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山好水讀好書 領略台灣與文學之美

民眾反應熱烈 第三期活動將在暑假展開
為推廣讀書風氣,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主委黃碧端上任後,積極做基層的文化扎根工作,自去年8月開始推動「好山好水‧讀好書」活動,目前第一、二期活動均圓滿落幕,民眾反應相當熱烈。

由於名額有限,當初向隅的民眾也不必感到失望,因為文建會除了在「好山好水‧讀好書」網站上,特別提供影音檔案,讓民眾可以線上收聽之外,也預計在今年暑假將展開第三期活動,前兩期來不及報名的人,這次可千萬別再錯過難得的機會。


知名作家 熱情響應導讀
在文建會精心規劃下,許多知名作家與藝文人士都熱情響應「好山好水‧讀好書」系列講座。第一期導讀活動共11場,包括:余光中、李家同、高希均、汪其楣、嚴長壽、張曉風、方力行、廖鴻基、韓良露、余範英、邱瑗等藝文界人士。第二期導讀活動,則有楊牧、黃春明、夏曼‧藍波安、向陽、陳義芝、藍祖蔚、詹宏志、王浩威、葉李華、洪蘭、劉克襄、鍾鐵民等知名作家。

活動地點由導讀作家親自挑選,例如:楊牧在台北縣鶯歌鎮鶯歌陶瓷博物館、葉李華在新竹縣湖口鄉老湖口天主堂文化館、汪其楣在苗栗華陶窯、嚴長壽在台中東勢林場、余光中在雲林古坑鄉、詹宏志在南投縣埔里鎮鎮紙教堂、向陽在台南市鹿耳門歷史文化地區地方文化館、鍾鐵民在高雄縣旗山鎮旗山生活文化園區、黃春明在宜蘭縣五結鄉傳統藝術中心、陳義芝在花蓮縣花蓮市石雕博物館、夏曼‧藍波安在台東縣延平鄉布農部落休閒農場、王浩威在澎湖縣西嶼鄉西嶼鄉展演館。地點可說是涵蓋台灣北、中、南、東,甚至連離島的澎湖民眾也有機會參與。

在各地風光明媚的景點,由藝文界人士引領導讀,與民眾一起在好山好水間暢讀好書。導讀主題亦包羅萬象,比如現代詩、台語詩、台灣高齡化社區、海洋、台灣的珍稀動物,以及南台灣的文學等。


書寫地景 創作貼近人心
今年2月,國寶級本土作家黃春明舉辦小說《放生》導讀會,暢談自己的文學歷程及人生,總統夫人周美青更親自到場,全程認真聽講,會後並排隊索取黃春明簽名,直說:「黃老師每本書,我都有看!」

現年75歲的黃春明,依舊充滿活力朝氣,近年來致力於戲劇劇本創作與導演,在帶領民眾從《放生》看高齡化社會時,更從自身接觸文學的感動出發,談到小說對社會及人文價值的影響。

向來是憑著人生經驗寫小說的黃春明,從來不談學術理論與長篇大道理。他說,一般人創作有兩種原則,一為藝術而藝術,一為人生而藝術,有的文學讀起來很深奧,就像有些畫作看起來很抽象,遠離了一般老百姓的生活,就是為藝術而藝術。至於為人生而創作的藝術家或文學家,作品同樣具有藝術性,但願意將他們的創作回饋給社會大眾,讓經驗與智慧累積,能夠一代傳一代。

黃春明舉例說,把《論語》內的價值觀如忠孝節義,演成故事、戲劇,呈現在不識字的社會大眾面前,讓他們看得懂,也受到感動,就會慢慢地內化成行為,最後形成一種精神習慣。因此,黃春明也希望社會大眾看了他的小說,同樣會有感動。

和歐美許多國家一樣,台灣在近年來也逐漸步上高齡化社會。在黃春明的筆下,許多苦難的小人物故事躍然於紙上,因為每一個人的人生都是一部長篇小說,比如,當看到一位駝背的老人因捨不得一塊地閒置、荒廢,而甘願每天在一小塊地上種菜,完全不求任何回報,讓黃春明深受感動,決定把這段故事寫出來。

黃春明說,在過去,三餐是生活的教室,小孩子從生活的教室中學習語言、文化,但現代社會已經轉變。其實,人老了,生活經驗多了,就會變得有智慧,老人家要的只是人情與親情的溫暖,因此他特別提醒現代年輕人要懂得敬老、報恩。


鼓勵親近海洋 認識台灣
曾是討海人的廖鴻基,捕魚捕了五年,當發現漁獲量愈來愈少、愈捕愈小時,便決定不再捕魚,改在海上研究鯨豚。從此和鯨豚的互動,不但鼓勵他的文學創作,也影響台灣的海洋教育。

在海上工作二十多年,廖鴻基目前在東華大學通識中心開課,每次開課,三天內就報名額滿,人數一定超過150人以上,因為廖鴻基會帶學生出海賞鯨豚。「台灣是一個被海洋包圍的島嶼,竟然和海洋的距離那麼遙遠,」廖鴻基感嘆說,過去長期戒嚴,使很多人沒有機會接觸、親近海洋,甚至畏懼海洋,海邊到處都可以看到「水深危險,禁止游泳」的標語,加上缺乏海洋教育,以致於對海洋、魚類不夠尊重而過度開發,破壞海洋生態。

1997年7月,廖鴻基推出台灣賞鯨船首航,大大提升國人對海洋的認知,也提供一個良好的海洋教育平台,讓不親海的年輕人有機會從海上來看台灣,開啟故鄉新視野。

廖鴻基表示,當一個人到了海上,特別可以感受到天地何其大,而且台灣與海洋密切相關,四面環海,東有太平洋,是黑潮流域;西有台灣海峽,屬於濕地生態,盛產蚵仔、貝類;北有陸棚海域,是台灣最大的漁場;南有珊瑚海域,不僅是台灣之寶,更是世界之珍寶。

打開世界地圖,台灣小得看不見,但台灣卻擁有豐富的海洋生物資源。全世界的鯨豚共有81種,台灣沿海附近可以看見的鯨豚竟然超過30種,其中又以飛旋海豚最常見。

很多人喜歡聆聽廖鴻基述說他與鯨豚之間的故事,他曾對鯨豚唱情歌,也曾跟抹香鯨並肩同游。同游的10分鐘雖短暫,卻改變廖鴻基的一生,他形容自己和海洋的關係像朋友、情人與母親,在出海前有語言障礙,沒有文學才華,出海回來後,沒想到可以到處演講,成為文學創作家,「海洋像是我的母親,給我第二口氣,讓我生命有重新開始的機會。海洋文學是一種使命,也是我持續書寫的主要動力。」

廖鴻基將自己親身與鯨豚、海洋接觸的故事和生活體驗,以淺顯易懂的文字傳達出來,希望以海洋文學作為橋樑,讓更多人知道海洋文學之美,對海洋產生認同感。

為了下一代,廖鴻基強調,台灣應該要有學校海洋教育、社會海洋教育,媒體對於海洋也應有更多正面的報導,現在政府願意挹注資源在海洋教育上,是一件好事,比如文建會舉辦的演講活動,以及地方政府舉辦海洋文學獎、海洋攝影獎,都能引發更多人的興趣。


導讀台語詩 展現台語之美
出生於南投縣鹿谷鄉的向陽,住家前方就是以生產凍頂烏龍茶聞名的凍頂山,父母經營凍頂茶行,家裡賣茶也賣書。因此向陽從小就在茶香、書香中長大,也影響日後的創作生涯。

向陽作品的題材,從家族到鄉里紀事,從古早台灣到現代都市,都充滿他對台灣土地和歷史文化濃濃的愛。例如,向陽的<明鑑──詠日月潭>,出現在今年國中基測國文考題閱讀測驗中,明鑑意指「日月潭的歷史」,向陽描述他的故鄉,以日月潭為題作詩,從原住民邵族祖居地的歷史著手,不只描述自然風光,更寫出日月潭的歷史人文背景。

其實,向陽很早就開始寫詩。他說,13歲時和同學成立翠嶺文藝學友會,同時在詩人古丁主編的《巨人》詩廣場中,發表了生平第一首詩<愁悶,給誰>。但真正啟發他對詩的夢想是接觸了屈原的《離騷》,為看懂《離騷》,用背誦、抄寫方式,之後興起當詩人的夢想,開始投稿、發表詩作,從此啟蒙創作生涯。

向陽表示,詩是無法唱的歌,但若缺乏韻律的話,詩就沒有美感,因此他在大三、大四時,發展出十行詩,雖常刊登於報紙副刊上,「但這並非我真正的心聲,更不是最深處的靈魂,所以決定用我的母語──台語來寫詩。」

因深受歌仔戲、布袋戲、台灣民謠及歌謠的影響,向陽寫的台語詩有很深厚的美感。雖然向陽創作十行詩、台語詩、兒童詩、後現代詩及數位詩等,身分歷經詩人、媒體工作者到老師,但台語詩仍是他一生中的最愛,因為他用詩來表現土地的歷史及文化。

為讓民眾領略台語詩之美,文建會特別安排向陽在文化古都的台南府城導讀台語詩選。向陽全程以台語介紹他的創作歷程,同時導讀他的台語詩,包括:<阿爹的飯包>、<搬布袋戲的姊夫>等,在幽默風趣的吟誦聲中,與會者不僅認識台灣文學之美,也體會到台語詩的韻味。

「好山好水‧讀好書」活動網址

http://reading.cca.gov.tw

【更多精采內容請看《Taiwan News國際財經.文化月刊》7月號-第387期】


本期其他文章
前期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