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大傳播系三作品入圍金聲獎 展現學生創作實力
由國立教育廣播電台主辦的第22屆「金聲獎」校園廣播節目競賽,近期公布入圍名單,共計9大類別、27件作品脫穎而出。慈濟大學傳播學系學生表現亮眼,共有三件作品入圍,大二學生黃映瑜更以兩件作品雙料入圍,也是她連續第二年入圍金聲獎,再次展現慈大傳播教育的成果與實力。
本屆金聲獎競賽共吸引來自全國46所高中職與大專院校、82個科系、746位學生投稿,總參賽件數達277件,競爭相當激烈。慈濟大學傳播學系二年級的黃映瑜、許沁恩,以節目《假單下的求助?回顧身心調適假上路一年》入圍「教育專題報導獎」,節目深入剖析2024年7月教育部新增的「身心調適假」制度,探討制度實施一年來的發展與學生實際需求之間的落差。透過採訪臨床心理師、學校心理師與學生,並進行街訪蒐集家長與社會觀點,作品呈現出制度在實施面與民眾認知之間的落差,並試圖喚起社會對青少年心理健康議題的關注。
同時,黃映瑜也以《有一種甜叫台南》入圍「單元節目獎」。身為台南人的她,以真摯的情感與地方視角,引領聽眾走入台南的歷史與美食記憶之中。節目中,她用聲音敘述家鄉的文化底蘊與飲食特色,從街頭小吃到家常菜餚,以甜食為主題,傳遞台南人的人情味與歷史溫度,讓聽眾在聲音中感受到故鄉的溫暖與歸屬感。
傳播學系一年級學生宋紀佑以《指彈世界》入圍「音樂節目獎」。宋紀佑自國中起自學吉他,本節目以他自身對「指彈吉他」的專業認識與演奏經驗為出發,介紹指彈吉他的起源、演奏技巧及效果器應用,並分享押尾光太郎、Andy McKee、Antoine Dufour等國際知名吉他手,以及台灣演奏家張仲麟的風格與作品。節目也呈現宋紀佑在音樂之路上的成長歷程,從練習、創作到參加赤弦獎、銘音音樂賽的經歷,展現指彈音樂的自由性與情感張力。
三位入圍同學選修選修廣播節目製作,同時也參與慈大之聲實習廣播電台的節目主持,實習廣播電台台長王秀芳鼓勵學生參加各項比賽,不僅可以提昇學生專業能力,也能提高學生視野及遠見洞察的能力,和來自全台灣的參賽者競爭和學習,能夠認清自我實力的優勢與不足,進而成長與突破。若能入圍或得獎,對學生而言更是一份實質的肯定,亦是未來求職的重要經歷。
從指彈音樂到地方文化,再到身心健康政策,此次三件作品入圍金聲獎,不僅是對學生努力的肯定,更是慈大傳播教育成果的展現。
(撰文、攝影:慈濟大學提供)
- 記者:TCnews慈善新聞網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