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啟聖專欄】兩通電話讓日相轉頭 讓台人看清國際現實的危機(下)


【何啟聖專欄】兩通電話讓日相轉頭 讓台人看清國際現實的危機(下)


何啟聖/資深媒體人


整件事最令人心痛的是:台灣完全缺席。高市談論台灣的未來,沒有台灣的聲音;北京抗議日本的言論,找的是美國,而不是台灣;美國要求日本降溫,也不需要徵詢台灣的意見。這個結構讓台灣的處境暴露無遺:中華民國是主權國家,但在大國互動中,我們沒有足夠的地位介入任何一個決策。台灣是整個事件的關鍵詞,但不是任何一個電話的對象。台灣不是參與者,而是被討論者;不是決策者,而是承受者。


更嚴峻的事情是,高市的原始強硬談話,真正承受風險的不是日本,而是台灣。北京不會因為高市的說法而派軍機到日本,而會派到台灣。台海軍事壓力會提高、日本可以抽身;台灣的空防壓力增加、日本無須承擔;台灣面臨的威脅是真實的,但日本面臨的頂多是經濟波動與外交斡旋。這讓台灣必須理解一件事──別人的挺台言論,若沒有經過美中日三方的權力平衡,只會讓台灣更暴露在危險之中。


而整個事件真正凸顯的,是台灣目前的兩大結構性困境:一方面,台灣面臨來自中國大陸持續增加的軍事威脅;另一方面,台灣在安全上又過度依賴美國,導致任何涉及美國立場的轉折,都會直接牽動台灣的命運。這次事件證明,美國可以因中國的不滿而調整對日本的訊息,而日本也會因此調整對台灣的語氣。而台灣無力影響任何一方,卻必須承受所有後果。這種雙重壓力讓台灣既不能脫離美國,又不能挑戰中國;既不能失去美日支持,又不能忽略北京的反應;既無法完全靠外國自保,也無法完全靠自己獨撐。


因此,台灣最該從這次事件得到的啟發是:國家安全不能寄望在外國政治人物的友好言論,也不能把自己的命運交給任何大國的承諾。台灣需要的不是浪漫,而是彈性;不是激情,而是智慧;不是綁死在某方,而是為自己保留迴旋空間。中華民國要在這個地區生存,不能只靠大國,而必須懂得如何在大國之間保持距離、維持對話、掌握縫隙、確保自身不成為第一線的犧牲者。


兩通電話改變了日本的語氣,但更揭露了台灣的處境。這不是悲觀,而是現實。真正的問題不是高市是否親台,而是台灣能不能不被任何國家牽著走。台灣是否有足夠的韌性與彈性,才是決定未來的關鍵。只有看懂這個局,台灣才有辦法讓下一次的「兩通電話」不再左右台灣的命運。


【以上言論為第三人投書,不代表本刊立場,讀者請本於客觀事證自行評價】


照片來源:Lawrence Wong臉書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何啟聖專欄】兩通電話讓日相轉頭 讓台人看清國際現實的危機(上)


【何啟聖專欄】陸配參政權爭議升溫之際,國民黨更須謹慎處理何鷹鷺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