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鏈碳盤查元年,台中精機跑出第一棒
「氣候變遷因應法」已在立法院三讀通過,各企業不能再將節能減碳視為「非緊急事務」。台中精機在工具機產業領跑,號召供應鏈上下游共同零碳轉型,應如何做呢?
工具機大廠台中精機,今年成立70週年,除了擴大舉辦週年慶系列活動,日前更舉辦供應鏈廠商大會,超過百家參與,宣示一項重要里程碑:台中精機將與伙伴們共同啟動「零碳轉型」!
近兩年來,為了積極解決氣候變遷的嚴峻議題,世界各國紛紛宣示追求2050淨零碳排。在此趨勢下,各企業無不積極「節能減碳」,連結上下游供應鏈減碳已是趨勢。
前友達光電執行長、近年來積極輔導企業節能減碳的舞雲智網董事長陳來助,就稱2023年是「供應鏈碳盤查元年」。在此趨勢下,台中精機無疑跑出供應鏈碳盤查的第一棒。
美國預計2024年起,將對進口貨品課徵碳關稅,歐盟則是2026年。最重要的是,未來將對「產品」課稅,而不是對「公司」課稅。因此生產者必須將生產過程的碳排放全部計算,才能得到正確的資料,成為報稅依據。
「整體碳排放的資料如果算不出來,歐洲和美國市場以後就不用去了!」陳來助點出問題的嚴重性,代表未來的碳盤查不是企業自己做完就好,而是要跟整條供應鏈廠商一起完成。
台中精機此次召集供應鏈廠商共同投入零碳轉型,除了因應大勢所趨,更大意義是結合二十餘年的數位化能力,及綠色生產企業文化的整體展現。
業界領先推減碳
位於台中市精密機械科技創新園區的台中精機總部,甫於三年前啟用,不但是台灣工具機業界第一個以工業4.0為架構打造的智慧工廠,更獲得綠建築標章,也是工具機產業的第一。
其實當初剛取得這塊建地時,台中精機董事長黃明和並不是很滿意,因為這裡是一個斜坡地形,高低落差21公尺,相當於七層樓高,不易規畫。
後來專案小組與建築師溝通,將總部大樓建在高處,再利用一個S型的緩坡做為路徑通到大門口,創造了一個有如巨龍蟠踞的意象,也成為精密園區的特色建築。
除了設計巧思,新廠也以節能環保為主要訴求,像是建置地下涵管,可降低室溫3~5度,在夏季可減少空調耗能;雨水回收系統創造水資源循環利用;物聯網即時監控用電量等等。
除了本身的綠色文化,台中精機推動供應鏈減碳,最堅實的基礎則是已經推動了超過20年以上的數位布局。
台中精機在1981年就投入資訊化建置,推動精實生產(Lean Production),透過減少浪費、提升效率及降低成本,創造更多利潤與競爭力。1998年導入ERP(企業資源規畫),接著建立電子商務平台;並在2011年及2016年取得ISO 14064溫室氣體盤查,及ISO 50001能源管理系統兩項重要的國際認證。
今年推動的供應鏈零碳轉型,又樹立了一個重要的里程碑。黃明和指出,台中精機是工具機產業的中心廠,圍繞著數百個協力廠,供應數千個零組件,在這樣的共生關係下,零碳轉型必得把供應商一起拉進來!
要帶著上百家大小供應商共同轉型絕非易事,這項龐大工程的主其事者雖然是黃明和,但觀念的導入和背後的推手,則是目前擔任台中精機協理、黃明和的長女黃怡穎。而黃怡穎學習轉型觀念和方法的業師,正是曾任友達光電執行長的陳來助。
碳排查刻不容緩
2018年,陳來助成立二代大學,2021年再成立零碳大學,黃怡穎都是首批學員。陳來助還在友達光電擔任執行長時,2009年就完成全世界第一個32吋電視機的碳足跡盤查。
陳來助指出,產品碳盤查是生命週期評估概念,從原物料取得、加工、生產、運輸到消費者手中,甚至還需要把消費者使用的時間計算進去,才能得到完整的碳足跡。2009年,友達就將電視生產過程中500家供應鏈的碳排放共同納入計算。
「供應鏈碳盤查的難度很高,因為你不是自己做完就好,供應鏈的抗拒性是很強的,」陳來助指出,那時減碳的壓力不如現在大,很多廠商都還在觀望;而且供應鏈廠商規模大小不一,有很多小廠根本沒有數據,想算碳足跡談何容易。
碳盤查除了生產過程中直接排放的溫室氣體(範疇一)、使用電力或產生熱能的間接排放(範疇二)之外,還要把範疇三納入,上下游供應鏈就屬於此範疇,也是排碳量最大的部分,但很多企業不知如何計算,勢必得與供應商一同協作。
算出完整的碳足跡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要減碳;既然很多碳是在供應鏈中產生,供應鏈廠商不減,整體就減不下來。
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5月份出席《遠見》ESG企業永續獎贈獎典禮時表示,「氣候變遷因應法」已在立法院三讀通過,將碳定價納入規範,並規畫2024年啟動碳費徵收。政府亦籌組「台灣碳權交易所」,逐步建立碳交易機制。
再加上美國及歐洲也將開徵碳稅,「課稅就牽涉到成本,必須有碳定價的概念,」陳來助強調,當「碳」變成「錢」的時候,就變成另一種意涵。
台中精機兩年前就意識到這項危機,2021年就邀請陳來助到公司對所有高階主管進行「零碳轉型」的教育訓練。
陳來助當時強調的重點是,零碳轉型必須跳脫以往取得ISO認證的概念,而是要將其納入企業永續的核心能力。首先是碳盤查,包含能源盤查、溫室氣體盤查,及產品碳足跡三個項目;再來就是碳定價,要知道碳排放造成的實際成本,以及如何降低;最終目標則是碳中和。
這些事情都必須及早投入,愈晚做,成本愈高,時間的急迫性也愈強。陳來助指出,2021年時他拜訪很多企業,「大家都說,還早啦、不急啦,等政府做,我們再來做就好了,」但台中精機是少數願意起而行的企業,充分展現了領導者的願景和遠見。
零碳轉型三階段
未來台中精機的零碳轉型,將以三階段推動。第一階段就從供應商大會開始,讓伙伴廠商了解為何而戰。「必須有清楚、明確的闡述,我們不希望供應商覺得是被迫的,」黃怡穎說,台中精機已掌握供應鏈當中前二十大碳排放的廠商,接下來會分別進行協商,希望能導入零碳轉型的方法論,讓整體供應鏈產生實際的減碳效果。
第二階段則希望推出一個供應鏈共創共用的碳盤查平台,整合所有的數據資料,也想將其他工具機的中心廠像是永進機械、東台精機等一起拉進來。
因為工具機產業的重疊性高,幾家中心廠都有許多共同的供應商,建立一個相容的平台才合乎效益,也可以降低阻力。
目前這幾家中心廠都在進行二代接班,黃怡穎與永進機械總經理陳伯佳、東台精機工具機事業處副總經理嚴璐等人都是舊識,陳伯佳還是工具機公會現任理事長,這些二代接班人都充分理解零碳轉型的急迫性,也都願意一起採取「打群架」的方式。
第三階段則是長期性的規畫,尋求國際上其他軟體服務平台的合作機會,能夠在盤查、減碳外,搶先布局碳中和的策略。未來除了碳稅的成本,還需要考量購買碳權等問題。
建立學院導正觀念
目前正開始推動的第一階段,最重要的工作重點,就是要讓供應鏈廠商導入碳盤查的方法論。台中精機和陳來助的舞雲智網合作,推出「零碳轉型學院」(Victor DigiZero)。
這個轉型學院是讓供應鏈廠商建立觀念,導入零碳轉型的方法論,希望在工具機產業相同的領域知識(domain knowledge)下,創造最大的共同效益。
更重要的是,因為採取相同的方法論,大家一起做,可以為數位程度還不高的小型供應商降低進入門檻,增加其投入意願,更容易達成目標。
陳來助解釋,零碳轉型最怕一開始走錯路。有些企業主一聽要蒐集生產數據,就叫員工每天一早去現場手抄,搞到兵疲馬困,最後數據可能不正確或不完整。有些企業主則以為零碳轉型是取得ISO驗證就好了,但其實關鍵是數位系統的建置及供應鏈資訊的對接。
要做到這一步就需要一個營運系統,包含日常管理及數位流程,都需要正確規範。但若沒有經驗,就不知道要導入什麼系統,又該如何驗證成效,零碳轉型學院就要一步步地教。
還有一個重點是,透過學院帶著供應鏈廠商一起做,以後對接的成本就會降低很多。
陳來助指出,很多企業以為用的都是同一套標準,但其實每家對資料的定義不同,常常為了釐清雙方的差異,就要耗費半年以上。零碳轉型學院也要確保大家在共通平台下,產出一致的數據。
身為地球村的一員,已經沒有任何企業能自外於零碳轉型的大趨勢,台中精機以中小企業的規模,卻能夠登高一呼帶動供應鏈共同轉型。他們的決心和做法,值得其他企業參考。
【台中精機小檔案】
成立時間/1954年
董事長/黃明和
員工人數/800人
主要產品/CNC車床、綜合加工機、塑膠射出成型機
更多內容請見2023年6月《哈佛商業評論》全球繁體中文版〈一線人力去哪了?〉
https://www.hbrtaiwan.com/magazine/HBR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