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源漳州3/從茶農到茶王 專訪天福李瑞河「西山再起」的兩岸傳奇

溯源漳州3/從茶農到茶王 專訪天福李瑞河「西山再起」的兩岸傳奇
天福集團創辦人李瑞河。(圖/陳曼儂攝)

[周刊王CTWANT] 「只要有一把茶壺,中國人走到哪裡,都是快樂的。」CTWANT記者在漳州獨家專訪今年已90歲的天福集團(06868.HK)創辦人李瑞河,這個在兩岸都大讚為傳奇人物的世界茶王,跟記者聊起來仍是鏗鏘有力、思緒清晰。

他細數多位祖籍泉州的台灣企業家、漳州的台灣政治家,「我很驕傲我也是來自漳州」,問他是如何養生的,他露著「當然如此」的笑容:「所以說,茶是好東西。」

李瑞河是1935年出生於南投縣名間鄉的茶農子弟,「我很感謝我爸爸,給予我關於茶的技藝。」他19歲由茶農轉茶商,跟隨父親在高雄岡山開辦銘峰茶行;1961年、也就是27歲時,在台南創建天仁茗茶,1968年成立天仁茶業有限公司,在包裝與宣傳上做出不少突破傳統的創舉,因此大受歡迎。但在90年代台灣股市暴起暴落時,他投資的天仁證券公司因多種原因,最後虧損30億元。


溯源漳州3/從茶農到茶王 專訪天福李瑞河「西山再起」的兩岸傳奇
天福在大陸的第一家福州門市1994年開業。(圖/取自天福茗茶官網)

李瑞河決定一肩扛起,變賣所有家產償還債務,而在他60歲前夕、也是1993年選擇重新出發,到中國大陸再次創業,創辦天福茗茶,「別人是東山、我是『西山』再起。」

而這勵志的故事,也就是在8年後,他靠著在大陸賺的錢、重新買回當年賣掉的台灣天仁集團的股權,重掌帥印、成為兩岸兩個最大茶業集團掌門人。

「30多年前,如果台商到大陸不包二奶,人家會看不起你。」李瑞河笑著跟CTWANT記者說,「但我不一樣,我要忍耐,我是失敗、一無所有來的,我要西山再起,我要拚。」

他回憶起1988年第一次到大陸旅遊,當時上個廁所還「你對我笑嘻嘻、我對著你笑哈哈」,因為沒有門。但他知道自己家族是210年前從福建漳州就開始當茶農、至今已第七代了,一直對於這塊土地很嚮往,所以在60歲前的重新創業,他選擇回到祖輩的故鄉。


溯源漳州3/從茶農到茶王 專訪天福李瑞河「西山再起」的兩岸傳奇
天福2011年在香港上市。(圖/取自天福茗茶官網)

「剛來的時候,我還特別找會漢學的老師,教員工三字經、弟子規,吃飽飯就來上課,現在公司還有很多已經陪伴我20幾年的老幹部,還在這工作。」不菸不酒不賭博,就是要以身作則,李瑞河說這段故事時,不斷強調要守時、守信用,他的資深秘書與泡茶的年輕員工忍不住頻頻點頭。

天福2011年在香港上市,目前在中國大陸擁有超過1300家門市、2萬名員工,去年營收約15.63億元人民幣,但除了賣茶,李瑞河其實有三個大心願,就是建茶學院、茶博物館,以及開一個自己設計的高速公路服務區。


溯源漳州3/從茶農到茶王 專訪天福李瑞河「西山再起」的兩岸傳奇
天福的高速公路休息區美輪美奐。(圖/陳曼儂攝)

「我一直覺得高速公路的休息站,就是最好推廣茶文化的地方,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奉茶就是最好不過的環節。」李瑞河自嘲在台灣總是標不過其他幾家大企業,所以當他選擇到大陸創業時,就馬上找機會,選了從廈門到汕頭的中間休息站,還加碼拿地種茶、設廠,現在還有博物館、石雕園、旅館、觀光工廠,以及醫院、學校、文化養生村,可說是從出生到老年、一條龍產業都有了。

「我是以茶會友,不管政治,只要坐下來喝茶、都是朋友。」李瑞河跟國民黨、民進黨大老們都有交情,也曾與四位不同時期的大陸領導人喝茶。1997年跟江澤民一起到加拿大參加APEC大會,以天福集團的813茶王宴客,他的店甚至還接待過前美國總統老布希。


溯源漳州3/從茶農到茶王 專訪天福李瑞河「西山再起」的兩岸傳奇
許多國家領袖都喝過的813茶王。(圖/陳曼儂攝)

雖然來大陸經商32年、難免碰過一些困擾,但「我八字很重,貴人會出來。」他中氣十足地大笑,「他們是尊重我在茶文化的貢獻。」

因為在大陸生意做得好,之前也有人罵他「賣台」,李瑞河大笑說「我愛台灣,我是賣台灣的茶葉、台灣的產品。」但因為30多年來看著中國大陸不斷地改革、開放,所以很有信心。

其實李瑞河已將集團陸續交棒給二代經營,很久沒在媒體上曝光,但聽說我們從台灣來,他特別出面,就是想說「我的這條路,走對了。只要我愛茶、愛家鄉,不管是誰執政,都會喜歡李瑞河。」

延伸閱讀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旅遊新聞
人氣旅遊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