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以軒 差距,是詩意的來源
陳以軒 差距,是詩意的來源
畢業於紐約普拉特藝術學院(Pratt Institute),攻讀攝影藝術碩士學位的陳以軒,本身除了攝影創作者的身分之外,也是一名在合唱團唱了十幾年的「專業業餘歌手」,他提到「2011年底我參與一場歌劇演出,當時的曲目是德文,坐在觀眾席上的則都是美國人,說實在的,我不相信有多少人聽得懂歌詞的涵義(即使是唱的人也不一定完全理解),更不用說有些是以義大利文編譜的歌詞,但他們依然聽得如癡如醉。」2011年一次參與歌劇演出的經驗,促成了他拍攝此次回台首展的同名作品《你是懂了嘛》的想法。走入陳以軒在關渡美術館的展場,令人耳熟能詳的歌劇詠嘆調〈公主徹夜未眠〉隨著銀幕上藝術家的口中傳出,表情、手勢、唱腔皆俱,樂聲悠揚。不過,一旦觀眾開始移動腳步,走向雙面投影幕的另一側,閱讀陳列在畫面底部的歌詞,便可發現原來藝術家所唱的內容,竟是將義大利原文音譯成不知所云的中文戲謔獨白,而在發現此錯誤傳達之前,大家幾乎都對影中人的表演不帶任何懷疑。
他在自述中寫道:「在我的作品中,牆上的人閉著眼睛失眠,鏡頭被手擋著卻發出光;照片中的雪不只是雪,聽到的也不是義大利歌劇;想被理解於是對人自白,卻只拍下神情,聽不到聲音;書中照片的刺點也一律看不見,感受依舊存在。」對他而言,認知的差距也是創作的信念之一,「眼前的東西其實不只是現在這個樣子,這就是我認為的詩意來源。」從展場中心《你是懂了嘛》的銀幕放射出去,入口展牆上的無聲錄像《我懂》則像是企圖回應「誤讀」的另一面。影片中拍攝陳以軒與朋友交心對話的時刻,畫面抽去的語言內容,僅留下對方的表情,陳以軒保留了手持鏡頭的些微振動,觀看者彷彿成為鏡頭之後那個對好友傾訴著什麼的持攝影機者。而一旁的Artist Book《在中間》則更接近於某種私密的個人日記,原本應為攝影書功能的出版品,卻因創作者的刻意處理,導致每張記錄了創作者私密記憶的影像,那些理應被看到的「重點」始終只能被夾在書冊的裝訂縫之中,讀者則有「想看卻無法看到、搔不到癢處」的感覺,祕密總藏在無法看見的地方。若說《我懂》與《在中間》是創作者試圖表達的某種「真實」,那麼位於另一側的攝影作品《塵雪》便是「看似真實的虛假」。陳以軒重新輸出一張交錯著真實落塵與照片雪景的影像,觀眾若能更加詳細地觀察,便可發現在看似星團的飛雪中,夾雜著邊緣過分銳利、不符焦距與比例原則的塵埃顆粒。這類陳以軒所說的「經由莫名奇妙的平行而產生的關係」,也直接地顯現於《失眠》、《若有手指》兩組交錯併置的攝影作品中,一批因被攝者眨眼以及曝光時手指無意間擋住鏡頭的NG影像,被重新組裝為某種漂浮的意識狀態。
陳以軒│若有手指 Archival Inkjet Print 40x60cm 2013 關渡美術館提供
畢業於紐約普拉特藝術學院(Pratt Institute),攻讀攝影藝術碩士學位的陳以軒,本身除了攝影創作者的身分之外,也是一名在合唱團唱了十幾年的「專業業餘歌手」,他提到「2011年底我參與一場歌劇演出,當時的曲目是德文,坐在觀眾席上的則都是美國人,說實在的,我不相信有多少人聽得懂歌詞的涵義(即使是唱的人也不一定完全理解),更不用說有些是以義大利文編譜的歌詞,但他們依然聽得如癡如醉。」2011年一次參與歌劇演出的經驗,促成了他拍攝此次回台首展的同名作品《你是懂了嘛》的想法。走入陳以軒在關渡美術館的展場,令人耳熟能詳的歌劇詠嘆調〈公主徹夜未眠〉隨著銀幕上藝術家的口中傳出,表情、手勢、唱腔皆俱,樂聲悠揚。不過,一旦觀眾開始移動腳步,走向雙面投影幕的另一側,閱讀陳列在畫面底部的歌詞,便可發現原來藝術家所唱的內容,竟是將義大利原文音譯成不知所云的中文戲謔獨白,而在發現此錯誤傳達之前,大家幾乎都對影中人的表演不帶任何懷疑。
他在自述中寫道:「在我的作品中,牆上的人閉著眼睛失眠,鏡頭被手擋著卻發出光;照片中的雪不只是雪,聽到的也不是義大利歌劇;想被理解於是對人自白,卻只拍下神情,聽不到聲音;書中照片的刺點也一律看不見,感受依舊存在。」對他而言,認知的差距也是創作的信念之一,「眼前的東西其實不只是現在這個樣子,這就是我認為的詩意來源。」從展場中心《你是懂了嘛》的銀幕放射出去,入口展牆上的無聲錄像《我懂》則像是企圖回應「誤讀」的另一面。影片中拍攝陳以軒與朋友交心對話的時刻,畫面抽去的語言內容,僅留下對方的表情,陳以軒保留了手持鏡頭的些微振動,觀看者彷彿成為鏡頭之後那個對好友傾訴著什麼的持攝影機者。而一旁的Artist Book《在中間》則更接近於某種私密的個人日記,原本應為攝影書功能的出版品,卻因創作者的刻意處理,導致每張記錄了創作者私密記憶的影像,那些理應被看到的「重點」始終只能被夾在書冊的裝訂縫之中,讀者則有「想看卻無法看到、搔不到癢處」的感覺,祕密總藏在無法看見的地方。若說《我懂》與《在中間》是創作者試圖表達的某種「真實」,那麼位於另一側的攝影作品《塵雪》便是「看似真實的虛假」。陳以軒重新輸出一張交錯著真實落塵與照片雪景的影像,觀眾若能更加詳細地觀察,便可發現在看似星團的飛雪中,夾雜著邊緣過分銳利、不符焦距與比例原則的塵埃顆粒。這類陳以軒所說的「經由莫名奇妙的平行而產生的關係」,也直接地顯現於《失眠》、《若有手指》兩組交錯併置的攝影作品中,一批因被攝者眨眼以及曝光時手指無意間擋住鏡頭的NG影像,被重新組裝為某種漂浮的意識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