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衛行動團日內瓦國際記者會 友邦官員發聲力挺

台灣政府世衛行動團與日內瓦國際記者協會在世衛大會前夕共同舉辦記者會,有歐洲記者詢問台灣對邦交國的醫療援助是否減少,除衛福部長邱泰源強調不減反增,友邦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聯邦衛生部次長更主動說明台灣長久協助的情誼。

率領政府世衛行動團的衛生福利部長邱泰源與僑務委員會委員長徐佳青和跨黨派立委,分別在記者會上強調台灣參與世界衛生組織(WHO)的重要性,呼籲國際社會為台灣發聲。

中央社記者詢問,世衛組織因美國準備退出而將進入轉型期,台灣在此背景下持續爭取參與國際公衛機制,面臨哪些機會或風險,以及政府有何策略。

邱泰源說:「美國打算退出WHO,但台灣長期擁有的是高品質的醫療,以及人民對世界和其他國家人民的熱愛,世界的健康也是一體的,所以(不論)怎樣的變化,我們都非常樂意把醫療和防疫的經驗與專業,持續跟世界各國分享。我們的熱情和努力是不會停止的。」

對於今年世衛大會重要議程,即通過簽署「大流行公約」(Pandemic Agreement),邱泰源強調台灣在幾年前便積極試圖參與討論,無奈一直未獲機會,但不論是否能加入,台灣仍將自己努力建立更強的防疫產業,並透過專科醫學會與各國保持密切合作。

他強調台灣將持續設法加入簽署,而先前無法參與「大流行公約」的制定過程,仍是世界的重大損失。

有駐日內瓦的歐洲記者詢問,透過與邦交國的夥伴關係可以展現台灣高品質的醫療水準,但近年來較少聽到台灣在邦交國的醫療援助計畫,是否被邊緣化或不再有這些計畫。

邱泰源表示,台灣援外的計畫實際上比過去更熱烈、更密切,不只在蓋醫院、建立社區醫療體系,並協助建立智慧醫療系統,「不只把醫療帶過去,也把智慧醫療帶過去」。

民眾黨立委劉書彬則補充,前述記者的印象也可能來自於台灣邦交國數量近年來因中國不斷打壓而減少,但其實台灣援外件數非常多。

在觀眾席的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衛生部次長馬丁(Curtis Martin)主動發言表示,他已得到該國部長同意,將在明天世衛大會首日的各國代表發言時段為台灣發聲。

馬丁說:「聖克里斯多福有42年的獨立歷史,台灣與我們的邦交也持續42年,一個在你身邊長達42年的朋友,這件事本身就說明了許多。所以台灣是我們第一名的邦交國。」

他強調,台灣除了分享醫療體系建制、協助打造智慧醫院,並協助醫療人才培訓,這個3年一期的培訓計畫近期已推展到非傳染病和心理健康領域。

這場國際記者會及接續舉行的台灣智慧醫療應用論壇,邀請了排灣族學童組成的希望兒童合唱團前來表演,展現台灣多元文化特色。現場除了邦交國代表、台灣僑民和青年代表,也有國際醫界人士和媒體記者等共約近百人參加。

第78屆世界衛生大會(WHA)將自19日起在日內瓦舉行,台灣已連續第9年未能獲邀參與。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政治新聞
人氣政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