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歲男社群沒人按讚罹抑鬱症 對眼神、回應敏感!醫揭家庭教育很關鍵

[周刊王CTWANT] 現今社會有許多不同的社群平台,讓每個人能隨時更新近況或知悉朋友動態。不過,大陸江蘇一名35歲男子小張因為發文總是沒人按讚,進而產生社交焦慮,甚至被診斷為抑鬱症。醫師指出,小張屬於高敏感性格,這種情況與家庭教育有很大關聯,建議試著做運動或聽音樂緩解精神壓力。
據陸媒《荔枝新聞》報導,來自江蘇淮安的35歲男子小張,每天工作下班後,會反覆回想白天的事情,對他人的眼神和回覆過度敏感;且小張對他人發訊息未得到及時回應,或社群發文沒人按讚、互動稀少,就會感到焦慮不安,甚至出現頭暈、出汗等身體不適症狀,嚴重影響工作與生活。
小張因此就醫檢查,被診斷出罹患抑鬱症。對此,醫師指出,小張屬於高敏感性格,這與他家庭教育有密切相關;原來小張父母管教嚴格、情感支持有限,使他渴望外界肯定,對他人評價高度敏感。醫師認為高敏感人群應正確認識自身特質,減少自我否定,專注自身事業發展。經過治療,目前小張的狀況已有逐步改善。
報導中提到,心理學家Elaine Aron博士於1997年首次提出「高敏感」概念,指神經系統在基因層面對感官與情緒資訊具有更深層處理能力的人群,約占全球人口20%至30%。高敏感特質包含四大面向,簡稱D.O.E.S:
D(Depth of processing):深入思考資訊、觀察細節,並反覆思考、權衡決策。
O(Overstimulation):易被噪音、強光等過度刺激。
E(Emotional reactivity& Empathy):情緒反應強烈、共情能力高。
S(Sensitivity toSubtlety):對細微刺激如表情、語氣、氣味敏感。
專家也表示,對高敏感人群而言,專家建議可透過多種方式揚長避短,包括接納自我並尋找同頻伙伴、優化環境避免過度刺激、建立清晰邊界、覺察並調控過度敏感狀態,以及透過正念冥想、運動或音樂等方式緩解焦慮與精神壓力。
◎勇敢求救並非弱者,您的痛苦有人願意傾聽,請撥打1995
◎如果您覺得痛苦、似乎沒有出路,您並不孤單,請撥打1925
延伸閱讀
- 記者:周刊王CTWANT
- 更多健康新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