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屆世界華人收藏家大會報導
創始於2008年的世界華人收藏家大會,定位為民間私人高端收藏,兼及一般大眾收藏,每兩年舉辦一次,今年已邁入第四屆。作為全球收藏界頗具影響力的專業會議,大會由雅集、文獻出版、大會論壇和展覽四大板塊組成。
11月1日與2日的雅集活動,先安排與會者參觀上海新興的私立博物館及美術館。這些近來如雨後春筍般大量出現的私立美術館,反映中國收藏事業步入了一個嶄新階段。誠如上海世界華人收藏家大會組委會副主任祝君波先前在接受本刊採訪時所表示的:「我希望邀大家來看上海近年來的改變,余德耀美術館是舊倉庫改造的,龍美術館是碼頭改造,韓天衡美術館是織布廠的舊廠房,震旦是新建築,大家各有千秋。我們讓大家移動去看不同的藏品,而不是把展品集中在一起。我覺得改革開放以後,上海在私立美術館的成就,在整個全球華人圈特別突出。」
待至11月3日,大會正式在上海國際會議中心隆重開幕,出席盛會者包括來自海內外620位藝術家和收藏界人士,其中海外就有190餘位嘉賓與會。會議由上海世界華人收藏家大會組委會主任陳東主持,並邀請30餘位專業人士發表演講。繼2012年在台北召開的第三屆大會倡導「收藏,回歸人文的精神家園」之後,本次大會再次以「收藏家的責任與素養」為主題,重申呼籲:收藏家應不斷提升素養,完善自我,以高度的熱誠和使命感,承擔中華文物歷史傳承的責任,共同促進收藏事業健康發展,以期改變目前收藏界趨利輕義的浮誇現象。
第四屆世界華人收藏家大會報導
大會主題論壇/聚焦世界觀 & 博物館經驗
11月3日當天的開幕式及主題論壇,安排海內外重量級收藏家、專家,包括葛劍雄、莊紹綏、翁真如、韓天衡等人發表演講。上海復旦大學教授葛劍雄首先以「中國收藏應具有世界眼光」為題開場,他認為中國的收藏家要在盡可能的條件下擴大收藏範圍,不僅要重視國內少數民族的文化和文物,也要關注國際經典和現當代藏品;來自香港的莊氏集團主席莊紹綏則以自身愛好陶瓷之收藏經驗,闡述收藏對於中國文化傳承的重要性;台北清翫雅集首任會長蔡一鳴在演講中表示,華人收藏界當前應矯正盲目追求高價、炒作文物的現象,重建一個正常的、有信譽的中國文物市場;接下來三位藏家:澳大利亞華人收藏協會會長翁真如、中國大陸知名收藏家暨藝術家韓天衡、台灣何創時書法藝術基金會董事長何國慶,也分別從收藏家的學養、收藏心路,與收藏對文物研究及社會教育的貢獻等幾方面發表真知灼見。
為回應近幾年中國民間大、小型私人博物館蓬勃發展的趨勢,本次主題論壇亦特別邀請海內外私立美術館、博物館的代表演講,提供其興辦或經營博物館的寶貴經驗。倫敦大學亞非學院教授畢宗陶(Stacey Pierson),側重於介紹著名中國陶瓷收藏家大維德(Percival David)的收藏及其設立於倫敦的博物館;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館長許杰,則綜述美國收藏中國文物的代表性藏家、其藏品流向博物館的狀況、以及私立博物館的管理、募款活動;美國的華美博物館永久榮譽館長鄭舒蘭,也針對美國博物館的組織形式、財務管理與政府補助政策補充其觀點;此外,法國東方藝術博物館館長朱天心,以及上海龍美術館館長王薇則將其如何從無到有、打造一個博物館的心路歷程和經驗,向現場與會藏家一同分享。
最後三場演講,則由澳門藝術博物館館長陳浩星和前上海書畫出版社副社長茅子良,分別從策覽及書畫鑑定史角度,介紹民初兩位鑑定大家吳湖帆與張珩的成就,以及上海博物館書畫研究部副主任李維琨,綜合報告本次組委會編纂《中華收藏家名錄(近現代篇)》的過程,為本屆大會主題論壇畫下完美句點。
文獻出版/《中華收藏家名錄》成為學術焦點
文獻出版一向是「世界華人收藏家大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最大的特色。本屆大會共出版三本學術性文獻,分別為:《大會文集》、《收藏人物錄》、《中華收藏家名錄(近現代篇)》。其中,《大會文集》收錄47篇文章,分為大會主題篇、收藏歷史篇、收藏類別篇,包括2013年上海「老房子保護與收藏論壇」的精彩演講實錄。《收藏人物錄》收錄文章44篇,全書分成兩部分:一是對歷史上傑出收藏家的成就回顧;二是延續過去傳統,採訪當代的收藏家,讓他們口述自己的收藏經歷和體會。此外,在本次大會中受到高度肯定的,則是本屆新推出的記述性文獻──《中華收藏家名錄(近現代篇)》上下冊,合計68萬字。該書選取了近代1840年以來已故華人收藏家300餘位,系統性地梳理他們的收藏內容、收藏方式、收藏理念、收藏成就、收藏著錄、藏品去向等面向。大會組委會擬用五到六年時間完成編著《中華收藏家名錄》1000位收藏家的全部內容,完成以後建立檔案,寫就一部完整的中國收藏史。為此,特別於名錄末頁列出尚未編著的700位藏家名單,邀請專家學者認養,大家群策群力,共同完成這項文化大業。
專題論壇之一/書畫、器物、家具權威講堂
11月4日上午,大會根據與會者藏家眾多、興趣各異的情况,同時舉辦了三場專題論壇,分別為「藝術收藏與鑒定」、「當代藝術收藏與市場」、「地域收藏文化」。除了供提交論文的嘉賓演講之外,也讓與會者可參與互動和討論。
「藝術收藏與鑒定」論壇,請來五位當前在書畫、器物、家具等各項領域之收藏或鑑定方面的權威,他們的理念和經驗不僅惠及同行,也有助於提高大眾對於中國文明和藝術審美的認知。
第一場演講由曾任美國弗利爾美術館中國藝術部主任的著名中國書畫鑑定權威傅申開場,現場聽眾坐無虛席。傅申從時代風格與大師風格、書畫多胞本問題、書法墨蹟與刻拓本的關係、書畫的材質、目鑑與考鑑、代筆與偽作等幾個面向,以圖為證,具體闡述書畫鑑定上的通則與特例;其50多年的鑑定經驗與幽默風趣的言談博得滿堂彩。另一位同樣聚焦書畫鑑定的香港佳士得資深顧問馬成名,則是從上海博物館收藏的北宋〈淳化閣帖〉最善本和上海圖書館收藏的紹興本〈淳化閣帖〉出發,講述碑刻拓本的基本知識以及研究鑑別的方法。
而針對近年在藝術市場上出現許多高仿瓷器,其偽製技巧日益翻新,造成鑑定上的困難,本次專題論壇特別推出兩場以陶瓷鑑定心得為主的演講。香港著名陶瓷收藏家兼古董商翟建民,從陶瓷的造型、釉色、畫工、以及南北各大名窯的燒造背景,闡述個人收藏陶瓷與鑑定近40年的寶貴經驗。曾任香港敏求精舍主席的知名陶瓷收藏家李大鳴,則以幾組出土標準器與新仿品白瓷的對照,詳細剖析如何從目鑑判別時代與真偽之技巧;此外,他也特別由「欣賞」的角度出發,與現場聽眾分享一件造型、紋飾製作水準高超的陶瓷,如何帶給人們美的享受與愉悅的滿足。
論壇的最後一場演講,由曾任敏求精舍兩屆主席、香港著名收藏家葉承耀壓軸,從家具的材質、款式、擺設環境、與鑑別的方法,逐一向現場聽眾分享其對於工藝登峰造極之明清家具的收藏經驗。(廖堯震)
專題論壇之二/海內、外華人收藏重鎮
「地域收藏文化」論壇,邀請了數位在各地華人收藏圈戮力甚深的文化人分享在地經驗,按區域分別介紹北京、香港、美國、台灣、澳門、上海、新加坡幾個華人收藏重鎮的收藏個案。
擔任嘉德、保利、中貿聖佳、翰海等顧問的資深老拍賣人趙榆談「京畿文物收藏家特質與品位」,列舉〈平復帖〉等例談京畿收藏家與文物市場、拍賣會的密切關係。曾創辦《名家翰墨》刊物的許禮平講「香港舊日收藏家」,將範圍界定在已逝的香港藏家,並評點其中30位,呈現香港收藏的多樣面貌。張子寧先後任職弗利爾與美國舊金山亞洲藝術館,對美國的中國書畫收藏知之甚詳,講題「美國書畫收藏與捐贈的文化現象——以王季遷的1977為例」揭示王季遷歷來分批捐贈/讓予大都會美術館的畫作清單,以1977年捐贈為例,比較其與前後捐贈差異,再與同年捐贈給布魯克林博物館清單比較,明顯可見後者得到的捐贈多為明清佚名作品。以此探討在美國稅法規定下,慈善捐贈減稅的權益與藝術品收藏、捐贈間的文化現象。
陳筱君為台北「羲之堂」總經理,長時間浸淫台灣收藏圈,她介紹在華人收藏圈享有盛譽的台灣收藏團體清翫雅集,剖析台灣資深藏家特點。鑽研金石,並任澳門書法篆刻協會會長的蕭春源談「澳門的收藏文化史」,從距今100年前的葡籍人士施利華.文第士開始,澳人收藏的面向涵蓋廣東畫家的作品、石灣陶瓷、19世紀以澳門或廣州為題材的外銷畫等。他並介紹晚清澳督府邸訂購的廣彩日用瓷、澳門巨賈的餽贈,綜述澳門華人收藏概況。著有多部上海當地美術專著的王棋森講題「論三代海派收藏家群體的構成」,海派收藏家按時代可分為19世紀中後期的士紳、世家子弟;民初到1920年代的士大夫群體,如龐萊臣、顧麟士等人;1920年代至1940年代末的高端收藏群,如吳湖帆、張大千、葉恭綽等人。由金融起家、涉足收藏23年的陳金川,1991年曾捐獻68件中國傳統書畫給新加坡國家博物館,此次以「新加坡上世紀九十年代美術收藏的冰山一角」為題,從徐悲鴻抗戰前對新加坡的影響,談到1990年代新加坡畫廊業蓬勃湧現,最後並以自身與其他代表性藏家為例,說明收藏家在新加坡的活動情況。
本場論壇集結在各地的資深圈內人,呈現出在不同歷史環境發展下的收藏圈樣貌。也因著各地的風土或法規差異,演變成今日我們所見的各地不同景況。而今時今日,日漸縮小的區域差異是否還會造成未來收藏族群的多樣面貌?現在哪個區域的藝文沃土,能培養出下個世代的優秀收藏家呢? (錢寧)
11月1日與2日的雅集活動,先安排與會者參觀上海新興的私立博物館及美術館。這些近來如雨後春筍般大量出現的私立美術館,反映中國收藏事業步入了一個嶄新階段。誠如上海世界華人收藏家大會組委會副主任祝君波先前在接受本刊採訪時所表示的:「我希望邀大家來看上海近年來的改變,余德耀美術館是舊倉庫改造的,龍美術館是碼頭改造,韓天衡美術館是織布廠的舊廠房,震旦是新建築,大家各有千秋。我們讓大家移動去看不同的藏品,而不是把展品集中在一起。我覺得改革開放以後,上海在私立美術館的成就,在整個全球華人圈特別突出。」
待至11月3日,大會正式在上海國際會議中心隆重開幕,出席盛會者包括來自海內外620位藝術家和收藏界人士,其中海外就有190餘位嘉賓與會。會議由上海世界華人收藏家大會組委會主任陳東主持,並邀請30餘位專業人士發表演講。繼2012年在台北召開的第三屆大會倡導「收藏,回歸人文的精神家園」之後,本次大會再次以「收藏家的責任與素養」為主題,重申呼籲:收藏家應不斷提升素養,完善自我,以高度的熱誠和使命感,承擔中華文物歷史傳承的責任,共同促進收藏事業健康發展,以期改變目前收藏界趨利輕義的浮誇現象。
第四屆世界華人收藏家大會報導
「藝術收藏與鑒定」論壇,由左至右為主持人顧祥虞,及主講者李大鳴、傅申、葉承耀、馬成名。
大會主題論壇/聚焦世界觀 & 博物館經驗
11月3日當天的開幕式及主題論壇,安排海內外重量級收藏家、專家,包括葛劍雄、莊紹綏、翁真如、韓天衡等人發表演講。上海復旦大學教授葛劍雄首先以「中國收藏應具有世界眼光」為題開場,他認為中國的收藏家要在盡可能的條件下擴大收藏範圍,不僅要重視國內少數民族的文化和文物,也要關注國際經典和現當代藏品;來自香港的莊氏集團主席莊紹綏則以自身愛好陶瓷之收藏經驗,闡述收藏對於中國文化傳承的重要性;台北清翫雅集首任會長蔡一鳴在演講中表示,華人收藏界當前應矯正盲目追求高價、炒作文物的現象,重建一個正常的、有信譽的中國文物市場;接下來三位藏家:澳大利亞華人收藏協會會長翁真如、中國大陸知名收藏家暨藝術家韓天衡、台灣何創時書法藝術基金會董事長何國慶,也分別從收藏家的學養、收藏心路,與收藏對文物研究及社會教育的貢獻等幾方面發表真知灼見。
為回應近幾年中國民間大、小型私人博物館蓬勃發展的趨勢,本次主題論壇亦特別邀請海內外私立美術館、博物館的代表演講,提供其興辦或經營博物館的寶貴經驗。倫敦大學亞非學院教授畢宗陶(Stacey Pierson),側重於介紹著名中國陶瓷收藏家大維德(Percival David)的收藏及其設立於倫敦的博物館;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館長許杰,則綜述美國收藏中國文物的代表性藏家、其藏品流向博物館的狀況、以及私立博物館的管理、募款活動;美國的華美博物館永久榮譽館長鄭舒蘭,也針對美國博物館的組織形式、財務管理與政府補助政策補充其觀點;此外,法國東方藝術博物館館長朱天心,以及上海龍美術館館長王薇則將其如何從無到有、打造一個博物館的心路歷程和經驗,向現場與會藏家一同分享。
最後三場演講,則由澳門藝術博物館館長陳浩星和前上海書畫出版社副社長茅子良,分別從策覽及書畫鑑定史角度,介紹民初兩位鑑定大家吳湖帆與張珩的成就,以及上海博物館書畫研究部副主任李維琨,綜合報告本次組委會編纂《中華收藏家名錄(近現代篇)》的過程,為本屆大會主題論壇畫下完美句點。
文獻出版/《中華收藏家名錄》成為學術焦點
文獻出版一向是「世界華人收藏家大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最大的特色。本屆大會共出版三本學術性文獻,分別為:《大會文集》、《收藏人物錄》、《中華收藏家名錄(近現代篇)》。其中,《大會文集》收錄47篇文章,分為大會主題篇、收藏歷史篇、收藏類別篇,包括2013年上海「老房子保護與收藏論壇」的精彩演講實錄。《收藏人物錄》收錄文章44篇,全書分成兩部分:一是對歷史上傑出收藏家的成就回顧;二是延續過去傳統,採訪當代的收藏家,讓他們口述自己的收藏經歷和體會。此外,在本次大會中受到高度肯定的,則是本屆新推出的記述性文獻──《中華收藏家名錄(近現代篇)》上下冊,合計68萬字。該書選取了近代1840年以來已故華人收藏家300餘位,系統性地梳理他們的收藏內容、收藏方式、收藏理念、收藏成就、收藏著錄、藏品去向等面向。大會組委會擬用五到六年時間完成編著《中華收藏家名錄》1000位收藏家的全部內容,完成以後建立檔案,寫就一部完整的中國收藏史。為此,特別於名錄末頁列出尚未編著的700位藏家名單,邀請專家學者認養,大家群策群力,共同完成這項文化大業。
專題論壇之一/書畫、器物、家具權威講堂
11月4日上午,大會根據與會者藏家眾多、興趣各異的情况,同時舉辦了三場專題論壇,分別為「藝術收藏與鑒定」、「當代藝術收藏與市場」、「地域收藏文化」。除了供提交論文的嘉賓演講之外,也讓與會者可參與互動和討論。
「藝術收藏與鑒定」論壇,請來五位當前在書畫、器物、家具等各項領域之收藏或鑑定方面的權威,他們的理念和經驗不僅惠及同行,也有助於提高大眾對於中國文明和藝術審美的認知。
第一場演講由曾任美國弗利爾美術館中國藝術部主任的著名中國書畫鑑定權威傅申開場,現場聽眾坐無虛席。傅申從時代風格與大師風格、書畫多胞本問題、書法墨蹟與刻拓本的關係、書畫的材質、目鑑與考鑑、代筆與偽作等幾個面向,以圖為證,具體闡述書畫鑑定上的通則與特例;其50多年的鑑定經驗與幽默風趣的言談博得滿堂彩。另一位同樣聚焦書畫鑑定的香港佳士得資深顧問馬成名,則是從上海博物館收藏的北宋〈淳化閣帖〉最善本和上海圖書館收藏的紹興本〈淳化閣帖〉出發,講述碑刻拓本的基本知識以及研究鑑別的方法。
而針對近年在藝術市場上出現許多高仿瓷器,其偽製技巧日益翻新,造成鑑定上的困難,本次專題論壇特別推出兩場以陶瓷鑑定心得為主的演講。香港著名陶瓷收藏家兼古董商翟建民,從陶瓷的造型、釉色、畫工、以及南北各大名窯的燒造背景,闡述個人收藏陶瓷與鑑定近40年的寶貴經驗。曾任香港敏求精舍主席的知名陶瓷收藏家李大鳴,則以幾組出土標準器與新仿品白瓷的對照,詳細剖析如何從目鑑判別時代與真偽之技巧;此外,他也特別由「欣賞」的角度出發,與現場聽眾分享一件造型、紋飾製作水準高超的陶瓷,如何帶給人們美的享受與愉悅的滿足。
論壇的最後一場演講,由曾任敏求精舍兩屆主席、香港著名收藏家葉承耀壓軸,從家具的材質、款式、擺設環境、與鑑別的方法,逐一向現場聽眾分享其對於工藝登峰造極之明清家具的收藏經驗。(廖堯震)
專題論壇之二/海內、外華人收藏重鎮
「地域收藏文化」論壇,邀請了數位在各地華人收藏圈戮力甚深的文化人分享在地經驗,按區域分別介紹北京、香港、美國、台灣、澳門、上海、新加坡幾個華人收藏重鎮的收藏個案。
擔任嘉德、保利、中貿聖佳、翰海等顧問的資深老拍賣人趙榆談「京畿文物收藏家特質與品位」,列舉〈平復帖〉等例談京畿收藏家與文物市場、拍賣會的密切關係。曾創辦《名家翰墨》刊物的許禮平講「香港舊日收藏家」,將範圍界定在已逝的香港藏家,並評點其中30位,呈現香港收藏的多樣面貌。張子寧先後任職弗利爾與美國舊金山亞洲藝術館,對美國的中國書畫收藏知之甚詳,講題「美國書畫收藏與捐贈的文化現象——以王季遷的1977為例」揭示王季遷歷來分批捐贈/讓予大都會美術館的畫作清單,以1977年捐贈為例,比較其與前後捐贈差異,再與同年捐贈給布魯克林博物館清單比較,明顯可見後者得到的捐贈多為明清佚名作品。以此探討在美國稅法規定下,慈善捐贈減稅的權益與藝術品收藏、捐贈間的文化現象。
陳筱君為台北「羲之堂」總經理,長時間浸淫台灣收藏圈,她介紹在華人收藏圈享有盛譽的台灣收藏團體清翫雅集,剖析台灣資深藏家特點。鑽研金石,並任澳門書法篆刻協會會長的蕭春源談「澳門的收藏文化史」,從距今100年前的葡籍人士施利華.文第士開始,澳人收藏的面向涵蓋廣東畫家的作品、石灣陶瓷、19世紀以澳門或廣州為題材的外銷畫等。他並介紹晚清澳督府邸訂購的廣彩日用瓷、澳門巨賈的餽贈,綜述澳門華人收藏概況。著有多部上海當地美術專著的王棋森講題「論三代海派收藏家群體的構成」,海派收藏家按時代可分為19世紀中後期的士紳、世家子弟;民初到1920年代的士大夫群體,如龐萊臣、顧麟士等人;1920年代至1940年代末的高端收藏群,如吳湖帆、張大千、葉恭綽等人。由金融起家、涉足收藏23年的陳金川,1991年曾捐獻68件中國傳統書畫給新加坡國家博物館,此次以「新加坡上世紀九十年代美術收藏的冰山一角」為題,從徐悲鴻抗戰前對新加坡的影響,談到1990年代新加坡畫廊業蓬勃湧現,最後並以自身與其他代表性藏家為例,說明收藏家在新加坡的活動情況。
本場論壇集結在各地的資深圈內人,呈現出在不同歷史環境發展下的收藏圈樣貌。也因著各地的風土或法規差異,演變成今日我們所見的各地不同景況。而今時今日,日漸縮小的區域差異是否還會造成未來收藏族群的多樣面貌?現在哪個區域的藝文沃土,能培養出下個世代的優秀收藏家呢? (錢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