拚「負碳」總動員 抓牢碳捕捉商機

隨著國際碳費高漲,排碳愈來愈貴,企業不只減碳,更要拚「負碳」,也讓沉寂多年的碳捕捉意外萌生大商機!現在,台灣產、學、研界攜手總動員,要卡位負碳先機。

2021年7月,瑜珈服龍頭Lululemon發表一件看似平凡的瑜珈服,意外震撼各界。原因並非質料、設計有多特別,而是在於,它是全球第一件從煉鋼廠捕捉二氧化碳,所織成的回收衣。

在過去,二氧化碳是人人恐懼、造成地球暖化的隱形殺手,但沒想到,如今有科技助力,二氧化碳不只能抓、能捕,還逐漸化身各種新奇應用,重現世人眼前。

好比全球材料大廠科思創,早從2016年開始回收二氧化碳,製成運動軟墊、家具等民生日用品;或者距離近一些,走訪花蓮縣台泥DAKA園區,淺嚐小攤販賣的蝦紅素霜淇淋,裡頭部分原料竟也來自二氧化碳回收再利用。

他們的共通點不再是「減碳(減少碳排)」,而是透過碳捕捉技術、植物固碳等方式,直接消除空氣中的二氧化碳,進而創造「負碳(負碳排放)」。

尤其,未來全球只靠產業改良製程、綠電減碳,恐怕都難達碳中和。負碳技術,會是邁向淨零碳排的最後一哩路。

永續催化下,各國也搶進負碳技術,據國際能源署統計,2021年,全球宣告要新設的碳捕捉設備就多達97座,較2020年大增155%。

國際研究機構Allied Market Research則推估,碳捕捉再利用及封存市場,將以每年13.8%的複合成長率,於2030年達到70億美元(約新台幣1950億元)。

「氣候危機已經發生,怎麼把危機變轉機?其實台灣切入負碳,商機很大,」負碳專家、成大教授陳志勇肯定說。

這場價值千億的負碳賽局,去年也悄悄來到台灣,吸引產、學、研界,磨刀霍霍,攜手總動員。

負碳商機來臨,台灣跨界攜手碳捕捉

首先,來到捕碳技術重鎮:成大安南校區。這裡有座全台首創的「負碳示範工廠」,透過獨家技術捕捉二氧化碳,並轉化成乙烯、丙烯,不但可取代傳統石化原料、創造負碳,更能往下加工,生成綠色鞋材、封裝膜等高值化產品。

「最近來這取經的企業可多了,」陳志勇笑道,工廠落成不久,便吸引中鋼、中油等排碳大戶上門,連機電、紡織業者都來一探究竟。台塑甚至已透過技術轉移,將整套製程導入工廠試作。

接著,來到高雄臨海工業區,裡頭正發起一樁全台最大的碳捕捉產業串聯計畫:鋼化聯產。由中鋼捕捉煉鋼廠二氧化碳,再交給石化業的中油、長春,轉成甲烷、醋酸等產品,不只成本更便宜,還能替雙方大幅減碳。

再往嘉義走,連中小企業也拼負碳,成立近一甲子的乾冰製造供應商冷研科技,正與清大合作,嘗試捕捉鄰近發電廠二氧化碳,將其再利用。

不過,沈潛數十年的碳捕捉技術,究竟為何在近兩年快速萌芽發展,甚至遍地開花?背後源自一場不得不的轉型。

永續催化負碳,兩大途徑達陣

冷研總經理魏毅明回憶,早在1970年代,冷研就曾藉二氧化碳純化技術,回收石化廠、肥料廠二氧化碳,作為產品來販賣,足見碳捕捉並非新鮮事。

只是長年以來,碳捕捉因成本高昂,又僅能捕捉高濃度二氧化碳廢氣,導致經濟效益不佳,發展也受限。

遲至近年,全球高呼2050年淨零碳排目標,才讓捕碳困局有了轉機。

「因為淨零碳排已經從道德呼籲,變成企業必須面對的碳費、碳邊境稅了,」工研院綠能所副所長萬皓鵬解釋,當排碳代價水漲船高,企業被逼著轉型,減碳、負碳技術自然有商機。

現在排一噸碳成本有多高?以歐盟碳費來看,今年2月8日已飆到每噸碳96歐元(約新台幣3076元);相較下,目前全球碳捕捉技術,平均一噸成本落在70美元(約新台幣1950元)。企業與其排碳、付高額碳費,不如捕碳來得划算。

塑膠中心也指出,部分高碳排產業如水泥、鋼鐵等,因受限產業特性,無法靠減碳達到碳中和,勢必得搭配碳捕捉等負碳技術,來抵銷排碳。

負碳究竟怎麼做?可分為兩大途徑:

第一種是自然為本負碳,台綜院副院長李堅明解釋,包括植樹造林、土壤碳匯、海洋固碳皆在其列,且自然為本的負碳技術普遍成本低,又兼顧環保,但缺點是效率相對差,也易受環境限制。

舉例來說,微軟就在2021年向澳洲農場購買4萬多公噸碳權,其源頭就來自土壤碳匯;再有如,造紙業的中華紙漿,目前在兩岸植林面積近三萬公頃,一年可吸附40萬噸二氧化碳,將來碳匯也相當驚人。

第二種是科技為本負碳,包含碳捕捉再利用及封存(CCUS),也就是大家平時俗稱、主流的碳捕捉。此外,還有結合生質能的碳捕捉及封存(BECCS)、直接空氣捕獲(DAC)等,不過後兩者規模都相對小,不是產業關注主軸。

魏毅明說明,目前主流碳捕捉技術,是透過化學吸附劑,分離出工廠煙道氣中二氧化碳,相較早年只能抓高濃度二氧化碳廢氣的物理吸附法,化學吸附法成本、難度都高出不少。

也因此,現在碳捕捉的決勝關鍵,就在成本及二氧化碳吸附、脫附的效率。冷研顧問郭子禎指出,「台灣實驗室的效率數據,在全球算很前面。」包括清大、成大、工研院,都各懷專利技術,有能耐與國際一拼,惟目前都只進展到工廠實驗等級,尚未大規模商轉。

未來,台灣要搶負碳商機,還得靠學研界技術支援、產業界積極加速導入,以及政府的政策助推,才能整合發揮綜效。

【本文摘自遠見雜誌03月號;更多文章請上遠見雜誌官網:http://bit.ly/2AIdtp9】
【立即購買遠見雜誌03月號:https://bit.ly/3pLGgm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