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浮觸控:隔空操作的超炫技術

想像一下,當你開心吃著炸雞時,忽然想用手機上網、看影片,卻又擔心油膩的雙手會弄髒螢幕。這時若能不碰到螢幕就可操作手機,該有多好?近來Sony和Ssamsung等手機業者陸續在自家產品中,利用懸浮觸控技術進行應用,即便手指不觸碰到螢幕也能執行指令。

舉例來說,當瀏覽網頁或簡訊時,手指一接近螢幕就能放大或預覽文字;瀏覽照片或聆聽音樂時,手掌一劃過就能自動翻頁,看下一張照片或聽下一首音樂;觀賞影片時,一別過頭,影片會自動暫停。這些突破以往手機使用的應用情境,令消費者眼睛為之一亮。

眼動儀技術 偵測視線變化
工研院顯示中心觸控與感測元件技術部專案經理貢振邦表示,能做到這些功能主要包含兩大技術:懸浮觸控及眼動儀。「懸浮觸控」仍採用既有投射式電容觸控面板,只是靈敏度較高,因而在距離面板2~3公分處就可感測到動作,進而做出翻頁、翻轉等反應。



「眼動儀」則屬於人機互動技術,利用手機的攝影機鏡頭去拍攝人臉,並從中感測瞳孔位置,藉由使用者瞳孔變化判別使用狀況。當使用者眼睛移開時,便停止播放影片,當眼睛再度回到螢幕前,則會繼續播放影片。
懸浮觸控原本是技術缺點

「其實現在所說的懸浮觸控,在過去是技術缺點!」交大光電系顯示科技研究所副教授黃乙白談到,過去手指尚未碰觸面板卻產生反應被視為「誤動作」,一般都被disable(關閉功能)。現在等於是將原本disable的動作enable起來,所以原則上各家業者都擁有此技術,只是關閉不採用。Sony、Samsung能夠將原本的技術缺點轉為賣點商機,實為創意。

不過,他認為懸浮觸碰屬於短期技術,因為不能做太複雜的動作,能發揮的應用有限。舉例來說,主流2D觸控做到多點(多指)觸控,亦即能同時正確感測不同輸入訊號,由此衍生許多便利的動作指令以及軟體應用發想。但目前懸浮觸控只能做到單點,未來頂多2點,且因為較難判別訊號強度,有其技術瓶頸,無法做更多元化的應用。貢振邦也談到,目前懸浮觸控主要應用產品,可能仍在於手機或Win8系統電腦。

3D虛擬觸控 技術百家爭鳴
若想不觸碰到實際螢幕也能執行強大功能指令,如同電影《鋼鐵人》電影中以虛擬螢幕操控,其實可藉由3D虛擬觸控(3D air touch)技術達成。黃乙白表示,3D虛擬觸控具備XYZ軸資訊,可做準確定位,因此能進行複雜動作,例如使用者能抓住虛擬筆進行資料讀取、繪圖等各項動作。不過目前3D虛擬觸控技術仍處於戰國時期,有的以攝影機感測、有的是將感測器裝在面板上,黃乙白預估還要2~3年技術才能塵埃落定。

晶片與面板產業是受惠者
無論目前主流2D觸控、懸浮觸控、遠距體感(如:Wii、Kinect)或3D虛擬觸控等各類控制技術,多數皆與IC晶片、面板、攝影機∕監視器產業相關。以懸浮觸控來說,貢振邦談到,由於目前技術仍應用在投射式電容觸控面板上,因此晶片、面板是兩大相關產業。國內晶片業者眾多,包括義隆電子、禾瑞亞、聯詠等皆有投入,玻璃面板業者主要則包括宸鴻、勝華、介面光電等。

在人才需求上,硬體方面集中在電子、電機領域。若感測元件內建在面板上,則需借重化工、材料人才,透過材料改良提升效能。若是由攝影機等外加元件來進行感測,可能還需要機構人才做整合,同時也需要影像處理、資訊人才進行訊號資料判讀。

尋找殺手級新應用
就懸浮觸控技術來看,主要仍需要觸控IC人才。黃乙白提到,相較於2D觸控,雖然同樣都是以電子電機為主,但懸浮觸控人才還得具備基本影像處理技能,也需要對訊號做判斷。若將懸浮觸控技術應用於AP時,更需要資工∕資訊人才的投入。

科技應用的發展不外乎技術、軟體、應用情境一步步的串連,就懸浮觸控目前發展來看,業者已具備技術,相關軟體支援也不是難事,最重要的還是應用層面。手機業者如何找到殺手級應用,才是讓懸浮觸控能夠延續下去的關鍵,否則可能就是曇花一現的市場話題。

-更多精采文章請見5月號(444期)Career職場情報誌-

本期其他文章
前期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