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歇業醫美診所仍販售產品課程 70多人受害

台中市一家醫美診所在8月已歇業卻仍販售產品及課程,民眾約定取貨遭多次延遲,最後被封鎖,有診所員工也爆料被欠薪,目前有70多名受害者。市府表示,依法嚴查。

台中市一家醫美診所歇業後涉嫌以醫師名義攬客,更在網路上販售醫美課程,診所與消費者透過通訊軟體聯繫,強調為合法診所,限額購買數量。有消費者付款後要取貨被多次取消,要求退款卻遭不斷拖延,最後被封鎖。消費者在網路上留言提醒民眾,赫然發現許多人有同樣遭遇,70多人組成受害者聯盟。

劉姓男子今天向媒體爆料,他在10月初購買2隻瘦瘦針,花費新台幣1.8萬元,約好時間取貨卻遭多次延遲,決定退款又被診所封鎖。他不滿在溝通期間,診所人員不回他訊息,卻持續在網路發布限時動態,更新販售課程、產品資訊,明顯刻意躲避。

劉先生說,另名消費者花費8萬元購買音波、電波等課程及肉毒針劑等,前後遭取消9次。診所惡意違約,日前已有消費者向警局報案並提告。

診所離職員工也出面爆料,她去年8月至10月在診所兼職,後來轉正職,今年3月她卻無預警被通知遭解聘,診所積欠她2、3月的薪資約4.4萬元,至今未給,她申請勞資協調,診所也未派員出席,態度惡劣。對此,勞工局表示,今年4月該診所員工申訴,經2度通知受檢,該單位均未依期配合,違反勞動基準法,9月18日裁處3萬元罰鍰。

有民眾在網路上爆料,該診所使用的針劑疑為來路不明的水貨。一名醫事人員指出,正貨與水貨取得價差可高達1倍之多,但因有些醫療用品在運送過程需要冷藏,來路不明的藥劑恐無法保證保存方式是否符合規定。

台中市衛生局透過文字稿回應,診所確已完成歇業手續,依照醫療法規定,非醫療機構不得為醫療廣告,違者可裁處5萬至25萬元罰鍰。歇業後仍涉嫌以醫師名義攬客或販售療程者,市府將依法嚴查。

法制局說明,診所一旦歇業,即不得再提供任何醫療或醫美服務。民眾因此遭受詐騙或消費糾紛,可向地方政府提出消費爭議申訴;若涉及違法執業將依法查處。消保官提醒,醫療機構如收取多次療程費用,應經衛生局核准後才可一次收取,消費者切勿一次性預付高額費用。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