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肺炎防護這樣做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鍾方
接種疫苗+日常保健雙軌並行
時序來到秋、冬兩季,照中醫理論,秋季乾燥氣候不利於肺臟運作,需注意肺臟健康。此外秋冬兩季,流感及多種呼吸道病毒活躍,對高齡長者與慢性病患者威脅甚大。為守護社區健康,民眾應及早防護,避免成為肺炎候選人。
肺炎長年位居台灣十大死因第三位,且男性肺炎死亡率是女性1.5倍,但肺炎並非無法對抗,只要「提早預防、正確識別、及時治療」,就能大幅降低風險,守護家人健康。
肺炎不是感冒,72歲病友提醒「不能拖」
72歲的郭阿嬤,是糖尿病與慢性心臟病共病得長者,對於前一年冬季出現輕微咳嗽與倦怠的症狀記憶猶新,最初出現時,以為只是「小感冒」,沒想到,短短兩、三天後症狀迅速惡化,出現高燒與呼吸急促,家人緊急送醫後確診為肺炎,並住院治療約兩週,才得以康復出院。
郭阿嬤回憶,原以為症狀輕微,忍一忍就好,沒想到會變那麼嚴重。如今的她很認真對待肺臟健康,因為肺炎不是小病,不僅會危害個人健康,更會影響整個家庭生活與照護負擔,所以身體出現輕症了,就會趕快看醫生,也會記得打疫苗來保護自己。
長者免疫反應較弱,症狀常不明顯,若拖延治療,肺部感染擴散或併發菌血症、敗血症的風險將倍增,郭阿嬤的肺炎感染經驗,也是要提醒大家,高齡者若有呼吸困難、精神不振或食慾下降的情況,不能拖延,應立即就醫。
圖片取自:(示意圖123rf)
感染病毒來勢洶洶,疫苗接種第一道守門員
肺炎病因多元,其中以肺炎鏈球菌、流感病毒、呼吸道融合病毒(RSV)最常見。內湖區健康服務中心何叔安主任表示,預防肺炎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接種疫苗,其中肺炎鏈球菌與流感疫苗可有效降低住院率、重症與死亡風險。此外,流感與新冠病毒也會對健康風險族群造成威脅,依照疾管署發布的資訊建議,肺炎鏈球菌疫苗可與流感、新冠疫苗等三種疫苗,可以同時、分開不同部位進行接種。若需查詢個人疫苗接種紀錄,可以下載「健保快易通」或「健康存摺」,登入後進行查詢。
典型肺炎症狀為發燒、咳嗽、呼吸急促、胸痛、疲倦、食慾不振等,如果症狀持續惡化,出現喘到難以講話,或持續高燒、精神不佳等病況,應立即就醫。呼吸道融合病毒(RSV)是一種常見且具高度傳染性的病毒,感染後可能會影響肺部健康,過去多被視為「小孩病毒」,近年來高齡患者感染比例上升,甚至可能引發重症,但因症狀易與感冒混淆,不可輕忽,目前已有RSV疫苗供高齡與慢性病族群自費接種,可與醫師討論評估。
疫苗非萬靈丹,有效減少重症與死亡率
很多人會問,打了疫苗就不會得肺炎了嗎?亞東醫院家庭醫學部主任陳志道醫師說明,疫苗無法百分之百避免感染,但能顯著減少重症、住院與死亡,以下族群感染後更可能重症,務必提高警覺:65歲以上長者、慢性病患者(如心臟病、糖尿病、慢性腎臟病、COPD等)、免疫功能低下者、長照機構住民、吸菸或長期二手菸暴露者。
日常點滴防護,降低肺炎感染重要防線
呼吸道疾病防護不是單一措施,需採取「疫苗+日常保健」雙軌進行,除了接種疫苗,更需從良好生活小細節著手,才能有效降低感染與重症風險,安心度過秋冬。
・勤洗手、戴口罩,避免手部接觸眼、口、鼻
・保持室內空氣流通,降低病毒聚集風險
・吸菸者罹患肺炎風險是不吸菸者的數倍,務必遠離菸害
・規律運動、均衡飲食,增強免疫力
[不許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
- 記者: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 更多健康新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