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生活

鄭聰祥╳視作農為人生唯一的夢想

45歲一個人到苗栗完成計畫了一輩子的事─作農,以有機種植作物,全年無休耕,種植作物共有100多種,他說,當看到每一株植物都欣欣向榮的模樣,那便是他最快樂的時候。

杜力揚╳把握每個向大眾分享理念的機會

在南投出生,於田野間成長,關注環境與農業議題,認為回鄉才是實踐景觀專業的開端,目前的他將自己定位為農業實習生,雖還未能種出品質良好的小麥草,但也總以此勉勵自己繼續努力。

楊儒門╳對環境的堅持,要用味蕾和身體感受

生活越便利,跟土地越疏離。在城市生活的常態裡,習慣到市場或賣場買食物,我們很少會思考到孕育這些食物的土地,跟我們的關係何在?如果有一天可以赤足走在田埂上,聞著泥土的芬芳,應該更能體會土地與食物之間的美味關係。

苗栗的主恩造橋有機農場,
南投的大昌吉農務工作室,
信義區的城市梯田與在地餐桌,
不管是不是為了完成夢想,
不管是在鄉下或是城市長大的孩子,
不管是年屆50看似退休的人生,
還是20多歲的研究所畢業生,
農業,在他們眼裡看來,那是閃閃發光的。
作農從來就是一個夢想

空地種絲瓜 屋頂種白菜

你能想像一個在台北經營寢具店14、15年,也賺了一些錢的人,突然說要去鄉下種田?「結束營業,老闆要去種田了!」這就像一般跳樓大拍賣或結束營業貼上的紅布條,但上面的字句卻耐人尋味。

這位老闆要去種的田,就在苗栗的造橋村,距離造橋火車站走路只需10來分鐘的距離,從衛星導航上你找不到明確的地理位置,但沿著這條平靜鄉下的道路,你看到路邊是一群上了年紀的爺爺奶奶們,坐在門前的小板凳上,幾個人肩上甚至掛著一條毛巾,我心裡想著他們是剛做完農還是只是閒話家常呢,而陽光讓這一切安靜卻又耀眼。

開車找了10多分鐘,我們終於看到鄭大哥口中所說的紅色屋頂的房子,而鄭大哥也早已在門口等著我們,第一眼見到鄭大哥,那平穩的聲音和笑容,讓人頓時備感溫馨,我想人情味,常常只是一種感覺,一個瞬間油然而生的。

坐上鄭大哥平常務農的廂型車,我問起怎麼會想來作農,鄭大哥語氣堅定地和我說,「作農就是我的夢想!」一般人要放棄多年來的工作去務農,可能不太容易,但鄭大哥覺得他不管做任何的工作,最後的目的都是為了要作農,但套一句長輩們常說的話,「夢想不能當飯吃,」鄭大哥退伍後先創業,換了幾份工作,當了幾次老闆,終於把小孩拉拔長大,他打趣說:「然後我就可以自由了!」於是當他掌握到機會,他便毫不猶豫捨棄前面所做的,「45歲還不來做,我到50歲就沒什麼體力了,」趁著現在反應都還快,體力也還很好的時候,鄭大哥決定一個人來這裡完成他的夢想。

其實這是鄭大哥第2次決定要作農,他在雲林長大到小學四年級便跟著爸爸到台北,16歲國中畢業那年,他原先想回雲林家中作農也陪著爺爺、奶奶,但當時作農的思想不是很健全,過去作農只知道要種,卻不知道要賣給誰,只是一股年輕的衝動想去做。

會對作農有這麼強烈的興趣,讓我好奇的問鄭大哥,是不是因為小時候生長的環境,讓他對作農有很深的情感?鄭大哥說道,其實是他從小就很喜歡看植物生長,當作物長得很漂亮時,要採收反而會捨不得,當看到作物欣欣向榮的景象,是他覺得最快樂的時候。

也因為這樣,小時候只要家裡有空地他就種作物,還沒讀書前在南部種的3棵絲瓜採了幾百條,分送給鄰居們都吃不完;小學4、5年級時,他在台北家的屋頂自己做了一個小平台,搬土上去種菜,「等到小白菜種好了,我問:『媽媽你要不要吃菜?』她說:『什麼菜?』我就說:『小白菜』然後就去採下來給全家吃,」鄭大哥笑呵呵的說著,爾後這件事也成為日後媽媽口中津津樂道的事蹟。

夏天時鄭大哥清晨4點就會到農地工作,每天工作8小時的時間,心情卻相當富足。(羅艾奇/攝影)


種植有機作物 朋友過世的體悟

鄭大哥決定作農時就決定要種有機作物,認識有機也已有20多年,當初會接觸有機其實是因為當兵的朋友,朋友在高雄燕巢種芭樂,年輕時不懂事,以為自己很強壯,噴農藥時都不戴口罩,才20幾歲就得到肝硬化,當時這位朋友也想轉做有機,但當時有機並沒被廣為接受及瞭解,做的非常辛苦。鄭大哥因為對作農很有興趣又恰巧認識這位朋友,便開始對有機留意,這位朋友後來在40歲出頭就過世了,對鄭大哥造成很大的衝擊,也驚覺農藥對人的影響太大,才真正下定決心如果要作農就一定要做有機。

鄭大哥經營的造橋主恩有機農場,全部面積約為3甲半,溫室占4分地,依照不同季節會種植不同的作物,全年作物約有100種。平常夏天的時候,鄭大哥清晨4點就會到農地工作直到早上9~10點休息,冬天則是早上6點出門,一天工作起來也大概8小時的時間,晚上大部分的時間除了包菜、準備市集的作物或是育苗,就是休息。

當天我們到了溫室、露天的農地去看不同的作物,在其中一區,鄭大哥以自然農法栽種,也稱作草生栽培,自然農法便是不加肥料、農藥,讓作物自然生長,甚至連周圍生長的草也幾乎不澆水,利用早上的露氣把水固定在土裡,只需要照護土壤即可。

雖然自然農法是一個很好的概念,但鄭大哥也說道,全年一直利用自然農法種植,地利會被消耗,且也並非所有作物都適合以自然農法栽種,他分享剛開始到苗栗作農時,土壤也不是很好,經過時間慢慢養,到現在每棵種出來的菜都是漂亮又好吃,且用不到太多有機肥料,在硝酸鹽的檢驗也都合格,一般土壤若有過多的硝酸鹽就是代表肥料使用太多,土壤營養吸收過飽而沒有轉換掉,土壤其實只要有足夠的養分,作物就可以長得很漂亮,且不會殘留東西,當天我便採了蘿蔔回家煮菜頭湯,比起一般市場買的蘿蔔第一天通常不太入味,反之又甜又嫩非常好吃。

我們也在鄭大哥口中的嬰兒房裡,看到各式蔬菜的幼苗,小白菜、青江菜、京都水白菜等,鄭大哥通常一開始是在住的地方先把種子播上去之後,才搬來育苗室每天照顧、澆水,等到大一點後再移到田裡,平常鄭大哥都自己育苗,就是因為不確定購買的秧苗會不會有參雜農藥的風險。

接著戶外的整片溫室,有大陸妹、葉菜和甜豆,剛走進便一陣霧氣迎面而來,簡直就是個巨型烤箱,鄭大哥看著我們的眼鏡都起霧,便笑著說,夏天只要天一稍微亮我就要出來工作,不然太熱會受不了,隨即鄭大哥摘了甜豆給我們吃,一咬下去馬上就能感受到充沛的水分與甜度,在驚呼之餘,鄭大哥說他種的甜豆甜度可以到7~8度,比有些水果還甜呢!鄭大哥還分享道,種有機的心態要有比一般人更開闊的個性,有的人種菜很痛苦,常是因為收成不好怕沒東西可賣,收成好卻又擔心賣不掉。

在台北經營寢具店時,鄭大哥其實就已經對各種作物的種植相當感興趣,每天在工作的時候更是常想著這方面的事,不斷買這方面的書籍來看,也利用爸爸在台北的一塊地玩了3年,也因此在剛開始時幾乎沒有轉換的困難,真正作農之後,即使驗證有機蔬菜需要一段時間不能以有機蔬菜公開銷售,仍有許多認識的客人購買,在剛開始做宅配時,客戶就已有70幾戶。

市民農園 認識作農的喜悅

完成作農的夢想後,鄭大哥接下來想找一塊地讓市民去種,做一個市民農園,希望能藉由教學,讓大家可以種出自己想吃的東西,更可以互相交流。也希望未來能再往休閒的方面走,比如能給沒辦法長時間來這邊種植作物的民眾,當你有時間時,可以來這裡3~5天,像是來這邊度假,有一塊地可以給你種植作物,只要初期的部分照顧好,後續再由鄭大哥繼續照顧,在這期間也都可以回來看看自己的作物,等到收成後再回來採收,若是不能回來採收也會幫忙宅配回去,看到自己努力的成果,「我希望很多人可以看到作農的成果,不單純只是種給你吃,」鄭大哥說,也是希望大家除了能自己種出東西來,也讓小孩接觸更多大自然!

問及大哥想作農到幾歲時,鄭大哥笑著說:「我會一直做到倒下去為止,」言語間我感受的到大哥的堅定,以及對農業的熱情,而鄭大哥也一直有在做教學,只要有興趣從農的人來找他,他都很願意教,「作農什麼都是假的,只有興趣才是真的,」鄭大哥說,雖然可能很辛苦,但是你真的有興趣,就能把不美好轉換成美好,這其實就是一個過程。

一位農業實習生 一份傳家寶的工作

當大部分的年輕人離開家鄉往城市打拼,當農村裡只剩下老人與小孩,是什麼原因讓一個碩士畢業的年輕人,重新回到這片孕育他成長的土地?我們在城市裡感受鄉村,他則在鄉村裡認識生活。
回歸農業的本質與感動

杜立揚,在南投出生,於田野間成長,畢業於環境規劃研究所,卻回到了南投成立大昌吉農務工作室,經營小麥草事業,大昌吉農務工作室,是關於家族三代與小麥草的故事,杜爺爺於民國73年開始種植小麥草,並宣傳食療的概念,爾後到日本考察深感小麥草對人體的健康有所幫助,便著手研發相關食品,「昌」、「吉」是由爺爺、奶奶的名字各取一個字組合而成,也透過這個名稱紀念他們。

「我想,記憶中的綠色和對爺爺的感情,或許是讓我延續友善農業最初的感動吧!」杜立揚這麼分享著,其實杜立揚會選擇回鄉發展,是在學期間的某一天,當時的他因求學期間生活的節奏一直很緊湊,加上事務所工讀的忙碌,導致他右耳突然喪失聽力,在醫院確診為「突發性耳聾」後,暫停在事務所的暑期工讀轉而住院治療,「從那次之後知道原來身體不好,是這種感覺。」杜立揚說。

當返回南投休養時,他常常到育苗場看看小麥草,開始反思難道健康、課業與工作上的成就感只能互相牴觸嗎?當看著這片熟悉的綠時,他似乎找到了答案,從求學過程中的環境設計到環境規劃,再談到自然農法、游擊式農耕等民間自發性的農業運動,他發現其實後者更具實踐力與影響力,且事實上農業與環境息息相關,他更補充道,農業和森林、綠地一樣,其實也是一種綠色資源,若能支持友善農業,讓生態復甦,就是環境保護的一個方法。

因此從景觀專業,轉向農業生產與推廣,恰好實踐了他一貫的生活價值,「於是我更加確定自己返鄉的決心,」杜立揚這樣說著,因此他積極利用服役期間的週末參與農業相關課程與各類講座,也重新設計了產品包裝、形象,像是卡片、名片一系列的東西,在簡單生活節上面第一次和大家見面。

「大昌吉 農務工作室」於簡單生活節擺攤,遇到顧客給予鼓勵時,讓他覺得做這件事非常值得。(大昌吉農務工作室/提供)


小麥草 無農業的友善環境

小麥草是由冬小麥發芽而成,種子則取自台中大雅的非基因改造種子,並以米糠作為介質,於培養盤長至16公分後收割,剩下的部分會分送給鄰里作為有機肥料。因小麥草需要足夠的水分,溫度亦會影響其生長,故種植相當不易,需要相當的用心時時看顧才行,且為確保農藥不會經過水滲到土面,小麥草是種植在培植盤上。

杜立揚不僅不斷學習和累積經驗,也負責設計、行銷或參展的工作,「日子忙碌但十分充實,」他說,雖小麥草種植不易,也曾經歷擺攤遇大雨等挫折,但當遇到顧客給予鼓勵、認識新朋友時,都讓他覺得做這件事非常值得。

吃好食 讀好書 過好生活

杜立揚以自己緩慢不躁進的步調,深刻地累積,然後踏實著長大,他也常在粉絲團和大家分享在南投「吃好食、讀好書、過好生活」的相關資訊,以勉勵自己和粉絲的生活都能從「健康」出發。正常的作息,也是目前的他很開心的一件事,他以自身實踐標語,也繼續將農產與生活做連結,期許在與消費者面對面的情況下,協助大眾將健康飲食的觀念帶入日常中,像是分享好食食譜,讓大眾能將食用小麥草及蔬果等健康飲食的概念帶入生活中,或是當季食材的料理分享等。

除了種植、推廣小麥草的相關產品,他也關注環境與農業議題,「這是一份社會責任,也是我對農業的心意,」他說,更恰巧傳承了爺爺一輩子的志業,杜爺爺以友善農業的腳步行走了20餘年,杜立揚則繼續延續下去。

在態度上,也關注自己的生活品質,充實自己的生活,「雖然沒有辦法預期未來會變成什麼樣子,但希望能陪著大昌吉慢慢成長,」大昌吉以農為業,希望能透過市集展示,將故事與理念傳達給更多的人。

城市裡的梯田 農業與藝術的結合

關於台北,它象徵了繁華與城市,與農作確實比較少機會聯想在一塊,但城市與農業其實是密不可分的,近期甚至連便利商店也開始販售蔬果,農產品在這便利的城市裡,垂手可得,於是有些人他們不曾看過在泥土裡的蔬菜,他們認得貨架上的標籤,卻看不懂土壤裡翠綠的作物。

因為一個微妙的契機,楊儒門配合藝術建築生活展,在台北市中心建造了一座梯田,除了播種,也把食材搬上餐桌,在這裡每個人能夠在城市裡,看到與瞭解到,農業與自己的生活多麼接近與親密。

在台北信義區出現一座純白的移動美術館,為立偕建設主辦建築藝術生活展,在這戶外的梯田,種植著各式作物,讓在城市裡也能體驗農業。(黃瑋瑜/攝影)


從參與瞭解環境與人的關係

這塊梯田就出現在台北地價高昂的信義區,抬頭可以看見台北101矗立在眼前,而在這座行動美術館外圍,你能看見各式不同的作物,配合不同時期,這塊梯田種下麥子、蔬果、稻米等。

「平常吃的東西你知不知道從哪裡來?」楊儒門以一句話作為城市梯田發想的概念,在這裡他想讓每個人知道每天在吃的東西是怎麼種、怎麼生長、又怎麼採收?最後又如何做成美味的料理。農作物不像工業生產,它是每一個生命,在長成過程中,它需要一段不同長度的時間,而藝術生活展的活動期間從去(2012)年12月至今(2013)年8月底,在這段時間內,楊儒門對每個參與的人講述與介紹,讓大家認識不只貨架上的作物,也希望能「透過簡單參與的模式,讓每個人慢慢了解環境與人的關係,」楊儒門說道。

種子計畫 一個機會存在的想像

當農夫不再成為就業的優先考慮選擇,農村人口的慢慢流失,是不是也反映出台灣農業發展的瓶頸?當農村裡不再見到年輕一輩,台灣曾經引以為傲的農業是不是也被進口品取代?有鑑於此,從小生長在台灣鄉下,和環境連結很近的楊儒門思考著這個問題,也幸運的在台北找到一塊空地開始辦起農民市集。

「農業是一個概念,你必須先改變農友,」楊儒門說,在農學市集把過去農產品賣給中盤商、零售商再到消費者手中的觀念改變,希望能直接由農友將農產品賣給消費者,也提倡不使用農業和化學肥料,對土地是友善的種植方式,他讓農民(生產者)與民眾(消費者)有個能直接溝通的的場域,介紹自己的農產品給民眾,雖然目前農友在市集販售農產品的數量約為其種植的5%,但透過5%與消費者面對面的接觸,能給消費者一些不同的概念,消費者透過市集瞭解到農友花費的心力,也對食物的來源與安全有更多信任,漸漸能對環境與土地多一些關懷,也能從餐桌食物回溯到產地的農作和土地上,而其他的95%則是希望可以和比較好的通路做合作,農友們只要慢慢去宣傳推廣自己,讓消費者認識你,就能讓自己的品牌被認可建立起來,當然這些都需要時間的慢慢累積。

「就像種子計畫所說的,只要心中有一棵種子,就可以慢慢成長,你至少要給他有一個存在的機會,」楊儒門說著這句話時,透露著對台灣農業的期待,台灣的消費者觀念其實也在漸漸轉變,慢慢的大家在生活富足後,開始思考未來要怎麼走「從生存走入生活,再從生活走到藝術,台灣從努力掙扎過生活的階段後會慢慢走入生活」楊儒門這麼確信著。

從產地到餐桌 從餐桌瞭解產地

在地餐桌讓作物不只從產地到產地,而是能從產地到餐桌,針對不同族群在上課過程中慢慢瞭解產地的東西,包含知識教育的專業課程、試吃品嚐會,像是不同的米種吃起來口感有什麼不同,也把飲食概念擴大,從瞭解茶、豆漿生活知識的概念開始,也舉辦手做DIY活動,讓民眾從自身認識這些健康的東西,只是一個很簡單的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