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希歐從Power 100剖析權力

藝術界的發展、型塑它的那些風潮或緩慢的變遷,必然左右我們對權力的概念。—尼可拉.布希歐(Nicolas Bourriaud),〈剖析權力〉(An Anatomy of Power)

布希歐從Power 100剖析權力



《藝術評論》(ArtReview)刊登了法國策展人暨藝評人布希歐基於2013年的「百大藝壇有力人士」(Power 100)名單,對當今國際藝壇權力生態所作的評析。在這篇標題為〈剖析權力〉的文章裡,布希歐首先區辨「力量」(puissance)和「權力」(pouvoir)這二個等同於英文「power」的法文字之意涵:「力量」指某個生命或現象的力度或強度;「權力」指和某個地位或職務相連的行動潛能,關乎行事、命令或指揮的能力。傅柯(Michel Foucault)和德勒茲(Gilles Deleuze)的論述適足以被解讀為對此二者區別的長篇評論:傅柯質問框限人類行動的「權力」之種種形式,活力論(vitalism)的哲學家德勒茲則檢視個體的「力量」—指個體和社會團體其多產而精力旺盛的潛能。這二個定義即為布希歐評論去年的「Power 100」之際的思考基礎:獲選者之所以入選,是由於其「力量」或「權力」、是因其在藝術界體系中的職位或因他們將自身的力量注入藝壇?

布希歐觀察到,這些類型和諧地並存在歷年的「Power 100」名單中,即使藝術家不必然歸屬於「力量」這一方,重要機構或館長也不一定總是屬於「權力」的那一方。不變的是,「藝術界的發展、形塑它的那些風潮或緩慢的變遷,必然左右吾人對權力的概念」,而這份名單必然反映出當年藝壇的權力生態。近年來,美術館館長、藝廊業者、藝術家所架構的生態系顯然逐漸被策展人、收藏家和藝術顧問所取代。他繼而分析,這番重組乃依循當時的決策結構,而在處於工業化進程的這個藝術生態體系中,此時居於上風的正是經濟力量。

這份名單也反映出藝壇和學界的微妙交集。甚少思想家躋身去年的百大之列,而2012年的排行榜上則出現洪席耶(Jacques Rancière)和紀傑克(Slavoj ?i?ek)。這似乎指出,藝壇的理論生產來自其他專業領域—尤其是學界。然而,這些列名的學者本身卻未以藝術為鑽研的主題。綜觀之下,今日的當代藝術界已經成為試探觀念的重要場域,學者可能在此獲致極高的曝光度和操作性的權力;是在藝術界和學術界之間的這個中間地帶,決定了某項觀念是否足以廣泛地傳播給大眾。一如洪席耶在尚未被吸納到藝術界之前,其知名度僅限於歐陸哲學的領域;俄羅斯藝術史家葛羅伊斯(Boris Groys)亦然,其決定性的一步是在許多雙年展呈現其錄像作品。「藝術界的『權力』如此之大,於是,它似乎足以在展覽的框架內、以及透過其本身的商業體系而含納所有其他領域之創意活動:某一天,這可能是哲學、政治或電影,第二天,這可能是美食」,布希歐如此評析,並以在2007年的「卡塞爾文件展」(documenta , Kassel)展出、近年活躍於藝壇的廚師—亞德里亞(Ferran Adrià)為例。

2012年榜上有名的吉奧尼(Massimiliano Gioni)、歐布希特(Hans Ulrich Obrist)等策展人則反映出藝壇和學界微妙關係的另一面:他們都不具理論家身分—相較於葛林伯格(Clement Greenberg)、海斯塔尼(Pierre Restany)或史澤曼(Harald Szeemann)等人物,卻都結合了理論和展覽的實踐。布希歐亦注意到,榜上少有同時職掌藝術機構的策展人—除了身兼斯德哥爾摩現代美術館(Moderna Museet)館長的畢爾包曼(Daniel Birnbaum)、擔任坦斯塔藝術館(Tensta Konsthall)館長的琳德(Maria Lind)及曾任巴黎的東京宮(Palais de Tokyo)藝術總監、現任法國高等美術學院院長(École des Beaux-Arts)的布希歐。透過多角度觀察,布希歐認為,即使時下藝壇看似充滿各種角色的人士,百大名單終究仍指出了:藝壇頂尖人物大都來自相當特定的圈子。

根據布希歐,這份2002年開始的百大名單一方面顯露藝評人在藝壇的結構性缺席,而去年的名單上,教育界人士更幾乎付之闕如。2011年底任職法國高等美院院長的布希歐強調藝術學校舉足輕重的角色:「我的信念是,藝術學校可以在國際藝壇扮演重要的角色,條件是學校本身透過更加的開放,而將藝術和藝術家置於其核心,由此更趨近藝術中心的型態」。(文/林心如.圖/本刊資料室)

本期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