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20意外事件看保險
每年台灣都會選出一個代表字,今(2020)年雖然還沒結束,但如果要用一句精簡的話,代表這一年──「無常就是日常」,應該不會有人反對。
2020年,是60年一遇的庚子年。歷史上記載的庚子年,都有重大災難發生,像是1780年伊朗大地震、1840年鴉片戰爭、1900年八國聯軍、1960年中國大饑荒等。
今年全球爆發新冠疫情,台灣雖然控制得當,但無常的,並不只有瘟疫,還包括令人措手不及的意外事故,奪走6條年輕生命的錢櫃KTV大火、武界壩洩洪釀4死、幾位正值青壯年的藝人驚傳猝死……,這些事件都在在顯示了,風險就像空氣一樣無所不在,讓我們深刻體會「無常才是日常」的道理。
事實上,風險就藏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從食、住、行、到娛樂,都是風險埋伏藏匿的溫床。看不見,不代表不存在;看見了,如果避不了,那麼,你做好管理風險的準備了嗎?
本期特輯從食、住、行、娛樂四大面向,帶讀者瞭解日常生活中藏有多少風險,以及食、住、行、娛樂有哪些必備保險?如果你是保險業務員,那麼除了瞭解風險、熟悉保險,你有沒有辦法,從客戶的食、住、行、娛樂中,幫客戶預測未來潛在的風險,抓住服務的機會?
單身無伴成趨勢 三大獨居族的保險方針
食衣住行育樂當中,和「住」有關的風險,可分為「有形」和「無形」兩大類。有形的居住風險以「宅」為主體,而無形的居住風險則以「人」為主體。「宅」的居住風險像是地震、火災,而「人」的居住風險則是獨居、孤獨死。
今(二○二○)年,又以多起和「人」有關的居住風險,較受矚目。
在過去,「孤獨死」這三個字,大多會讓人和「獨居老人」聯想在一起。然而,獨居可能發生的風險,不只存在高齡長者身上,孤獨死,也不一定和年齡有直接相關,隨著獨居人口日漸攀升,孤獨死的危險已經悄悄潛入所有世代。
未婚、離婚、無伴 孤獨死的高風險族群
今年台灣演藝圈的至少三起獨居猝死悲劇,而這些人都未滿六十歲,且都距離一般人想像獨居者「經濟弱勢」、「無社會支持」、「與親友關係冷漠」等刻板印象,還有很大的差距。儘管這三人的死因不同,但都指向同一件事──獨居風險,猝不及防。
2020年,是60年一遇的庚子年。歷史上記載的庚子年,都有重大災難發生,像是1780年伊朗大地震、1840年鴉片戰爭、1900年八國聯軍、1960年中國大饑荒等。
今年全球爆發新冠疫情,台灣雖然控制得當,但無常的,並不只有瘟疫,還包括令人措手不及的意外事故,奪走6條年輕生命的錢櫃KTV大火、武界壩洩洪釀4死、幾位正值青壯年的藝人驚傳猝死……,這些事件都在在顯示了,風險就像空氣一樣無所不在,讓我們深刻體會「無常才是日常」的道理。
事實上,風險就藏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從食、住、行、到娛樂,都是風險埋伏藏匿的溫床。看不見,不代表不存在;看見了,如果避不了,那麼,你做好管理風險的準備了嗎?
本期特輯從食、住、行、娛樂四大面向,帶讀者瞭解日常生活中藏有多少風險,以及食、住、行、娛樂有哪些必備保險?如果你是保險業務員,那麼除了瞭解風險、熟悉保險,你有沒有辦法,從客戶的食、住、行、娛樂中,幫客戶預測未來潛在的風險,抓住服務的機會?
單身無伴成趨勢 三大獨居族的保險方針
食衣住行育樂當中,和「住」有關的風險,可分為「有形」和「無形」兩大類。有形的居住風險以「宅」為主體,而無形的居住風險則以「人」為主體。「宅」的居住風險像是地震、火災,而「人」的居住風險則是獨居、孤獨死。
今(二○二○)年,又以多起和「人」有關的居住風險,較受矚目。
在過去,「孤獨死」這三個字,大多會讓人和「獨居老人」聯想在一起。然而,獨居可能發生的風險,不只存在高齡長者身上,孤獨死,也不一定和年齡有直接相關,隨著獨居人口日漸攀升,孤獨死的危險已經悄悄潛入所有世代。
未婚、離婚、無伴 孤獨死的高風險族群
今年台灣演藝圈的至少三起獨居猝死悲劇,而這些人都未滿六十歲,且都距離一般人想像獨居者「經濟弱勢」、「無社會支持」、「與親友關係冷漠」等刻板印象,還有很大的差距。儘管這三人的死因不同,但都指向同一件事──獨居風險,猝不及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