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專訪】百年包浩斯 跨越時代的反叛精神 專訪柏成設計合夥創辦人王菱檥總監


王菱檥
柏成設計有限公司合夥人/室內設計部總監
什麼吊牌股份有限公司CEO

2019與台灣設計館合辦「包浩斯 然後呢」特展

得獎記錄
2019 TID台灣室內設計大獎 展覽空間 金獎
2019 台北老屋新生大獎 住宅空間金獎
2019 亞洲最具影響力設計獎 空間類 銅獎
2019 AMP 美國建築大師獎 建築設計 榮譽獎
2019 IIDA Global Excellence Awards 全球卓越設計大賽 住宅空間 優選
2019 INSIDE世界室內設計獎 年度大獎
2018 SIDA 新加坡室內設計大賽 展覽空間 金獎



請簡單說明一下包浩斯(Bauhaus)的特色?
包浩斯是一所德國的藝術與建築學校,由建築師瓦爾特·格羅佩斯(Walter Gropius)在1919年所創立,距今剛好滿100年,1933年因為受到納粹政權的壓迫宣布關閉,所以學校存在的時間並不長,但它的精神卻影響到後來的許多建築師。

第一次世界大戰於1918年結束,當時德國的知識分子面對戰敗的屈辱,懷抱狂熱的社會改革理想,於是格羅佩斯邀請了具有相同價值觀的藝術家,共同成立了包浩斯,因此可以說這間學校是時代推進下所出現的一個產物。包浩斯為了要與過去的古典主義或維多利亞風格做出區隔,於是提出符合機器時代的簡潔設計,強調「實用、簡約、標準化」,這樣的思維邏輯其實也與工業化的浪潮相呼應。



包浩斯(Bauhaus)的Bau在德文中是建築的意思,而haus則是房屋,格羅佩斯認為只要是在建築或房屋下的每一項產品都應該經過設計,從這種觀念延伸出去,於是連工業設計與平面設計等也都受到影響。曾有人表示建築師就像是一位指揮家,他的底下有著許多不同的音樂在演奏,我認為包浩斯的概念就是希望讓所有設計都回歸到建築體本身,而這樣子的想法也開啟了新一代民眾對於建築的多元想像。

請問您認為包浩斯對於台灣設計的影響?
坦白說我覺得並沒有非常直接的影響,因為包浩斯在1933年就關閉了,格羅佩斯也在1937年前往美國,後來在哈佛大學設計學院任教,也是在這段期間他培養出了許多後來成為業界大師的學生,例如台灣的王大閎建築師也是其中一位,透過他們不斷的將包浩斯的精神開枝散葉的傳播出去,對於現代主義建築也達到了質與量的改變。



但包浩斯對於台灣的設計教育倒是擁有蠻深遠的間接影響,因為包浩斯推出了許多創新教育,百年來到現在都通用,目前台灣的大學建築系、室內設計系、工業設計系等,都還是繼續遵循包浩斯體系的制度,像是舉辦跨領域的工作坊(work shop),學生們要去學木工、學紡織,真正親自進行操作,即使現在已經是數位化社會,工作坊的實作精神依舊被重視。另一方面,由於台灣的教育體系是參考美國制度而建立,所以部分包浩斯的基因就自然而然的深植其中,加上多年來不少留學美國、法國、德國的學者回到台灣擔任導師,也持續鞏固了包浩斯主義的教學基礎,因此可能有些學生在畢業之後從事設計工作,雖然他自己沒發現,但或多或少在創作時,會反映出部分包浩斯的哲學概念。

請問包浩斯目前在國外的發展趨勢?
國外許多學者會將包浩斯視為設計史或建築史的一部分,但也不致於太深度的去研究它,如果去歐美問一位建築師是不是包浩斯的信徒,他們應該多半會否認,一來是真正有實力的建築師都希望發展出自己的論述,而不是拾人牙慧。二來就是包浩斯當初成立的時候因為民族主義的緣故,並不歡迎非白人的成員加入,當然這種現象在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就消失了,但處在目前的反歧視環境風氣下,部分人士難免會對此感到有些不滿。最後就是這幾年來陸續有人對包浩斯提出質疑,認為當前的包浩斯會不會太過重視機能,缺乏較深層的文化厚度,如果不進行廣泛的思考而持續蓋下去的話,有可能造成一大堆長得非常相似的建築物跑出來,對於建築設計的長遠發展而言並不是一件好事情。諸如此類的討論近年來其實也不斷出現,多多少少會影響到包浩斯在建築界的聲量。



去年我在規劃「包浩斯 然後呢」特展時,訪談了不少專業人士,其中有一位是曾在包浩斯學院任教的德國建築師Eduard Kögel博士,他表示近年來許多德國民眾看待包浩斯時擁有了不同於以往的想法,2019年時柏林還舉辦了一場替包浩斯送終的活動,主要的用意是希望大家去思考到底包浩斯在今日社會中的角色定位為何?應該不只是三原色、少即是多、形隨機能而生這些讓人琅琅上口的詞語而已,更重要的應該是設計師或建築師該如何從中領悟到反映時代的能力。



另外教授也提出一個有趣的觀點,他認為包浩斯經過百年演化之後,今天的包浩斯與其說是一個學派不如說更像是一個品牌,無論是觀光、建築、舞蹈、戲劇…等,都能跟它拉上關係,甚至連服飾、配件都能推出包浩斯的聯名系列,就因為知名度非常高,所以可以套用在很多地方,而每個人對於包浩斯能提出自己的解釋,至於這種發展到底好還是不好,或許就見仁見智了。



有人認為台灣的戰後建築形態受到包浩斯影響,但未必是正面的,您如何看待這種說法?
我認為這跟時代有關,台灣在1960、70年代經濟開始飛速發展,國家往西方世界、資本主義靠攏,當時社會的這種背景,就很難有所謂的在地性建築出現,畢竟建商蓋一棟、賣一棟,供不應求的情況下,受限於時間壓力,自然會產生許多模板化建物,這種現象也是許多人認為台灣建築受包浩斯影響的緣故,但這是一個資本國家無法避免的歷史進程,因為人總要在經濟發展達到穩定,得以吃飽穿暖後,才有餘裕回過頭來思考社會性、在地性的議題。我們再將歷史向前推,回到日治時期,那時日本人在台灣蓋的日式洋房、洋樓、傳統房屋,也絲毫跟在地性扯不上任何關係,不過到了後期也逐漸融入本地材料,跟最原始的建物面貌一定有所不同。而包浩斯距今已有100年了,早已分支演化出不同特色,所以很難直接將台灣的現代建築與包浩斯畫上等號。



請問您認為包浩斯在台灣的存在價值為何?
我認為如果有人將包浩斯歸類成某種設計風格的話,格羅佩斯地下有知可能會跳出來否認這並非他的初衷,在包浩斯出現之前,藝術與工匠是分流的,但包浩斯強調實作經驗的可貴,建築師需要以此來表達自己的理念,而風格只是包浩斯在遵循這些規則後所出現的產物,因此包浩斯被運用的範圍極廣,包含舞蹈、戲劇、小說等方面,它的內涵絕不是只有大家熟悉的垂直水平、三原色、少即是多而已。



就像之前曾說的,若要問台灣設計師該從包浩斯中學到什麼,我想應該就是了解反叛精神的重要性,不要拘泥於特定的風格,而是利用專業去反映時代變遷,緊跟社會脈動,以創造出符合人性與實用機能的作品,這樣的設計才能存之久遠,而這樣的哲學思考也才能與時俱進,不被時代所淘汰。



id SHOW好宅秀居家設計平台:https://www.idshow.com.tw/

前期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