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R是救命關鍵 專家呼籲推廣急救教育掌握黃金搶救期

【NOW健康 辰蘊如/台北報導】2025年初歐洲復甦委員會(ERC)和歐洲駕駛學校協會(EFA)合作倡議「學習當駕駛、同時學習CPR」的計畫。其計畫的來源是當身邊有人突然倒下、失去意識時,您可以幫忙採取行動!2024年底美國醫學界發布的最新研究結果:只要在心跳停止後的前兩分鐘內開始進行心肺復甦術,患者的存活機會能提高8成以上,腦部功能受損的風險也能大幅降低近1倍。
簡單救命技巧 一起守護生命
國泰醫院心血管中心蘇彥伯醫師指出,心臟停止跳動後的人體就像一台突然斷電的機器,血液無法繼續輸送氧氣到各個重要器官,特別是大腦組織對對缺氧最敏感。正常情況下,大腦在完全缺氧4至6分鐘後就會開始出現永久性損傷,也是俗稱「黃金搶救時間」,如果急救時間相隔太久,就算心臟恢復心跳,意識和功能也有可能無法恢復。
心肺復甦術的執行要越快越好,越有機會恢復。根據美國官方統計,每年約有35萬人發生院外心臟驟停意外,但整體存活率卻只有1成左右;假若旁觀者能在醫護人員到達前立即進行心肺復甦術,患者的存活機會可以增加到原來的2倍甚至3倍。如果心臟驟停的原因是因為致命心律不整,若能在1分鐘內給予電擊,急救成功率可高達90%,每延遲1分鐘,成功率將遞減7%至10%。這也是為何各大公共場所都廣設自動體外電擊器 (AED),讓有需要的患者能以最快的速度得到治療,搶救生命。
現行的心肺復甦術其實比大家想像的要簡單許多,當確認病患無意識無脈搏,大聲呼救後,蘇彥伯醫師說明此時最重要的就是持續不斷地進行胸部按壓,單純進行胸部按壓的效果比傳統需搭配人工呼吸的方式更好,患者的存活率甚至能提高2成以上,也免除人工呼吸的操作錯誤造成錯過搶救時間。另外就是根據AED的建議及早施行電擊,增加心臟恢復正常跳動的機會。
推廣急救教育 掌握黃金救命期
蘇彥伯醫師提醒正確的胸部按壓方式並不複雜:將雙手重疊放在患者胸部正中央,也就是兩個乳頭連線的中間位置,用身體的重量向下壓至少5公分深,然後完全放鬆讓胸部回彈,按壓的節奏大約是每分鐘100至120下,就像跟著快節拍音樂的韻律,例如張惠妹的歌曲〈BAD BOY〉作為 CPR的按壓節奏相當適合。值得提醒的是,要讓雙臂保持伸直並利用上半身的力量而不是手臂的力量來按壓,這樣才能持續而不太快就累。若現場有AED也應盡快使用或是請求旁人協助拿到事故現場,這類設備都有語音指導功能,即使是初次使用也能安全操作。
心肺復甦術不只是醫護人員的專業技能,更是每個人都應該具備的基本生活技能。蘇彥伯醫師表示有超過7成的心臟驟停其實是發生於家庭環境,當時最有可能拯救患者生命的人,很可能就是家人、朋友或同事,因此學會心肺復甦術等於為身邊親友增加生命保障。蘇醫師建議民眾也可多參加當地社區醫院、消防隊等舉辦的急救課程,透過實際操作練習來熟悉正確技巧,掌握關鍵時間搶救一個生命能否延續。
# 首圖來源/Freepik
更多NOW健康報導
▸心肌梗塞症狀不僅只是胸痛 肩痛、噁心都是可能的徵兆
▸2025/9/20(六)免費健康講座線上報名
NOW健康:FB │ IG │ Threads │ YT │ 官方LINE │ 醫級邦 │ 健康安妞 Podcast
❤溫馨提醒:歡迎轉傳「原始文章連結」分享,未經授權,請勿複製圖文轉貼本文。
- 記者:NOW健康
- 更多健康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