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頭下,靜守我的故鄉─海島女兒張詠捷的攝影路

相機捕捉一瞬世界,是掌鏡人朝思暮想的一段情緣。張詠捷透過鏡頭,對家鄉澎湖輕聲道出無盡愛慕。家鄉人、家鄉事、家鄉景,以及這些共織的美好,就如同海上燈塔般,引領著她的目光。

張詠捷

1963年生,澎湖山水人。曾任《人間》、《張老師月刊》攝影編輯。三度榮獲攝影金鼎獎;辦過個展「海島的呼喚」、「早安!尼泊爾」,並於紐約、巴黎、阿姆斯特丹展出攝影作品。返鄉後以祖父與外公之名,成立「河溪文化工作室」。著有海島飲食文化著作《食物戀》,獲中國時報開卷版年度十大好書「美好生活書」等十多餘獎項。


美好之初,決心一生凝視

高中畢業後,我家開了澎湖第一間相片快速沖印店,因為開店的機緣讓我學會了攝影。澎湖是攝影取景的熱門地點,每年夏天有很多攝影師前來拍攝,時常到我們家走動,我也會趁機向他們請教。其中有位日本二科會會員—攝影家蜂須賀秀夫先生很熱心地指導我,並教我正確的底片沖洗法。他回日本之後,我仍與他通信,老師還會寄攝影書和雜誌給我。雖然我沒有受過正規訓練,但在自學期間,我的暗房處理已達到相當的水平。


在澎湖隨拍的兩、三年間,我拿起相機深入村落,這才發現澎湖的樣貌太豐富。二十多年前的澎湖還很淳樸,保有許多漁村和農村時代的景致,生活中也隨處可見溫馨的場景。那是我小時候的生活環境,是一個單純與美好的年代。


其中最讓我著迷的始終是「人的生活」。透過攝影,我看到澎湖人純真的生活面貌,還有結識與我心靈契合的人,他們強烈吸引著我。在攝影路上的起點,我已決心要為澎湖拍一輩子。


當時雖然拍得很起勁,但也不算投入,因為剛好遇到了生計問題。沒考上大學,我心裡很挫折;夢想還不能當飯吃,又找不到適合自己的工作。不可避免地與家人起了很大的衝突,尤其長輩認為從事藝術不是正途。終究,離開澎湖是我們海島孩子的宿命。我這麼愛自己的故鄉,可是不得不面對現實的我,心想一定要再回來。


虎伯補網 花嶼 1999#


離開,汲取外頭晴雨

二十歲出頭我在澎湖,過著到處打工的生活,但是我告訴自己攝影這條路還是要堅持走下去,那才是我的理想。來到台北後我巧遇一個進展機會。26歲那年,我參加了《人間》雜誌舉辦的攝影研習營,我的黑白和彩色創作都獲得最高名次,老師們認為我的表現很不錯,這成了我進入《人間》的工作的機緣。


《人間》堅信要為人民服務,因此把攝影這件事看得很崇高,同時也很辛苦。我們時常要跑社會運動與事件,看了很多不公平,這對一個單純的孩子來說相當沉重。工作半年之後,我也因為它的停刊而離開。


所幸那半年的磨練,讓我明白這個世界不是只有黑與白,還有灰色地帶,可是那時我整個心靈有點失衡。直到被網羅到《張老師月刊》工作後,我才慢慢釋放自我,因為它是一本探討心靈成長的雜誌,同時也關懷台灣的多元族群、文化和社會面,屬性比起《人間》更寬闊而柔軟。在《張老師月刊》工作六年期間,我的眼界延伸到台灣豐富的環境與族群,走向探索人的內在。
【完整內容請見《人籟論辨月刊》2012年第95期7-8月號】http://www.erenl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