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粉」為何如此忠誠?

台灣各種政治對抗由來已久,藍、綠、白各類政治人物都有很多粉絲,他們對自己支持的政治人物忠貞不渝,同時也對敵營的政治人物嗤之以鼻。

每個粉絲不論支持的對象為何,他們共有的一個心情是:為什麼敵營的粉絲這麼「盲目」、這麼「不理性」?為何對方完全看不到支持對象的問題,而且怎麼勸也勸不聽?

有趣的是,當你作為一個粉絲這樣評價敵營的時候,敵營的粉絲也在用同樣的方式批判你:盲目、不理性、沒救了、裝睡的人叫不醒!

為什麼人們對政治人物的認知會有這麼極端的差距,而且這個差距往往持久不變?這到底是理性運作的自然結果,還是有某些心理因素而導致理性無法作用?

認知失調

哈佛大學的Sendhil Mullainathan與耶魯大學的Ebonya Washington兩位教授認為,政治「粉」之所以這麼堅定,跟心理學上提出的「認知失調」(Cognitive Dissonance)現象有關。

什麼是「認知失調」呢?當一個人接收到互相矛盾的訊息,這些訊息包括:人的行為、價值觀、信仰、情感等等,就會產生心理壓力或焦慮感。而為了減輕壓力或焦慮,人會改變自己的認知或行為,去降低或者完全消除矛盾。

心理學界關於認知失調現象的研究非常多,通常都是透過實驗來進行。例如美國心理學家Elliot Aronson與Merrill Carlsmith,透過一群四歲左右的小孩做了一個實驗,他們隨機將小孩分成A、B兩組,分別留在一個有很多玩具的房間裡,兩組都被輔導員告知他們可以玩玩具,除了一個看起來很酷的挖土機;如果有人不聽話去玩挖土機就會受到懲罰。兩組的唯一差別是,A組被告知會有很嚴重的懲罰,而B組被告知會有小小的懲罰。

然後輔導員就故意離開了一段時間,讓小孩自由玩耍,之後輔導員又回來了。在小孩無人看管的這段時間內,兩組都沒有任何小孩偷偷去玩挖土機(真是聽話),所以沒有任何小孩得到懲罰。然後小孩被告知,從現在開始他們可以開始自由去玩挖土機了,當然就有很多小孩跑去玩。

過了一段時間之後,小孩被問到挖土機好不好玩?結果被告知懲罰較重的那組小孩表示出對挖土機更高的喜愛程度,懲罰輕的那組則表示沒那麼喜歡。為什麼兩組評價會產生這樣的差異呢?兩位學者的解釋是,懲罰較重的那組,有一個很充分的外部理由(重懲)來解釋自己沒有去玩挖土機的行為:我雖然喜歡這個玩具,但由於會被重懲,所以我決定不去玩它。但懲罰較輕的那組就無法這樣正當化自己不去玩的行為,所以只能改變自己對挖土機的「認知」,認為挖土機不好玩,才能減輕認知失調所帶來的不舒服。

簡而言之,「玩具很好玩」跟「我沒有去玩它」是兩個矛盾的認知,既然B組小孩無法改變「我沒有去玩它」的事實,只好改變「玩具很好玩」的認知。

認知失調與選舉

那麼認知失調跟政治粉絲有什麼關係呢?Mullainathan和Washington兩位教授透過研究美國的選舉,發現不但一個選民對候選人的喜愛程度會決定他投票給誰,而且他投票給誰這個行動,也會影響選舉後對候選人的看法。換句話說,偏好會影響行動,而行動也會影響後來的偏好,這個因果關係是雙向的。

舉例而言,如果你在2018年台北市長選舉中投給柯P,選完之後,當柯P實施了某個政策,你在認知上會偏向用正面角度來解讀這個政策,來維持你對柯P的支持立場,以免「當初的支持」與「現在的認知」發生矛盾。

另外,如果你當初選舉沒支持柯P,那麼今天針對同樣一個政策,你會偏向用負面角度來解讀。結果就是明明在客觀上是同一個政策,但兩組不同的人為了避免認知失調,會出現對同一個政策正負評價極端化的現象。

兩位教授為了呈現這種兩極化現象,利用美國投票權在18歲這個年齡限制:每次選舉剛滿18歲的公民(實驗組)可以投票,但17歲的公民(控制組)還不能投票。於是他們比較了每次大選之後,實驗組與控制組對於當選人評價的兩極化程度。

如果認知失調的理論是對的,那麼18歲那組人在選後對於當選人的評價會出現比較嚴重的兩極化,而17歲那組的兩極化現象會比較輕微。教授們研究了1976到1996年的各次大選,發現了實驗組的兩極化比控制組高出2至3倍之多。

裝睡的人叫不醒?

這就不難解釋為何美國兩黨支持者對立嚴重,以及台灣「藍綠對抗」難以消弭的現象。同時也就能夠理解為何「柯粉」、「韓粉」、「英粉」能夠如此堅定不移,保持歷久彌新的支持度——不是裝睡的人叫不醒,而是人的認知能力有先天的限制所致。

筆者在《看》雜誌184期曾經介紹過經濟學家對假新聞的研究,發現一個人閱讀新聞的範圍愈廣,閱讀的量愈多,都會增加個人對假消息的判斷能力。或許一個選民要跳脫認知失調的制約,也必須要靠更廣泛的閱讀、吸收更多元的知識,以及保持更開放的心胸。


【本文摘自《看》雜誌第233期,更多內容請見http://www.watchinese.com】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來源:《看》雜誌 第233期)謝謝!