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失智,太太也會嗎?
某次演講後,一位女士告訴我她的父親80歲,四年前被診斷為阿茲海默失智症。因為她和哥哥各自成家,且為事業奔波,平常都由78歲的母親獨自照顧,但父親有時脾氣不好,還會懷疑別人要害他,使得母親精疲力竭,而且記性也大不如前。她很擔心母親會不會因照顧父親也得了失智症?
我告訴她,阿茲海默失智症是不會傳染的,懷疑母親的記憶不佳,應該帶母親就醫,請醫師評估是否有失智症或憂鬱症等。但如果母親也被診斷有失智症,應該是年紀大或其他因素,與父親的失智症無關。只是那時他們兄妹得負起照顧失智雙親的重擔了。
但是,到底失智症的配偶罹患失智症的機率會不會較高呢?
2010年5月美國《老年醫學》雜誌的一篇論文剛好可以回答這個問題。美國猶他州一個郊區(Cache County)的長期流行病學研究,對當地1221對(2442人)沒有失智症且年齡大於65歲的夫婦每三年做一次追蹤,以認知測驗篩檢和臨床評估來診斷是否罹患失智症,最長追蹤12年。其平均年齡為男性76歲、女性73歲,平均結婚49年。結果共有255人在追蹤期間發生失智症,因為年齡、性別、教育程度、社經情況和血脂蛋白基因E等有可能是失智症的危險因子,把這些因子加以控制之後,並把配偶發生失智症後的追蹤時間也一併納入統計分析,發現配偶是失智症患者的人,其發生失智症的風險率,為配偶不是失智症者的6倍。
此研究沒有衡量配偶是否是失智症患者的主要照顧者,但這些失智症患者大多居住在家中,想當然爾配偶即使不是主要照顧者也是照顧者之一。六倍風險率之高,遠超過預期,作者推論除了夫妻有共同生活環境,以及可能同類性格相互吸引外,最主要的原因是長期照顧失智症患者的慢性壓力,可能導致海馬迴萎縮而出現失智症。
雖然此研究顯示,如果配偶有失智症,則罹患失智症的風險率,為配偶沒有失智症者的6倍,但並不一定會得病,而且此研究的失智症是個臨床診斷,沒有腦部影像掃瞄等其他實驗室檢查以判斷是何種失智症,也缺乏對照顧者的精神壓力、焦慮或憂鬱等評估來佐證其結論,因此對此研究結果需小心解釋,也需要其他學者的研究來印證。
然而,已有許多其他研究發現失智症的照顧者容易罹患焦慮、憂鬱,且少運動、缺少社交活動,這些都可能是失智症的危險因子,因此這個猶他州的研究不無道理。【全文未完,完整內容請見《康健》160 http://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30838】
延伸閱讀:
【人物故事】Ella:妳忘記沒關係,我幫妳記得
http://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20719
【採訪幕後】失智症音樂療法:一開口唱歌,就有正面力量
http://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21188
【身體百科】40以後,如何保養你的腦?
http://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19739
【中年兒女】當親人罹患阿茲海默症...
http://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17550
【生活習慣】讓大腦變青春!先了解自己是V型還是K型人
http://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14173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康健雜誌網站》。
※本文由康健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我告訴她,阿茲海默失智症是不會傳染的,懷疑母親的記憶不佳,應該帶母親就醫,請醫師評估是否有失智症或憂鬱症等。但如果母親也被診斷有失智症,應該是年紀大或其他因素,與父親的失智症無關。只是那時他們兄妹得負起照顧失智雙親的重擔了。
但是,到底失智症的配偶罹患失智症的機率會不會較高呢?
2010年5月美國《老年醫學》雜誌的一篇論文剛好可以回答這個問題。美國猶他州一個郊區(Cache County)的長期流行病學研究,對當地1221對(2442人)沒有失智症且年齡大於65歲的夫婦每三年做一次追蹤,以認知測驗篩檢和臨床評估來診斷是否罹患失智症,最長追蹤12年。其平均年齡為男性76歲、女性73歲,平均結婚49年。結果共有255人在追蹤期間發生失智症,因為年齡、性別、教育程度、社經情況和血脂蛋白基因E等有可能是失智症的危險因子,把這些因子加以控制之後,並把配偶發生失智症後的追蹤時間也一併納入統計分析,發現配偶是失智症患者的人,其發生失智症的風險率,為配偶不是失智症者的6倍。
此研究沒有衡量配偶是否是失智症患者的主要照顧者,但這些失智症患者大多居住在家中,想當然爾配偶即使不是主要照顧者也是照顧者之一。六倍風險率之高,遠超過預期,作者推論除了夫妻有共同生活環境,以及可能同類性格相互吸引外,最主要的原因是長期照顧失智症患者的慢性壓力,可能導致海馬迴萎縮而出現失智症。
雖然此研究顯示,如果配偶有失智症,則罹患失智症的風險率,為配偶沒有失智症者的6倍,但並不一定會得病,而且此研究的失智症是個臨床診斷,沒有腦部影像掃瞄等其他實驗室檢查以判斷是何種失智症,也缺乏對照顧者的精神壓力、焦慮或憂鬱等評估來佐證其結論,因此對此研究結果需小心解釋,也需要其他學者的研究來印證。
然而,已有許多其他研究發現失智症的照顧者容易罹患焦慮、憂鬱,且少運動、缺少社交活動,這些都可能是失智症的危險因子,因此這個猶他州的研究不無道理。【全文未完,完整內容請見《康健》160 http://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30838】
延伸閱讀:
【人物故事】Ella:妳忘記沒關係,我幫妳記得
http://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20719
【採訪幕後】失智症音樂療法:一開口唱歌,就有正面力量
http://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21188
【身體百科】40以後,如何保養你的腦?
http://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19739
【中年兒女】當親人罹患阿茲海默症...
http://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17550
【生活習慣】讓大腦變青春!先了解自己是V型還是K型人
http://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14173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康健雜誌網站》。
※本文由康健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