慣用的語彙「菱型」來呈現。來到飯店的第二個早晨,望著陽台外的海灣,看見卡納克人在飯店旁的海灣捕魚,峨冷想起了台東的美麗灣。文化中心安排的住宿飯店,是當地人慣稱的「白人區」,這塊區域大多是法國人度假或居住的洋房,而我們居住的飯店就是那種有著椰子樹、美麗海灣與游泳池的度假式飯店,因鄰近棲包屋而下塌於此。
峨冷心疼地說著,看著黑黑朋友偷偷摸摸地來到海灣捕魚,一副怕被主人看見的樣子,但這個海灣本來是他們所擁有的。她想起她居住的台東美麗灣,在這裡也遇上跟台灣一樣的情景,她說一開始她竟陷入那種惆悵的情緒裡。那迎接著外賓的笑容很憂鬱,但私底下看到他們活潑開朗的面貌,這是最吸引峨冷的。那種人與土地間的拉扯,自然就表現在她當地的駐村創作裡。
「什麼時候,原住民才可以在自己的土地上驕傲地站立?」峨冷說著。不同於以往的創作,她這次選擇站立的作品,而作品佇立在棲包屋特色建築旁的草地上。 三件菱形木頭創作物,有站立的、有懸掛擺動的,與這個仿卡納克家屋的建築形成了一個有趣的對話。驕傲的站立,與受環境影響而產生的擺動與警覺,是她在這裡對人與土地的感受。你永遠不知道你如何被環境影響,甚至隨時被帶走。
感受到被殖民的當地原住民的壓抑,讓遠離家園的她,有著更強烈的自我認知。棲包屋的現任館長是個三十出頭的年輕卡納克人(棲包屋就是為了紀念他曾帶領民族運動的父親Jean-Marie Tjibaou)。留著長髮辮的他,讓峨冷看到了希望。那種應該屬於卡納克人的自信神情,毫不保留地在他臉上呈現著。
此外,在工作室旁跟著學校美術老師來參加藝術夏令營的卡納克小朋友,也是峨冷最感興趣的一群,每當她在工作室創作,卡納克孩子們總會圍上看著、甚至問著,這些她遇見的孩子,給了她回台創作的靈感。
【本文摘自《人籟論辨月刊》99期2012年12月號;更多文章請上e人籟:http://www.erenl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