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3類食物吃太多傷腎!學者揭營養守則:多搭配1碗蔬菜

[周刊王CTWANT] 營養學者洪泰雄近日在社群平台提醒民眾,日常飲食中有3大類常見食物,若攝取過量,恐在不知不覺間損害腎臟功能。他強調,「痛風只是表象,真正需要警覺的是腎臟的沉默惡化。」
洪泰雄指出,許多人對痛風的認識僅停留在「腳痛幾天、打針吃藥就好」的階段,卻忽略體內高尿酸與腎臟代謝負擔之間的深層關聯。當血液檢查出現「肌酸酐上升」、「尿酸過高」、「蛋白尿」等警訊時,腎臟功能往往已出現不可逆的損害。
他點名3類需特別注意的高風險食物:
第一為紅肉類,包括牛肉、豬肉與羊肉。這類肉品雖富含蛋白質,但也伴隨高飽和脂肪與普林含量,容易加重腎臟代謝壓力,甚至促使血壓升高。
第二為海鮮類,如蝦、蟹、干貝與生魚片。洪泰雄提醒,雖然海鮮並非紅肉,但也是高普林來源,長期攝取將提高體內尿酸濃度,進一步損害腎臟健康。
第三則是動物內臟,包括豬肝、雞心與雞胗等。這些深受民眾喜愛的滷味食材,是普林密度最高的食物之一,尤其對腎功能已下降者而言,屬於應避免的「地雷食品」。
針對飲食建議,洪泰雄提出以下守則,每週紅肉、海鮮與內臟類食物攝取應控制在1至2次,且須適量;每日飲食中應加入足量蔬菜,並採用清燙、蒸煮等低油方式烹調;主食應以糙米、燕麥與地瓜等低升糖全穀類為主;此外,也要避免含糖飲料與高加工飲品,並確保日常飲水充足。
洪泰雄示警,腎臟是沉默的器官,一旦功能受損,常常難以察覺。他提醒民眾:「別等到痛風發作或腎功能惡化,才開始懊悔。與其補腎,不如吃對。」呼籲全民以正確營養觀念守護腎臟健康,降低疾病風險。
延伸閱讀
- 記者:周刊王CTWANT
- 更多健康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