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本哈根市建築總監 Tina Saaby】全球最宜居,哥本哈根為什麼?

從2008年以來3度被英國雜誌《Monocle》選為全球最適合居住的城市開始,丹麥的首都哥本哈根幾乎已成了幸福城市的代名詞。這個和台灣相差近萬公里的城市,也是政府、媒體最常提及的城市典範。「幸福好日子」、「最快樂城市」、「美麗生活」,向丹麥學習的文章不勝枚舉,卻說來容易做來難。同樣是首都,台北和哥本哈根到底哪裡不一樣?

是規畫完善的腳踏車道?是可以戲水的乾淨港口?是四處可見的公園綠地?還是實踐居住正義的社會住宅?答案是以上皆非。台北和哥本哈根最大的差異,不是有形的硬體設施,而是無形蘊含於城市設計中的民主精神。

《Monocle》分析,哥本哈根這座城市最棒的地方在於,「有能力隨著人民的需求而改變」。而與民眾溝通、調整哥本哈根市的整體規畫,正是城市建築總監Tina Saaby的專長。

資深建築師出身的Saaby,從2010年開始擔任哥本哈根的建築總監。除了制定城市設計的藍圖外,也輔導民間自發的社造計畫。她的工作就像丹麥小孩愛玩的樂高積木一樣,用一個又一個計畫拼起哥本哈根的城市風貌。不過,身負重責的Saaby可不是只憑自己的意思隨意拼湊。正如樂高積木組裡總有不同性別、職業的小人偶,都市設計師也要看見城市裡不同群體的需求。

談到哥本哈根的城市設計理念「以人為本」,Saaby以社會學家包曼的名言說明:「當我們在思考如何讓城市變得更好的時候,你必須要把生活在其中的人都納入考量」。

以人為本說來簡單,實際上如何執行?Saaby提出兩種方向,一是「還權」,讓人民積極參與城市設計;二是「賦權」,將城市的資源平等的歸給所有市民。

與民為鄰,滋養草根力量

水泥地變綠地,舊大樓屋頂開出農園,這些Saaby口中的好設計,都是由哥本哈根人自行發起的社區改造計畫。

公眾參與,是Saaby不斷重申的都市設計理念。從150多年前,丹麥政權從王室專制和平轉移到君主立憲開始,民主精神就生根在丹麥人的性格當中。這樣的傳統,讓丹麥人不畏對公共事務或城市發展提出自己的意見。

Saaby認為,政府未必要是都市規畫的主導者。有時,公部門只要從旁給予一點催化,就能催生民間草根力量產出讓人驚豔的成果。Ostergro區的屋頂農園就是這樣的例子。

Ostergro是哥本哈根市一個相對貧窮的區域。雖然經濟發展較弱,人際連結卻很緊密。Saaby城市發展處的同事們在當地設有行動辦公室,員工和當地人的相處就像朋友一般。某天,工作人員們提起利用區內舊車拍賣場閒置空間的想法,立刻獲得3個當地人響應。辦公室給了他們屋主的電話,讓這3人開始展開交涉、動員群眾的空間改造工作。

現在,這個182坪左右的頂樓空間,是個種植有機蔬菜,養雞和蜜蜂的空中農園,還有一個溫室餐廳。不只學校老師會帶學生前來認識植物,參與計畫的民眾,每週都可以得到新鮮的蜂蜜和雞蛋。一般人也可以到餐廳用餐,享用新鮮現採的有機蔬菜,縮短消費者和生產者的距離。

舊大樓的閒置空間成功轉型成結合生態、飲食、觀光和教學功能的複合式農園,Saaby認為,關鍵是社區民眾自發性的投入和維護,公部門僅是提供必要資源。「沒有辦公室,這個計畫做不起來。但同時,辦公室也盡可能減少他們扮演的角色」。

(本文摘自《30》雜誌2015年12月號《東協工作大地圖,鄭和下西洋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