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時期該打工嗎?網友正反兩派意見大公開!

《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近一年「學生時期打工」話題的網路聲量表現,帶您了解網友的正反議論焦點。



本文亮點





學生時期該打工嗎?網友正反兩派意見大公開!
(圖片來源: Unsplash)



許多大學生都會利用課餘時間打工以賺取額外收入,同時提早累積社會經驗,不過,也有網友認為打工會佔據過多精力,讓人難以兼顧學業與校園生活,進而影響未來的發展。因此,本次我們就針對「學生時期打工」相關討論進行觀測,一起來看看網友是怎麼想的吧!



打工「賺外快」減輕經濟負擔 但「時間管理」若失當恐影響學業



學生時期該打工嗎?網友正反兩派意見大公開!


▲ 學生時期打工 網友正反議論焦點

觀察近一年針對「學生時期打工」相關話題的討論,發現許多網友認為在學生時期打工最大的優勢之一是可以「減輕經濟負擔」,提到「我打工是因為家裡沒給錢,必須去打工不然會吃土」、「打工可以賺點零用錢,想買東西的時候不用伸手跟父母拿錢」,表示打工獲取的薪資能用於支付學費或生活開銷,甚至有機會實現經濟獨立。也有網友認為打工能「增加社會經驗」,從工作中學習到實用的技能,並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團隊溝通合作的技巧,同時擴展自己的人脈關係,為將來的發展奠定基礎;有民眾便舉例「我做過三份性質不同的打工,每個學到的都對我現在很有幫助」、「打工可以學到很多學校沒教的東西,學習如何應對各種人事物」等,直言學生時期是試錯和學習的黃金時期,鼓勵大家把握機會多方嘗試。


另一方面,部份對學生時期打工持「反對」意見的網友則認為,學生的課餘時間有限,若需要另外分出精力在課後打工,可能會導致「時間管理困難」,難以兼顧課業、工作與生活。即有網友指出「為了打工疏忽了學習,這樣就失去了念大學的意義」、「如果因為打工顧不好學業,然後分組報告永遠不做事、不參與的話,真的蠻本末倒置的」,認為學生時期仍應將重心放在學業上。此外,也有網友曾因為打工失去享受校園生活的機會,感嘆「我大學四年都在打工,沒有享受到大學的生活,沒有出去遊學,帶著遺憾就這麼畢業了」,吸引他人回覆「大學好好地利用校內資源學習,去學技能、學第二外語、考證書,出社會後根本沒時間搞這些東西」,推薦學生把握時間充實自我,加強就業後的競爭力。


而不少網友也提到,學生時期打工多分布在餐飲業、服務業與補教業等領域,若是將來沒有規劃要進入相關產業,則可能會面臨「打工經驗缺乏價值」的窘境。一名網友就分享「畢業後發現自己沒有實習的經驗,做的打工也幾乎都和本科系無關,對求職其實沒有什麼幫助」、「做一些與未來無關的工作,寫在履歷上並沒有特別加分,而且還有可能影響到課業」等,建議可以選擇「實習」代替「打工」,累積與所學相關的工作經驗,以利將來銜接職場。


綜上兩派網友的意見所述,學生時期打工各有利弊,它可以是非常寶貴的學習經驗,卻也可能成為專注於學業的絆腳石;若你還在煩惱是否該利用課餘時間兼差打工的話,不妨參考網友們經驗談,依據自身情況及看重的價值進行評估後再做出決定吧!




本分析報告使用《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針對指定議題進行文本分析
觀測期間: 2023/05/01-2024/05/24
觀測來源: 討論區、社群網站、部落格、新聞(排除抽獎文)

這篇文章 學生時期該打工嗎?網友正反兩派意見大公開! 最早出現於 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


本篇文章來源:《Social Lab 社群實驗室》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